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民国廿四年middot;秋m (第2/4页)
鼓太合拍,像木偶一样,身段跟了四击头一致,却又没心劲了。喂,你坐好一点,歪歪的。” “你懂什么?”志高瞩睫着一双晒得有点暖烘烘的眼睛望天而道:“这回头,反而杀了个‘回马枪’,还可以热一阵。水泡眼,给我倒碗甜水来。” 喝来好惬意。 志高明白,他自个的“回马枪”也不过如此。 龙师父跟他研究一段新腔,总是道: “腔不要出人想像的新,大伙听戏,听得习惯了,怎么拉扯,偷、换、运、喷,都有谱儿,要新,必得在习惯里头新。” 所以他更明白了。 他开始上路,不唱天桥,唱戏院子;不唱开场,不过,顶多到了二轴。他便是稳步上扬的一个小生。 也会红的,却不是平地红透半边天。即如放烟火,是个滴滴金,成不了冲天抱。不过比下有涂了,有些人一生都成不了滴滴金。 二十来岁,一直这样的便到了三十岁。娶了媳妇儿,添个胖团团,日子也就如此地过下去,地久天长,他老天荒。 侯大地到了隆冬,一切变了样,只有命是不变的。漫天飞雪,气象混饨,街巷胡同似是用丁种不太肯定的银子铺成——因为有杂质。不纯。 志高但觉一切如意,两父女一齐寄望他出人头地,很用心地夹缠调教。 夜里他躺在炕上,家中无火,不能过冬,围炉之乐,三五人固然好,一二人亦不妨。炉火渐旺,壶中的水滋滋地响着,水开了,沏上壶好香片。要钱方便了,着盒子铺把紫铜火锅和盒子菜:酱rou、小肚、白肚、蒸鸡、rou九子等,—一送了来这“良宅”小伙计帮着燃点木炭、扇火,等锅子开了,端在桌上,说声“回见”便走了。——好好的请个客,要是怀玉在…要是丹丹在。 丹丹怎么喊他的媳妇儿,唤一水泡眼”?唤“嫂子”?三年不见,十分的生疏,要是丹丹在,他亲过她的,都不知该怎么下台好。 他惶惑而悲哀地辗转一下,便又入梦了。 不知如何,梦中的自己居然穿上一套新西装了,白色的三件头,灰条子的大领带,别着个碎钻的夹子。还有袋表,还戴着钻戒——要多阔有多阔,人群簇拥,身畔美人明艳雍容,原来水泡眼擦了眼影子也可以这般的美。 是个出轨的美梦。 他在梦中叹口气。 “唉!” 只听得一声微微的长叹,响自广和楼外,戏报之前。段嫂停总是在他刚开始嗟叹之际,马上便紧紧地握住他的手,很明白的,表示她在。 日轮的光彩,不因隆冬而淡薄,它犹顽强地挂在天边,利用这最后的时机进发最后的光芒。古老的有几百年历史的红墙绿瓦黄琉璃,被镀上一层金光,像要燎原,像急召一切离群的生命,回家过夜去。 他道: “你念给我听!” 她一看戏报,是的,大红纸,洒上碎金点。 她念道:“是这个么?宋志高,《例宴》、《大宴》两场。吕布:宋志高。就是你要听的把兄弟了?” 他提了提手中的一份礼物,那是他手造的一把伞。 唐怀玉后来成为杭州都锦生丝织厂的一个工人。 每当号竹的老师傅自淡竹产地余杭、奉化、安吉等县挑好了竹,便交到竹骨加工的工人手中去。擦竹、劈长骨、编挑、整形、劈青蔑、铣槽、劈短骨、钻孔、穿伞盘等。西湖的第一把绸伞,在民国二十三年面世。在此之前,并没有人想到,丝绸可以用作伞面,春色也上了伞面,整个的西湖美景,都浓缩在一把绸伞上了——是那个头号工人看不见的美景。 他把它定了型,一把绸伞三十五根骨,那段竹,从来没曾劈了三十六根的,是因为他把的关。 ——没有谁得知底蕴,从前,他手把上的是刀、枪、剑、裁,是双锤,一切的把子,在他手上出神入化,是他制敌的武器,是他灿若流星的好日子。 他从来不曾技痒,把任何一根淡竹盘弄抛接过。总谁说是眼睛不灵光的遗憾。 要送志高的,选的是“状元竹”画的是“翠堤春晓”.冬天快要过去了。怀玉怎能忘却这三年之约?到底他又在一个昏黄凄艳的时分,由落日伴同践约。他熟悉的脚步携带他进了场。 进得了场,怀玉也就把他的墨镜给拿下来了。他闭上眼睛,场里头很多爱听戏的,不免也闭上眼睛在欣赏,他终于也是一分子。 他又问: “人多不多?” “都满了。” 段姆停把她那深紫色的披肩一楼紧,伴他坐下。一瞥靠墙有排木板,也有小孩路起脚尖儿在看。是“看”不是“听”满目奇异。 果然便是《小宴》,怀玉竖耳一听,已然认出。咦,换了个娃娃腔呀,吕布来个拔尖扯远的娃娃腔,到底不同凡响: “我与桃园弟兄论短长,关云长挥大刀猛虎一样,张翼德使蛇矛勇似金刚,刘玄德使双剑浑如天神降。…” 怀玉听,一句一个“好!”他很欣慰,忙不迭又问: “穿什么戏衣?” 她听一阵,一省得是他问,便道: “粉红色的,深深浅浅的粉红色,衬彩蓝、银,哎,看他的翎子,一边抖一边不抖,多像蟑螂的两根须!” “好看么?” “好看——没你好看。” 志高已经在唱: 怎敌我方天我故龙出海样, 只杀得刘关张左遮右挡, 俺吕布美名儿天下传扬。 怀玉一拍大腿: “比从前还捧!是他的了!” 《饲宴》在彩声中下了幕。志高回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