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今世_如生如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生如死 (第1/4页)

    如生如死

    【如生如死】

    唐朝張鷟的遊仙窟,寫尚未見十娘,先聽見內室琴聲,就“下官聞之,不覺

    氣絕”,我看了大笑,這樣強烈,但是可愛,而且滑稽。我在溫州,憂患的強烈

    便像這樣。

    我總算結識得劉景晨先生了,在此地多少可以安全,但將來我還是要出去到

    外面天下世界的,那里的熟人經過這次浩劫,已經蕩盡,我得事先佈置,想法子

    結識新人。我就寫信與梁漱溟。是時梁先生調停國共無結果,仍到四川北碚辦勉

    仁書院。京滬文化人一齊批判梁先生的學問思想不該不合于唯物論辯證法與唯物

    史觀“觀察”雜誌上常有梁先生的答辯。

    我信里說他于學間之誠,可算今日中國思想界第一人,惟于己尚有所疑,未

    能蔚為眾異,如內丹未成,未能變化遊戲,卻走魔走火,諸邪紛乘,而欲以謙虛

    之心臨之,與之論難,以為此亦慎思明辨之機,其實是惑。且秦興而喋喋者自熄

    ,漢興亦喋喋者自熄,自古喋喋眾說未有因論難而被掃清的。中國今后將有秦興

    ,抑或可免此一劫而直接就開出新的漢朝,此則尚有天意存乎其間。惟志士為學

    ,慎思明辨自有本義。釋迦論外道,孟子難楊墨,是其學之行,非其學之所由成。學之所由成,是先求己之能止于至善,即或知識尚有缺疑,亦但照之以明。否

    則知識亦是逐物,其入愈深,其出愈難,與時流葛藤堆里摔角又幾時得明辨?

    梁先生當即回信,說、“幾十年的老友中,未有針砭漱溟之切如先生者。”

    信里並且問到我的生活,他想怎麼斜刺里跳出了一個張嘉儀。從此我就與他常通

    信,把我在開手寫的山河歲月告訴他。一次他信里說:“至今接得的尊函五封,

    皆與在中大的友人傳觀,事前未曾徵得先生的同意,尚乞恕之為幸。”

    山河歲月起初不叫這書名,我在與外婆同住的柴間屋里開手寫,是八千字的

    一篇論文。另寫變成三萬字,與劉景晨先生看了,劉先生道,意思是好,文章要

    改。我又改寫,不知怎麼就增到六萬字,劉先生只看得一半,說還是不行。他道

    、“你這是一部極莊嚴的書,但你的文字工夫如雞雛尚未啄破蛋殼,叫人看了替

    你喫力。可是且放在這里,待我看完它。”這部書后來費時數年,幾次易稿,在

    雁蕩山時曾達廿三萬字,最后又刪成十四萬字在日本出版,將來再回大陸,只有

    焚香以告劉先生之墓了。

    西遊記里孫悟空說、“想我老孫,一生只拜三個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菩

    薩,兩界山師父救我脫難,我拜他四拜。”我是生平不拜人為師,要我點香亦只

    點三炷半香。一炷香想念愛玲,是她開了我的聰明。一炷香感激劉先生,是他叫

    我重新做起小學生。一炷香敬孫中山,是他使我有民國世界的大志。半炷香謝池

    田篤紀,最早是他使我看見漢唐文明皆是今天。

    那劉先生且又對我施了無心之恩,是他介紹我進溫州中學教書,我也虧得有

    此。我是妖仙,來到人世的貴人身邊避過了雷霆之劫。人世最大的恩是無心之恩

    ,父母生我,是無心,四時成歲,是無心的,白蛇娘娘報答許仙,那許仙當初救

    她也是無心的。而我躲過了雷霆之劫,即刻又很高興。

    教書的話,也是劉先生想到提起的。一日他道、“你做單幫生意,我覺可惜

    了,教教書如何?還于做學問相宜。”我巴望不得他說出這一句,但是我仍裝作

    平靜,答道、“這個我未想到,因如今當教員要資歷,我的資歷好像不夠似的,

    且在戰時都丟失了,大亂之后,又那里去補?”劉先生道、“溫州中學我給你介

    紹,但目前還是三月里,要等到暑假后。資歷不資歷,我可寫信與李超英。”浙

    江省教育廳長李超英也是劉先生的學生。我因說謝謝。此后他不再提,我亦不問

    ,因劉先生既已說了,他必然做到的,我若催問,便為小氣。

    梁先生的來信,我亦給劉先生看了,他說梁漱溟比馬一浮好。梁先生世俗,

    亦多有錯誤,但是像維摩詰經里說的、“以眾生病,是故我病。”我這樣一引用

    ,焉知劉先生不然,他道、“其實萬姓何嘗有這樣多疾病。”我當下憬然。原來

    悲憫激昂的話,多半是自身不得清安。民間是有王者興,即百花開放,王者未興

    ,亦像花謝后花開前,有著意思無限。我這樣被輕微的叱責有過幾次,但劉先生

    是喜歡我的。

    但是教書的事不知道到底行不行。又將來如何再出去到中原,亦只是這樣想

    想。惟我對于尚未成為事實的天機每有一種竊喜,私心慶幸。只有一次讀到文天

    祥的七哀詩,他被俘北去道中所作,提到兒女的,有“一雙白璧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