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二章灵物之谜15 (第2/3页)
一个姓魏的刺史前来求见?难道这个和尚当真有那种未卜先知之术不成?虽然他的话看似胡言乱语,但本王却是深信不疑-----毕竟是从未谋面,就能够知道本王所梦何事的人,绝对不多见呐! 说罢那些话,那和尚立即起身告辞,说是明天魏姓刺史来后,他自然还会再来,接着是转身就走,本王留之不及,他就快步向外,出了王府… 正因为如此,本王坚信今天魏刺史一定会如期前来,故而吩咐下人,若是魏刺史求见,务必立即请他进来。 本王用过早膳,就盼魏刺史前来呢,没想到等到这时,魏刺史才现身而来。只是那和尚… 李隆基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见门人前来通报,说是昨天那个疯疯癫癫的和尚,现在又在门口求见。 李隆基一边忙令门人请那和尚进府,一边与魏刺史起身迎接-----这种能通鬼神、法力高强的世外高人,当然比一般官吏更为重要,所以这才让李隆基亲自降阶而迎。 等到李隆基与魏刺史见到门人领着一个袈裟破旧的和尚摇摇晃晃进来的时候,魏刺史使劲地眨了眨眼睛,等到他看清来者何人时,立即躬身上前,非常虔诚地说道,原来是活佛在世啊,魏某这厢有礼了… 李隆基见状,非常惊疑地说,哦,魏大人,原来你们认识啊,怪不得他说你今天前来,你今天就如约而至呢! 李隆基话外之意是,你们两个,是不是早就串通一气,在本王面前演的双簧戏啊?否则那里会有这么凑巧的事儿,昨天他一个破和尚说将有一个魏姓刺史前来,而你今天果然已到?! 魏刺史连忙解释说,哪里哪里,下官与这位高僧活佛素不相识,只是昨夜梦中相见… 然后就将他来拜见李隆基的来龙去脉简单讲了一遍,特别强调说,那个梦中告诉他“骷髅王骷髅王,沉睡千年冤气长;白骨累累几十万,化作异形现庙堂;欲要气散人安宁,速找李氏潞州王…”的和尚,和眼前的这位高僧,那是一模一样的! 李隆基听魏刺史这样一讲,那当然是更加吃惊:难道这位半疯不癫的和尚,当真是活佛在世不成?谅他魏刺史也不敢胡说乱扯、欺骗本王啊! 正当李隆基与魏刺史惊疑之时,那个和尚却仍是大大咧咧地说,贫僧光头一个,你们两个就别老给我一个出家人戴那么高的帽子啦!什么活佛高僧的?贫僧根本就是一个不入流的修行之人而已! 魏刺史瞪大眼睛惊奇说,这还不算高僧啊,未卜先知、能探梦机,入得下官之梦、解得黎民之厄,这不是活佛又是什么? 那和尚却一本正经地说,法术法术、法在术上,法为大道、术为小技,贫僧也未懂得什么佛门妙法,只不过是修得些雕虫小技耳,比起佛门**神通,那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何以称得上是活佛高僧?嗯,我想起来了,贫僧当年好像还有一个“三天和尚”的法号,嗯,好像就是叫做三天和尚,你们嫌称呼我为和尚不方便的话,就叫贫僧“三天和尚”好了… 三天和尚?李隆基与魏刺史相视无语,真没有想到这个和尚竟然取了这个称号!于是他们口称“三天大师”连忙请其上座看茶。 一盏茶尽,三天大师就开门见山地说,这位想必就是魏刺史吧?贫僧知道刺史辖下怪事连连,为何不早点儿向上具表呢? 魏刺史自是额上汗出,连连表示是自己失察。 李隆基却是对自己的事甚为焦急,即而请教道,三天大师啊,你说本王梦尸不吉,将有何难、如何化解啊? 三天和尚笑道,哈哈,贫僧不是昨天就给大人讲过了吗?遇到贫僧,自然就会化危解厄、遇难呈祥,这事儿就包在贫僧身上了。而且这事儿与魏刺史所遇到的怪事甚有牵连,所以这才请两位到场后再说。只不过嘛… 李隆基立即急切问道,只不过如何?如果需要做什么法事,比如水陆道场什么的,请大师尽管直言。魏刺史治下的怪事,本王已经知道了,还请大师大发慈悲、以民为重啊! 三天和尚忽然郑重地说,既然这样,贫僧也就直言无讳了。造化如此、天道循环,无可奈何啊,还请大人速速安排车马随从、多带干粮饮水,并且要带上过夜的一应物什,另加利锹多把,随贫僧去一个地方,到时两位大人自然就会明白了。 说罢此言,三天和尚立即起身,看着李隆基说,事不宜迟,贫僧昨天已经见过大人,加上今天,已经两天,只剩今天大半天与明天一天时间了,否则过期不候啊-----这就是贫僧自号三天的原因! 三天和尚,原来是这个意思!只不过,不知道在此之前,他是干什么的,三天以后,他又将去何方? 李隆基不敢怠慢,立即吩咐下人准备车马饮食,再加帐蓬若干,特别是利锹快铲等等,很快就带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