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番外我只为你2情流水帐2 (第3/5页)
她。 那他呢? 他也是喜欢她的,不然不会跟莫梓彧打架,对吗? 初三毕业,叶岚顺利升上高中,覃为因为文科成绩太差劲留级了。第 二年去mama那边呆了半年拉下课,仍是做留守者。第三年覃骥发下话: “怎么着也得考个大学吧?”覃骥自己因为文革耽误了上大学,虽然并不 觉得读书才是唯一出路,但做父母的谁不希望儿女成才。 可惜覃为的叛逆劲上来了,你说要读书是吧,我偏不读,逼急了升学 考试中干脆送给老爸两个鸭蛋:语文和英语。覃骥差点背过气去,这孩子 从小脾气就倔得跟头牛似的,初一时老师见他数学好让他参加奥赛,他倒 是争气,第一次去就拿了省里第一名,但后来说什么也不干了,理由是: “老让我做题老让我补课,烦不烦!”这回为考高中又呛呛上了,覃骥气 得暴打他一顿,最后拉下脸找关系把他塞进名扬中学。名扬教学严格,而 且还有老朋友的儿子上官谨言在,说不定在谨言的督促下那头牛能自觉一 点。 名扬离家远,覃mama特意在学校附近另买了一套房给儿子住。搬家那 天叶岚送给覃为一条银项链,不好意思告诉他其实是一对,只是说有时间 的话就回来找她玩。 他笑着说谢谢,他很喜欢。 几个字让叶岚兴奋得一晚上没睡着,一直握着脖子上的项链直到天亮。 后来她常想,如果当初直接说,她喜欢他,可以等他,结局是不是不 同?或者如果他不去名扬,如果他不复读那么多个初三,如果她能在学习 上帮他再抓紧点… 可惜,爱情没有如果,幸福不能假设。 而人生的际遇往往就在最不经意的一次错过中完全改写。 高三的夏末,叶岚趁着学校组织活动偷偷溜号去看覃为,第一次见到 了那个小女孩。 她扎着两条辫子,躲在谨言身后哭得两眼通红,噘着嘴一副苦大仇深 的模样。覃为冲她笑,笑得欢快,她说学校不许抽烟!他就乖乖地把烟收 起来。 她叫沈思琪。 覃为叫她妞。 他叫她时尾音稍稍上扬,唇角微翘,眼神柔和,像唤着最最疼爱的妹 妹。 叶岚也有小名,朋友们叫她叶子或者岚岚。但覃为从来都是叫“叶岚”, 像老师上课点名那样一板一眼。 沈思琪有什么好?爱哭爱使小性子,只是个不懂事的小丫头。可是覃 为见到她总是笑,原来他不是讨厌所有女生的眼泪,原来他受伤时也愿意 涂药,原来他的笑容对着别人还能更温暖更灿烂。 月考时叶岚从班里前五惨跌到二十几名,爸妈没有责怪她,但她还是 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两天没有吃饭。奶奶看得清楚,拍着她的手宽慰: “傻丫头,凡事不要太强求。” 她大声告诉耳背的老人家:“我不傻,也没有强求,我只是爱上了一 个人!” 她要比沈思琪做得更好,要让覃为知道谁才是最爱他的人。高考结束, 叶岚的第一第二志愿全填在省内,尽管估分超过重点线几十分。她在家学 着做红烧鱼,因为覃为喜欢吃;看各种军事杂志,因为覃为喜欢看;有空 就去他家帮他复习功课,给他带去各种糕点,聊他喜欢的话题。 这么努力也只换来他愈加客气的笑。 到底哪里做得不好?叶岚无数次地想。他可以在发烧的情况下跑去迪 厅替那小丫头挨刀,他不要她精心烹制的鱼,偏偏要吃小丫头煮得一团糟 的火锅,他不看军事杂志了,带着小丫头溜冰种葡萄,他收起了她送的项 链,手腕上却戴着小丫头买的廉价品。他看着那个小丫头的眼神,好像全 世界只有那一处风景。 叶岚绝望到极点,但仍不想放弃,一点都不想。他们两个在一起那么 不合适,一个成熟复杂,一个天真简单,性格相差如此之大,总有一天覃 为会发现谁才是最适合他的另一半。 所以当那年的夏天,覃为终于一声招呼都没打就去了米兰之后,她反 而高兴起来,恨不得他永远不要回来!她知道这种想法也许有点恶毒,但 爱情根本就是自私的。 大学一毕业她就去了米兰,没跟家人商量,代价是整整半年没有取得 mama的原谅。 就算不原谅又能如何?如果爱一个人,那就勇敢地去追求,不要有任 何顾虑。很多年后想起当时的义无反顾,叶岚唯有浅笑,不知对错。 对于一个年轻女孩子千里迢迢追随而来的举动,覃mama是有亏欠的感 觉的,因此安排了一个很轻松、薪水又可观的职位。叶岚婉拒了,宁愿跟 在覃为身边与他一起同甘共苦。 那时候覃为才读大二,要读书还要打理公司,有时还要应付他家那些 舅舅姨妈们的挑衅。公司的事情几乎是他一肩挑,因为覃骥毕竟是外人, 有些事不好插手,何况还有国内的事务缠身。覃妈身体不好,时常在家休 息,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更帮不上忙。而覃为对自己的要求几近苛刻,如果 能不麻烦到叶岚的话决不麻烦,每天都非常辛苦,常常工作到深夜两三点 才休息,早上七点又起床看书看文件,瘦得令人担心。 叶岚不止一次劝道:“我是你的助理,很多事情应该我来做。” 他只是笑。“女孩子太辛苦的话容易变老,我能做的当然自己做。” 她不是笨蛋,隐约听出话里的意思。是不想欠她太多吗?但这是她心 甘情愿的啊。 要忘掉过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叶岚明白,也有信心等下去。时间是 最好的疗伤药,总有一天他会慢慢淡忘那个人,哪怕需要五年、十年,她 还是愿意等。 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他要这样拼命,好像借由疯狂的工作来逃避什么, 又好像暗藏着某种希望。 直到那个周末,她想起前晚有点事情没做完,回到公司推开办公室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