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姻绿巧合 (第3/6页)
威震大江南北,而统领近万英豪的三钗帮帮主金钗富乔丽。 这时经林婆婆一提醒,不自觉地噢了一声,举步向厅阶下迎去。 下阶之际,又匆匆打量了皇甫香和彩虹龙女。 林婆婆继续笑呵呵地道:“白马上穿银装的是皇甫香姑娘,青马上穿碧装的是萧姑娘,花马上的是朱姑娘,红马上的是邓姑娘…”老堡主一面听林婆婆介绍,一面打量这几位貌似娇花的秀美姑娘,老堡主虽然也见过不少的秀丽少女,但如三钗和朱邓女子如此秀丽的,除了自己去世的爱妻外的确少见,真是个个出落得秋水为神雪为肤,眉似远山目似星。 打量间,江天涛和富乔丽七人的座马已奔进广院中。 江天涛一见老父,即和富乔丽等人纷纷勒马,翻身而下。 肃立大厅左右的堡丁们,早已急步过去,一一将马拉过来。 江天涛虽然阔别老父数月,但有富乔丽同在,不便急先向老父叩头问安,因为,他还要为富乔丽等人引见。老堡主一见富乔丽等人下马,早已含笑迎了过来,马云山、金剑英等人,则纷纷跟在老堡主身后。 江天涛侧身引导前进,一俟到达适当距离,立即肃手一指一丈以外的江老堡主,面向富乔丽含笑说:“这位就是家父。”说话之间,同时转首看了一眼彩虹龙女、皇甫香和冷萍与朱彩鸾。 富高丽胸有成竹,一见神色慈祥,身躯修伟的老堡主,立即急上两步,恭谨一礼,娇声道:“富乔丽,叩见江老伯。”伯字出口,裣衽就待下跪。 老堡主见爱儿为他介绍富乔丽,神情愉快,满面祥笑,正待拱手寒喧,没想到富乔丽执晚辈之礼。 这时见她裣衽下跪,不由慌得急声道:“快将富姑娘-起来。”江天涛也没想到富乔丽会行大礼,心中又惊又急,这时再听了老父吩咐,哪还想到许多,伸手将富乔丽扶起来同时惶声道:“姊姊何必行此大礼。”富乔丽娇靥一红,立即谦和地笑着道:“理应大礼参拜,弟弟何必扶我。”话声甫落,齐鲁大侠金剑-,立即哈哈一笑,道:“丽姑娘一向尊老敬畏,见了年高德隆的老堡主,焉有不行大礼之理。”老堡主见爱子江天涛扶起富乔丽,并亲切地呼她姊姊,心里就有些高兴,这时再听金剑英一说,立时祥和地哈哈笑了。 金剑英与皇甫阳交称莫逆,自是不会忘了皇甫香,立即催促说:“香丫头,该你两人啦!”皇甫香和彩虹龙女一听,恭声应是,急上数多双双裣衽下跪,同时叩请金安。 老堡主一面含笑还礼,一面命林婆婆将皇甫香和彩虹龙女扶起来。 邓正桐一俟二女站起,立即望着冷萍,催促说:“小华,快向前见过你江世伯。”冷萍不敢怠慢,裣衽下跪,同时恭声道:“华儿叩见江世伯。”老堡主昔年曾见过幼年的冷萍,这时见她已长得亭亭玉立,老怀甚喜,亲自将冷萍扶起来。 接着是朱彩鸾和邓丽珠两人。 六女见礼完毕,江天涛才向前叩见父亲。 接着是马云山、赛扁鹊以及陈振铎等人纷纷向前,与富乔丽和彩虹龙女等人寒喧见礼。 但是,没有一人称呼富乔丽为帮主均呼姑娘。 众人进入巨厅,厅内灯火耀眼明亮。 富乔丽和皇甫香,以及冷萍等人,何曾见过如此庞大的大厅,-内厅中央,便悬有纱灯百盏以上,陈设更是金碧辉煌。 进入内厅,老堡主也不再谦逊,依然独居上座。 右侧宾席长桌,依序是富乔丽、皇甫香和冷萍等人。 左侧长桌的首席是江天涛,其次是马云山等人。 就在这时,厅后蓦然传来一阵叮当悦耳的环佩清响。 江天涛的星目倏然一亮,知道是汪燕玲闻讯赶来了。 转首一看,果然不错,只见汪燕玲光颜照人,一身云裳,在小翠花四女的簇拥下,娇靥绽笑,飘逸若仙,姗姗走来。 富乔丽等人何等聪明,一见汪燕玲的衣饰气质便知是谁了。 全厅人众一见汪燕玲,除江老堡主一人外,悉数由椅上立起来。 因为,江天涛接掌了九宫堡,汪燕玲就是唯一主内的女主人了。 富高丽等人更是纷纷立起,娇靥上俱都礼貌地展着微笑。 江天涛愧疚于心,惴惴于怀,他含笑立在椅前,目光一瞬不瞬地望着汪燕玲,深怕她表示什么颜色给大家看。 汪燕玲走进大厅,一见江天涛,凤目倏然一亮,樱唇顿时绽笑,步履立时变得轻快,即使小水仙四女,也变得格外高兴。 江天涛一见汪燕玲的神色,顿时放心了一半,也急忙向她点首含笑。 汪燕玲绕过长桌,首先走至老堡主的座前,裣衽一福,盈盈下拜,同时,清脆愉快地恭声道:“玲儿叩见姑父。” 老堡主微微欠身,仅肃手作了一个起立手势,同时,慈祥地阿呵笑着道:“玲儿起来,快去谢谢你丽姊和香姊姊两人,此番如非她们星夜赶去塞北,你涛哥哥即使能活着回来,也得残废。” 汪燕玲听得芳心一震,加之见老堡主虽然神色祥和,但声调中却有激动,知道确有此事。 于是恭声应是,叩首起身,折身向肃立展笑的富乔丽和皇甫香身前走去。 江天涛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汪燕玲一举一动,对于老父命汪燕玲称富乔丽和皇甫香姊姊,内心甚是感激,他敢断定即使富乔丽和皇甫香,也同样的暗暗感激老父的仁慈。 这时全厅人众,俱都摒息静气,即使高坐大椅上的江老堡主也是目不转睛。 因为,任何人都看得出,汪燕玲的举措决定,不但关系着江天涛的一生幸福,也关系着九宫堡今后在武林中的荣辱盛衰。 老经世故的马云山等人,对富乔丽和皇甫香北上塞外,又同来幕阜山的事因,尤为了然,事情成功与挫败,皆在负气出走,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