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剑_第十六章七星剑察七星剑狡计巧设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七星剑察七星剑狡计巧设陷 (第4/5页)

不是笔迹问题,你认为是什么问题?”

    艾四爷犟道:“当当当…当然不…不是笔迹问题。”

    他说得辛苦,别人也听得辛苦,但现在大家却不得不听下去。

    因为他这断断续续的一句话,只是强调他的立场,他没说出他持反对意见的理由。

    “这这这…很简单,公公公冶总管,根本不认识贾贾贾菩萨,他当然没…没有见见过贾菩萨的笔迹,就就就算见过,一时也无从比比比较,又怎…怎会…从从从笔迹上看看看出毛病来?”

    他能说出这一大篇话来虽不简单,但理由的确很简单。

    简单而有力!

    公冶长笑了,他忽然发觉,这位艾四爷有时也不无其可爱之处。

    高大爷面孔又红了起来。

    他也无法不承认艾四爷这番话说得有理,而他心底下则真想赏这位艾四爷一个大耳光。

    因为艾四爷这些话,只说明一件事:说明了他高大爷是如何的愚蠢,竟认为破绽是出在笔迹上!

    高大爷红着脸孔道:“那么,你认为毛病出在什么地方?”

    艾四爷道:“那那那就要问问公冶总总总管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句话摆脱得干干净净。

    他的目的,显然只是为了将高大爷驳倒,如今目的已达,就没有他事了。

    高大爷心头冒火,正想另找题目发作之际,公冶长已笑着接下去道:“两位别争了,关于这张药方的秘密,说穿了其实一文不值。”

    他从高大爷手上拿回那张药方,含笑接着道:“我们大家都知道,一般大夫都有一个通病,有时是为了跟药店勾搭,有时是为了显示学问高深,当开列药名时,往往合本草所载之药名不用,而另画鲜为人知之偏名,或选画神仙难认,状如蚯蚓打架之草字。总之,一个目的,叫别人拿到这张方子也看不懂!”

    他指指药方,又道:“现在,你们细看这张方子,字迹虽草得像个行家,但用的全是正统药名,贾菩萨的为人,我已问过了,你们认为贾菩萨会是这样一个不玩一点花巧的大夫吗?”

    众人听了,无不深深折服。

    这种事情,本来人人知道,说穿了的确不值一文。

    可是,在说穿之前,又有几个人会想到这些细微的地方去呢?

    这时众人之中,只有一个人心情稍稍有点异样。

    这个人便是魔鞭左天斗!

    这位魔鞭对自己掩护另一身份的技巧,原本极具信心,现在,他的这份信心动摇了。

    当公冶长尚未投入高府之前,他一直认为组织方面如此重视这小子,似不无小题大作之嫌,如今他才发觉,这小子的确是个可怕的人物。

    甚至比组织方面所估计的还要可怕得多!

    这小子心细如发,目光锐利如刀,常识又渊博得惊人,你永远料不透他心里在想些什么,以及下一瞬间会突然有些什么举动。

    这小子既能识破黑心老八的伪装,会不会突然把箭头一下又转到他这位魔鞭身上来呢?

    他知道他有这种想法并不全是杞人忧天。

    事实上,这小子如果对他起疑心,随时都不难一下逮住他的把柄!

    譬如说:在小翠花处,以他在鞭法上的造诣,何以连一个潘大头也收拾不下?

    其后去林家磨坊时,他为什么一反常态,一定要去追赶那头金狼,尤以后者,使他越想越后悔。

    他回来后,曾暗示那头金狼已被他追至山中收拾了,如这小子一时心血来潮,就像他命关汉山去调查贾菩萨一样,也悄悄吩咐一个人,去找那头金狼的尸首,谎言岂非马上拆穿?

    魔鞭左天斗,想到这里,心中相当不是滋味。

    对付龙剑公冶长,本来并不是他这次卧底的任务,如今为了自保,看来他只好采取权宜之计,想法子找个机会,将原先的任务稍稍修改一下了!

    太平客栈的几名伙计,一个个,全是老油子。

    他们很少认错人,也很少拍错马屁。

    遇上有钱的大爷住进客栈,哪怕对方衣服上打满补钉,他们也不难一眼便分辨出来,而适时送上加料的殷勤和笑脸。

    有人曾向栈里的歪脖子杨二请教:问他们这种本领是怎么练出来的?他们究竟凭什么方法,一下便能断定对方是个值得恭维的客人?

    杨二笑笑说:“嗅出来的。”

    请教的人问道:“嗅什么地方?怎么个嗅法?”

    杨二笑道:“随便嗅!”

    请教的人问道:“有钱的人身上气味不同?”

    杨二笑道:“不错!”

    请教的人问:“那是种什么气味?”

    杨二笑道:“钱味!”

    有钱的人,身上真有钱味?

    这当然只是杨二说的笑话。

    不过,笑话归笑话,不论杨二用的是套什么方法,他的这套方法,还真灵验。

    一个有钱的人住进太平客栈,只要轮着歪脖子杨二伺候,只要这个客人真正有钱,无论你衣着多么寒酸,无论你脾气多么特别,杨二也绝不会将你冷落一旁!

    如果有人以虎刀段春为例,证明这种说法不对,那只能怪举例的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不错,虎刀段春年少多金,自从住进太平客栈,也的确未见杨二如何巴结。可是,这能怪杨二没有眼光吗?

    伙计巴结客人,也不是全无条件的。

    在杨二的经验之中,有钱的客人,计分两种:一种是多喊一声大爷,便有多喊一声大爷的好处;一种是在你赔尽小心说尽好话,也休想获得分文额外的赏赐!

    虎刀段春,便是属于后者。

    这种客人不希望别人巴结,客栈里的伙计们,也不想去巴结。

    巴结了没有好处,又何必白赔笑脸?

    至于杨二为什么不巴结这位少年多金的客人,当然还有另一原因。

    那便是他不敢巴结!

    他已从艾四爷和花六爷的随从们口中,获悉这位虎刀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一个连高大爷也惹不起的人物,他歪脖子杨二惹得起吗?

    他的脖子歪歪的不怎么好看,但他自己并不嫌弃,就是再歪再难看些,他也希望它能永远保持完好如故。

    自从杨二讯得了虎刀段春的来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