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偷换的孩子_第03章恐怖与痛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3章恐怖与痛风 (第6/7页)

二天是周六,学校只上半天课,那么中午也想和古义人谈谈。古义人没有拒绝的理由。可是星期六下午五点,在CIE松山有个唱片音乐会,这才是古义人最为关心的事。当天下午四点就关闭高中生们复习的阅览室,搬走桌椅,打通和会议室的隔断。平日,他都要一直学习到五点半以后,再走回宿舍,吃完晚饭,又一直学习到睡觉。这就是他一天的日程表。可是那天的唱片音乐会,虽是美国演奏家LP,选的曲目却是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室内乐——以往的CIE音乐会必不可少的是科普兰①格罗菲②、格什温③的乐曲。由于这个缘故,看了图书馆通知的古义人告诉了吾良,一向对美国现代作曲家的作品不屑一顾,称之为没有画面的“电影音乐”的吾良,欣然同意来听音乐会。受市民欢迎的CIE唱片音乐会的入场有限制,即便常来图书馆,并且成绩好的人没有招待券也不能进。一般的人没有门路搞到票。古义人之所以能邀请吾良,是因为那篇表彰报道而得到了一本COD,外加三张音乐会的招待券。

    和大黄之间进行了一个白天和夜晚,又一个白天的三次谈话,渐渐没有什么话题了。虽然才四点,古义人用父亲惟一的遗物欧米茄手表对了对时间,告诉大黄一会儿和朋友有个约会,并提到了吾良。

    这样告别了大黄,古义人离开旅馆,被大黄及其同伴一直送到电车总站,还跟着上了车。大黄大言不惭地对为难的古义人说:

    “这些家伙想要参观一下古义人的生活方式。说实在的,俺也想看看。”

    就这样,古义人和他们回到建筑用地的入口时,看见一些人正在CIE建筑物东边那个吊着篮筐的空地上玩篮球。这里的大树被砍伐后,在堀之内一带算是景色不错的地方。

    吾良也在其中。他个头很高,光着晒得黝黑的上身,正接过球三步上篮。虽然年纪轻轻,生气勃勃,却显得沉稳老练。古义人看见每当球传到吾良手里时,和他一边的人都在保护他投篮。

    打篮球的除吾良外都是CIE的日本雇员,在一旁观看的则是常跟吾良在一起的狼人①前辈,还有一个穿着亚麻衬衫的美国青年,古义人知道他叫皮特。前些日子,因通读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上卷而受到表彰时,从基地来的日语翻译官就是皮特。

    在古义人看来,先不说皮特,对于使用球场的人冷淡得近乎歧视的那些日本雇员却和吾良他们一起练球,这实在让他惊讶。吾良很少到CIE来。而且古义人曾在这个狭小的体育运动场上有过耻辱的回忆。从去年秋天开始渐渐习惯了在CIE图书馆复习功课的古义人,到了地方城市来便极少有机会将皮肤暴露在阳光下了,古义人担心这样下去对健康不利,因此,当他光着上身在这里做体cao时,日本雇员悄悄走过来训了他一顿。他意识到有人在看自己,抬眼往二楼一瞄,只见一个矮个子美国人正俯视着他。现在回想起来,他就是皮特了。

    这时已经有几拨来听音乐会的市里的文化人及其女伴站在正门或走廊下面了,可是日本雇员却听任吾良光着上身。古义人来了以后,他们还继续练习了一会儿。然后,日本雇员互相招呼着,当然是用英语,结束了运动,把篮球还给了皮特——体育设施的管理员另有其人,今天的使用许可大概是皮特申请的,而且,皮制的篮球特别贵重。日本雇员跑到建筑物东门那边去了,只有吾良一个人还恋恋不舍地站在吊着篮筐的立柱下面。

    这时,已走到大门那边的皮特回过头,喊了句古义人听不懂的英语,同时,远远朝吾良扔了个高抛球。吾良跳起来接住球,半转身运了几下球就投了出去。球碰到篮板落入了篮筐。吾良接住从篮筐中掉下来的球,又运了一大圈,离得老远起跳投篮,终于空心入网。吾良这才把球夹在腋下,朝皮特走去。皮特接过球,指指吾良的肩膀和胸脯上亮晶晶的汗珠,好像在说着什么。不一会儿,朝古义人这边走来的吾良,忽然接住了从二楼上扔给他的美军使用的质地很好的毛巾,用它悠悠然擦着上身。

    吾良若无其事地回到吃惊得张大嘴巴的古义人他们身边,从狼人前辈手里接过运动衫——据说这是京都一个大学生送给他的冰球部运动服,前辈接过吾良递给他的毛巾,有点儿不情愿地跑去还毛巾。直到这时,古义人才得空把两张招待券递给了运动后容光焕发,笑容满面的吾良。无论是吾良还是还了毛巾跑回来的前辈都没有向古义人道谢。

    一直等在旁边的大黄,让年轻的同伴站在自己身后,满脸堆笑地,非常恭敬地对吾良试探着问道:

    “你就是吾良吧?你就是古义人的好朋友,有名的电影导演的遗孤吧…听完音乐会,到俺住的地儿来一下行不?请和古义人一起来。听完音乐会就赶不上宿舍的晚饭了吧?

    “俺带来点儿山货,应该说是山里和河里的鲜货(说着大黄又堆出了笑容),还带了煮螃蟹和老酒哪。昨晚儿招待不周,要是跟朋友一块儿来,古义人就能轻松点儿了。请到俺那儿喝上一杯吧,螃蟹管够。”

    这天晚上,在音乐会会场里还发生了一件事。作为解说员坐在大型扩音器旁边的皮特,叫一个日本雇员拿着一本精美的书来到吾良身边,给他看了夹有书签的一页。日本雇员故意压低声音对他说:

    “这是威廉·布莱克的书,皮特说你很像这个长着翅膀的孩子。”

    吾良挺直脖子,把书拿远些,仔细看了半天,什么也没有回答。在旁边的古义人觉得,先不说那个陌生的孩子,倒是那个将孩子驮在肩膀上的年轻人很像皮特。趁着观众等待音乐会开始的工夫,皮特坐在当时很稀罕的金属椅上,他那张双眼间距偏宽的心形脸朝这边张望着。

    很久以后,古义人看到的《天真之歌·经验之歌》的插图中,那轻轻地将孩子驮在肩上的年轻人的脸上却没有一点儿皮特的影子。在家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