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3/4页)
是愚蠢,至少每个局内人都应该知情,这样才比较人性,对每个人都比较公平。然而,男人都有一副好心肠,总说,既然我们好了,就没有必要多伤害一个人。他们的伪善在朱妙这里屡屡得手。现在唯一要做的是,去把方东树睡了。朱妙毫无兴趣打听他的家事,他的女人。 如阴凉处的青藤,慢慢向阳光这边舒展过来,朱妙靠近了程小奇,如果程小奇是一棵已经茁壮成长的大树,她打算毫不犹豫的缠上它。奈何,他是一棵成长中的苗苗,她只能轻轻的蹭过去,让阳光从身上倾泄下来。她是享受给予,而不是索取,她固执的要将这两个概念搞清,因为,万一有清算的时候,她也无需偿还,就象无需偿还空气。 “想你的猪。”她写完最后一行,已被程小奇的温暖弄得汗渍斑斑,毛孔被排泄的优良和不良情绪堵塞,尤其是脑袋,感觉带了个灯罩,即闷又热,于是关了电脑,出去洗头。 走了七八分钟,到了红云山下的“金剪王”一路上,她发现气氛有点不太对劲,十点不到,街上的行人很奇怪的少了,偶有警车停在马路边,警察两脚稍息,嘴里抽烟。这个城市总有这种神神秘秘的时候,警察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因而神秘反倒让人觉得更安全,更值得信赖。市民沉在水底生活,浮在水上的污油,自有人清除。 洗头按摩打骨,随便就洗按打一个多小时。朱妙付了钱,清清爽爽出了店门,走出五十米,只见马路对面,有警察两脚就把一个青年男子踹跪了,正纳闷,自己却被一高一矮两男的喝住了,她吃了一惊,以为打劫的,庆幸没带钱包出来。 “拿出你的证件!”高个说到,还算客气。 “倒霉,证件在钱包里。”朱妙已经看清对方是警察,放了心。 “拿钱包来。” “钱包在家里啊。” “在哪?” “前面,城市三米六公寓。” “啊哈,有名的二奶楼。” “二奶?我不是。”朱妙边说边往前走。 “站住,上车!”一直没说话的矮个喝道。 “干吗上车?我调到这儿工作五年了,洗头也犯法?” “少废话,扫黄打非,你还敢往枪口上撞。” “那是你们的事!我是建筑设计师,普通市民。” “在无法证明你身份的情况下,先上车。” 朱妙见势不妙,撒腿就跑,高个伸腿一撩,朱妙便扑通落地,差点磕掉门牙。他们迅速把她擒到车里关好,十分满足的开了车。 屈辱与愤怒使朱妙哆嗦。曾经是建筑设计师的骄傲消失了,来自于警察的安全感也消失了,她这条失水的鱼,张大嘴艰难的呼吸,第一次对这个城市产生了憎恨。罪犯可恶,扰乱与威胁人们的生活,那是他们的职业,他们以犯罪为生;人民警察对人民生活的侵犯,对人身造成的威胁,比罪犯更可怕。朱妙在这里工作了五年,早就知道这已沦为一种创收,和街头收取保护费的黑社会并无不同,谁都知道,进了收容所,交钱买自由,每个人头就是二三百,没钱的将被遣送。被抓罚过一次的,持罚款收据可以当通行证,一个月内,任何警察见到收据都会开绿灯。在每年保持几百万流动人口的城市里,谁也没有统计过有多少人被抓罚。 朱妙想起老家那条养了三年的叫“人民”的黄狗。“人民”对外地回来的二哥总龇牙咧嘴,于是二哥想吃它的rou(父亲也想吃它的rou,但没说)。大哥把狗链条松了,说,你要是抓得到,就随便你了。大哥对“人民”的强悍胸有成竹。但是,下午的时候“人民”不见了,大门口一滩血“人民”的牙齿落在血中。“人民”是父亲叫回来的,他在大门口抚摸它,二哥趁机抡起了板凳。父亲利用了“人民”对自己的信任,与二哥“沆瀣一气”真正难辞其咎的,是父亲。大哥为“人民”哭了几天,朱妙回家听说后也哭了几回。 现在,朱妙没哭。她首先想到的是方东树。在这种情况下给方东树电话,一方面能显示他方东树在她心目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证明她是孤单寂寞的女人,无论怎么样的娇弱委屈都合情合理,而这些恰恰容易使方东树的英雄气概膨胀。 朱妙给方东树打过电话以后,早就被单独情到了接待处。知道错抓了良民,端茶倒水,赔礼道歉,要派警车送她回家,朱妙就是不走。见到方东树,她有恰到好处的气愤,恰到好处的委屈,恰到好处的柔弱,这个事件瞬间成就了一个魅力四射的女人。 “简直是岂有此理!人身自由无端受到侵犯。”上了方东树的车,朱妙这才哭了“去年我表弟来这里玩了几天,回家时在公共汽车站被抓走,罚了三百块钱。这是个什么鬼制度?” “任何制度的出现都有它特殊的历史背景。应该说,立法的初衷很好,在执行的过程之中,初衷被扭曲了。”方东树的语速和车速都很慢。 “不缺可执行的法,缺执法精神,是不是这个道理?” “我估计再过些时日,收容制度可能取消。我们不谈这个了,回家好好休息。” “你们为人民服务,从来不反思么?” “这条线不归我管,我无能为力啊。这不是某一个人可以改变的。不过,那两个警察,是肯定会受到处分的,居然敢抓本城漂亮优秀的设计师兼作家。” 方东树把朱妙逗笑了。 车到楼下,方东树看了看表,皱了一下眉头,把车开进了停车场。 “咦,不错啊,还有复式的小阁楼。”方东树进屋打量。 “一个人凑合吧,喝白水还是要茶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