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酒楼斗智 (第8/9页)
岳阳分舵的分舵主“潇湘神掌”岳中铭。 萧湘神掌领着四名分舵弟子鱼贯飞身下台,不消片刻功夫,便将数十张履历表收妥送交桑剑飞。 在萧湘神掌下台收表的时候,玫瑰圣女领着“左右凤卫”、“十二剑姬”自台后走出,在右边耳台分别落座。左边耳台上出现的则是“瑶台玉女”、“迷魂倩女”和小桑义。桑剑飞回到左边耳台,将表格清点了一下,表格一共三五份。由“万剑会”和“护剑会”签证推荐的计有七人,万剑会推荐五人“华山”“青城”“长白”“昆仑”“峨嵋” 等五大剑客各占其一。由护剑会推荐的两人,一名“童元章”一名“韦致干”表上注明,二人是师兄弟,均是王屋剑叟雍维民之嫡传弟子。余下之二十八名,分属天下各派,派别纷杂,一时也记不清许多。桑剑飞手执朱笔,分别在其中几张表格上点了几个点了,然后再顺序叠成一叠。 瑶台玉女悄声问道:“桑哥,你为什么要在其中几张上做下记号?” 桑剑飞匆匆传音道:“卿妹现在不必多问,等下你就知道了!” 这时,台上通向台后的那道屏风已经撤去,向后延伸的台面上,潇湘神掌已经带人排放了三五把座椅。 桑剑飞低头看了看最上面一张表格,转向台下喊道:“范文宪范少侠!” 台下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桑剑飞一声喊出,台下第一排左首有一名青年人应声长身而起,前行三四步,一跃登台,这是个高高瘦瘦、肤色微黑,年约双十左右的青年人。 桑剑飞又向表格望了一眼,抬头说道:“范少侠你是五台门下,擅长的剑法叫做‘归元十三式’,现在,范少侠能不能告诉本宫这套:归元十三式’的最大优点在什么地方?” 名叫范文宪的青年扶剑欠身道:“不躁不缓,攻守兼备。” 桑剑飞提笔一勾,点头道:“好,口试通过,范少侠请去这边暂坐。” 范文宪又是一躬,径自走去后面第一把椅子上坐下。 台上响起一片嗡嗡耳语,人人都似乎为这种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口试感到意外。 桑剑飞对台下之反应完全置诸不理迅将第一张表格翻去最后面,又按着第二张表格向台下喊道:“钱少卿,钱少侠!” 一名黄衣青年应声登台。 这名叫钱少卿的青年,身材普通,举止温和,别人只带一支剑,他背上却背着两支,在目前武林中,擅长双剑的能手尚不多见。 桑剑飞望了一下表格,问道:“敢问钱少侠,您在应敌时心理上常作何种准备?” 名叫钱少卿的青年从容回答道:“敌有强弱之分,不可一概而论,遇有强于我者,当先求保以待变,遇有弱于我者,当一鼓作气以下,如逢势均力敌者,则蓄力久图,左以智取。” 桑剑飞点点头道:“好,请入座。” 第三名登台,名葛太郎,是个身躯异常健硕的青年,桑剑飞望望表格,又望望那名应试者,沉吟了片刻才发问道:“葛少剑如经本宫录取,肯否对本宫誓死效忠?” 葛太郎头一摇道:“不一定。” 台下有人发出几声轻笑。 桑剑飞眨了一下眼皮道:“为什么?” 葛太郎不假思索的答道:“那得瞧叫俺去对付什么人,杀什么人,俺不干,杀俺朋友,俺更不干!” 台下轰然暴出一阵大笑! 桑剑飞点点头道:“好,请入座。” 底下,一连五个,是由万剑会推荐分属五大剑派的五名弟子。“华山派”的名叫孟在礼“青城派”的名叫尹正明“长白派”的名叫庞宗信“昆仑派”的名叫华邦夫“峨嵋派”的名叫路承基。 华山是“金龙剑法”青城是“散花剑法”长白是“黑山剑法”昆仑是“震天剑法”峨嵋是“五行剑法” 桑剑飞见五人连在一起,便将五人同时召去台上,吩咐五人面向台下,成一字排好,然后猛喝一声:“拔剑!” “嗖”的一声,五支长剑同时出鞘。 桑剑飞点点头道:“很好,现在再请五位分别摆出本门剑法之起手式,在未得吩咐之前,人与剑,全都不许移动分毫。” 精芒闪漾之下,五种剑法,五种不同之起手式同时亮开。 华山金龙剑法是双手合剑当胸。青城散花剑法是藏剑现诀,诀作仙人指路状。长白黑山剑法是式采金鸡独立,剑身平举齐眉。昆仑震天剑法是平跨半步,一剑高擎过顶。峨嵋五行剑法则是剑尖前指,目注剑尖,右手剑诀向左前方水平划出。武谚有所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一套剑法的起手式,正代表着一套剑法的精神所在。 这时,天下知名的五大剑法,五种起手式一起展现于台上,姑不论五人之成就孰高孰低,就是在外行人看来,五种美观的姿态参差而列,那种优雅超绝的画面,也就尽够人一饱眼福的了。 桑剑飞一面审视,一面在五张表格上飞快地划着记号,划完,又复校了一遍,点头说道:“好,五位都请入座!” 第九名,名叫梁典吾,是个身材瘦弱的青年,不过此人虽然生得瘦弱,仪容却极俊秀。 桑剑飞目注表格,向身后玉女和倩女传音问道:“两位贤妹知不知道‘湖海客’究竟是何许人?” 倩女反问道:“什么事?” 桑剑飞答道:“这名梁姓少年自称是:湖海客’的门人。” 倩女又问道:“剑法呢?” 桑剑飞答道:“剑法名称也很怪,叫什么‘玄玄神剑’。” 玉女这时插口道:“且叫他将这套玄玄神剑演来瞧瞧再说!” 桑剑飞微微点头,于是向那名叫梁典吾的少年说道:“请粱少侠展露表载剑法。” 粱姓少年躬身道:“遵命!” 身躯一拧,面转台下,右手一探,自腰际拔出那支长约二尺七八的薄锋宝剑。 这尚是开考以来第一次有人受命演剑,因此台上台下,人人为之精神一振。 粱姓少年剑招展开不久,所有的人都看呆了。 此人身手之灵活尚在其次,最主要的,他这套什么“玄玄神剑”竟是五大剑派的“金龙剑法”、“散花剑法”、“黑山剑法?“震天剑法”、“五行剑法”等五种剑法之混合。 不但是五派剑法混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