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2/3页)
沈礁跟前,微微曲膝一福,道:“请沈爷随婢子来。” 沈礁却定在原地嗫嚅片刻,又向李歆慈恳求道:“只盼大小姐能叫老儿再见孩子们一面。” 李歆慈微微沉吟片刻,道:“也好。含露,带他去夫人那。” 商议妥当明日的接应布置,李歆慈送了众人出去,回过头来,却发觉李歆严还在阶下逗留。雨若有若无地飘着,风将檐上淌下来的水打在姐弟俩的衫子上。僵持了一会儿,终究还是李歆严先开口道:“jiejie独自去,是不是险了些?我怕猎天鹰另有埋伏。” “埋伏?”李歆慈微笑道“其实我一直觉得他这些作法,都是想引我出来……遂他所愿又如何?” 李歆严略有震骇,又道:“就怕……” “怕什么?”她目光一厉,打断了他的话。 “最少,明日锐羽的行动,交给我管吧!” “锐羽一向是由饮冰统带的。” “可她这么久,也没能沾到猎天鹰一根寒毛!” 李歆慈冷笑:“你以为你能沾到?” 李歆严面色有些发青:“jiejie,在你心里,我总是连个丫头都不如!” 李歆慈猛地侧过头去,阶外霏霏细雨中,漫山枫叶只在边沿上透出星点儿红意,再过一个多月,到了八月十五,叶子红透了,她便也该北上华山,成为陈家媳——这日后并不遥远。李歆慈心中有说不清的揪扯,道:“我并不是不想放手,然而你这颠三倒四的行径,还就在眼前,让我如何放手?我在家一日,总之是为你撑着,等走之后,自然管不了你……你好自为之吧。” 她这么说着,便唤道:“饮冰、咀霜!” 两个婢子都是跟她多年的,心领神会地一个取了雨披,一个提了木屐来,为她穿戴好,便往阶下雨中去了。 穿了两道门,正要迈进长廊,李歆慈忽然定了脚步,又拐往另一道石子小径上去。两个婢子在她身后互相换着眼色。没过多大会儿,眼前便出现两盏白底黑字的灯笼,影影绰绰地,照出月亮洞门里的厅堂。 厅堂里香烛缭绕,烛火晃亮了牌位上已经暗淡的字“先考李氏讳赤霆神位……” 门前歪着个枯瘦的老奴,正打着盹。李歆慈便径直走到阶下,一脚踏过去,有块石板松了,她抬眼环顾,院落颇有衰败之象。 “谁?”从正堂中钻出来个方脸膛的中年男人,他身后一个满面是泪的戴孝妇人和一个惨青脸的少年,也同时愕然回顾。 李歆慈眨动了下睫毛,道:“原来三叔也来了。”又道“咀霜,回头拨五百两银子过来修整下二婶这里。” 咀霜连忙应了。 那妇人施了半礼道:“不必了……歆荣,还不来谢过大姐?” 少年赶紧过来作揖,李歆慈拦着了,道:“先给二叔上炷香吧!” 上过香后,二夫人叫人看茶,李歆慈推说要去母亲那儿问安,便辞了出来。 “难为你还惦记着。”三爷李赤雷跟在她的后面。 李歆慈的笑意隐在渐渐浓起来的夜色中:“我本是去探三叔病况的,又想起今儿是二叔的诞日,虽说不是啥名目,过来看看二婶也是好的,却没想到三叔也在。” 转回长廊前,路又岔开一道。 “不管他如何,总归是我一个妈生的。”李赤雷站住了脚,道“我回我屋去了。” “三叔。”李歆慈忽然唤了他一声,他瞧定了她,好一会儿,方问:“有事?” “我知道二叔的事,你一直怪着我。”李歆慈垂下头去,脚尖拨着栏杆缝里的残存炮仗屑衣,这些褪了色的屑子与檐角、梁间悬着的大红灯笼、帐幔,都昭示着两个月前这宅中曾有过的喜庆,然而笼在这初秋的潮气里,一团团湿浓的红,却反而令人眼闷心慌。 李赤雷似怔了下,方道:“是他不听你劝阻,硬要去滇边的。” 李歆慈郁郁地叹了声,道:“当年我答应过你的,如今失约了。” 八年前,父亲五七祭日的前夜,她得了李赤霆将要分裂家业,纠众离开的消息,便深夜去拜见李赤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苦苦相劝。李赤雷最终长叹一声,道:“他确实有错,然而他终是我一个妈生的哥哥,你要答应,永不追究这些事,永远保他平安!” 她当即跪下立誓:“有我李歆慈在一日,便有二叔一日平安,若违此誓,叫我被至亲利刃穿心!” 如今李赤雷似乎早淡忘了那些事,轻摇着头道:“世事哪里有万全的?这是他的命……” 见他又有迈步的意思,李歆慈赶紧加了一句:“三叔,我在家的日子不多了,如今江湖风波谲异,这一家子,可靠你了!” 李赤雷盯着她看了一会儿,忽然一笑道:“不就是个贼子么,明儿你出手,自然打发了,再说严儿也不是孩子了,你何须多cao心?” 他说完便转身而去。 李歆慈进曦春堂时,见两个孩子——大的八九岁,小的四五岁,正抽泣着,想是沈礁走了还没多久,母亲赵夫人在哄着他们。 “鹰儿、鹞儿,都别哭了,奶奶明儿再给你们玫瑰糕吃。” 她不由得好气又好笑,本只是看母亲寂寞无聊,把孩子放她这儿解闷的,却不想还真当自家孩子看了,想到:“不能再让他们呆在这里了,明儿换个地方看守。” 赵夫人见她进来,忙让人把两个孩子带出去,一脸喜色地道:“你弟媳有身子了,一会儿你出来,去看看她也好。” “哦?”李歆慈倒很是吃惊,片刻后心中才明朗起来。 李歆慈与刘家议亲之时,亲自前去锦城,将刘家女儿逐个儿看过,偏偏挑出来这个,看中的就是她不同于其他江湖世家女儿的一份柔婉腼腆。原只盼这个女孩儿能得弟弟欢喜,可惜却是另生波澜。李歆严迷恋上一个河上的姑娘,竟在婚前私奔,李歆慈追去扬州,在瓜洲渡口上将两人拿了回来。她为了断掉弟弟的念头,毁了那姑娘容貌,那姑娘在李歆严大喜之日投河自尽。 自这事后,姐弟二人便生了隔阂,她更怕弟弟冷落新妇,将与刘家的一场亲事结成怨事。如今新妇怀了孩子,李歆慈不由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