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温柔乡里香四溢 (第7/7页)
机,今后仍得适应一阵子。” 李彩玉道:“姐!就似你重生初期之情景吗?” “是的!我当时可以利用运功及进补来适应,太上皇年老体衰,又昏迷五年余,必须进行较长时期之适应。” 布顺道:“我该如何进行呢?” “以宝珠浸水供太上皇饮用吧!” “这…我急于出去消灭恶徒,可否由你代劳?” “这…爹意下如何?” 李迈道:“不妥,太上皇只对你有信心而已,你宜暂居一段时日,至于消灭恶徒之事已经拖延多时,不在乎这段时日。” 李氏道:“是呀!太上皇复活之事,乃是本朝近百年来之大喜,贤婿宜让太上皇顺利适应重生的日子。” “是!”李彩虹道:“相公亦可以藉机运功,俾日后顺利除恶。” “有理!我澈夜未眠,恕我先告退啦!” 说着,他立即返房运功。 不到二个时辰,内侍已经匆匆前来告急,布顺一听太上皇果真发生不适之事,他立即提壶收珠。 不久,他已经搭轿前来,见皇上匆匆在大厅道:“布卿!快!快!” 他上前行礼,太后焦急的坐在榻前,八位太医惶急的站在一旁,太上皇则捂心呻吟的发抖着。 太后忙道:“布卿!你快来瞧瞧!” 布顺端杯斟妥壶水,便扶起太上皇。 太上皇连喝三杯泡过日月珠之水,方始道:“布卿!你别走!” “遵旨!恭请太上皇歇息!” 说着,布顺已扶他躺妥。 太上皇吐了三口气,便顺利的入眠。 太后立即吩咐太医们退下。 太医们一走,太后立即道:“布卿就暂居此地吧!” “遵旨!” 太后略一吩咐,内侍便迅速赴侍郎府取来布顺的衣物,太上皇榻旁之内室亦设妥布顺歇处。 布顺立即道:“请太后暂歇吧!” 太后便宽心的离去。 布顺将另外一壶装满清水,便放入“日月珠” 他见房内宽敞,立即演练掌招。 从那天起,便定时喂太上皇三杯灵珠水,三餐则取用清淡食物,头一周,太上皇一直躺歇着。 第二周,布顺每隔一个时辰,便陪他在房内缓步。 第四周,太上皇已经可以单独行走。 第五周,太上皇每天和布顺在大内花园散步赏花啦! 第六周起,皇上设宴,大内皇族全到,太上皇和太后跟着布顺一出现,众人立即恭敬的欣喜的迎接着。 太上皇一入座,立即喜道:“好久!好久没有看过你们这些孩子了,好久好久没有尝过这种山珍海味了!” “各位一定发现我的腔调完全不同了吧?这是布卿之影响,我也喜欢如此,来!我们先敬布卿!” 说着,他立即拿起酒杯。 布顺一斟酒,皇上忙道:“布卿…” 太上皇含笑道:“放心!我已在三天前开啦!来!” 内侍们立即为众人斟酒。 不久,众人果真含笑向布顺敬酒。 布顺干杯道:“谢谢大家!” 太上皇便率布顺入座。 一场满汉大宴立即开始。 席间,众人依序前来敬酒,太上皇一一将他们向布顺介绍,再吩咐他们向布顺敬酒,布顺可谓人中之人啦! 不过,他仍然拘谨的行礼斟酒着。 膳后,布顺送太上皇返房,立即行礼道:“微臣该告退啦!” “稍候!皇儿!” 立见皇上和二位皇后行入,另有二位公主则羞赤的跟入,他们一来到太上皇和太后身前立即一起行礼。 太上皇含笑道:“坐!” 他们立即含笑入座。 太上皇立即向皇上颔颔首。 皇上道:“布卿!听旨!” 布顺立即离席下跪。 “布卿治好太上皇又慨助民五千余万两银子,朕龙心大喜,特赐婚珠华,珠敏二位公主,钦此!” 布顺怔了一下,脱口道:“不可!” 众人不由一怔! 布顺定神道:“禀皇上!微臣已有十一位妻室,其中九人皆是江湖人物,所以,微臣不配亦不敢承此浩恩!” “哈哈!些许小事而已!朕意已决!” 二位公主立即羞赧的跪在布顺两侧。 太上皇道:“孩子!我观察你将近二个月,我发现你善良、守分,是我肯打破朝律赐婚之道理,你别再推据啦!” “遵旨!” 他立即和二女恭敬的向在座之人行礼。 接着,他们互相行礼,方始起身。 太上皇道:“成亲之礼就如此完成,明午宴请文武百官及内眷,我也该好好的和大家会会面及喝几杯啦!” 皇上欣然道:“遵旨!” 布顺捧出“日月珠”道:“此珠名叫日月珠,它自三百余年前出土,它可以治百病及强身,就让它留在大内吧!” 说着,他便捧向皇上。 皇上含笑道:“且慢!它值多少?” “一两不嫌少!一千万也不嫌多!” “吾!有人出过一千万两吗?” “在成都,曾有人出价二千万两根子,近三年来,至少有五万名江湖人物为了争夺它而死,请勿外泄它在大内之事。” “如此珍贵呀!朕该赏…” 布顺忙道:“不敢!儿臣尚有五千余两银子,请父皇收回旨令。” “这…朕过意不去呀!” “禀父皇!二位公主超过十粒日月珠!” 二位公主立即心花怒放的低头一笑。 太上皇呵呵笑道:“自已人不必客气!交给我吧!” 皇上道:“禀父皇!可否让驸马住入驸马殿?” “可以呀!东西宫之长公主皆嫁给顺儿,唯有顺儿配居驸马殿呀!” “遵旨!” 布顺立即叩谢。 不久,他便和二位公主搭车前往驸马殿。 他们一到达,便见十二名侍卫,三十六名军士及六十名内侍列队迎接,布顺立即愉快的道:“免礼!” 立见一名中年人迎前道:“卑职项荣掌本殿管事,请驸马指教。” “客气矣!这十万两银子平均赏给每人!” 说着,他已拿出一张银票。 众人立即欣然叩头谢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