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太不一样了 (第1/2页)
太不一样了 一 李斯有10%的孤僻,30%的疯狂,60%的固执。她有燕雀们不能理解的鸿鹄之志。在班上很受欢迎。她因为过于把乐观的一面放在自己的表面,因此很难看到她内向的一面。在同学们的心里她永远是最快乐的,开朗到别人以为她从未有过一秒钟的伤心。 她讨厌上学读书,从未用过功。但她考试总排在前10,连她自己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一会事。她觉得学校教育真是限制了她很多东西,她以前多如牛毛的兴趣爱好被教育杀光,唯一幸存大难不死的是写作。所以她认为她在写作上必有后福。 她有无数书且嗜书如命而不可挽救。她从不借书给别人即便是自己表姐。 二 三周一次的调位又来了。这次是1—2、3—4互调,她调到了第三组,同桌还是班花黄俭。她是全体师生公认的未来歌唱家或叫卖小贩。看涵养看素质乃前者多一点。 邻组同行的是邓锐,一个大胖女,一看就知道是个西北姑娘,白里透红。要是她不做任何表情,就看这么一张脸,还是美丽的。可因为她表情神态太做作,相貌变得难看了。 她很合群,虽然是外地人,但事实上除了语言不通全部相同。 三 七天的长假李斯除了看青年歌手大奖赛外,还可以邀同学来。 何浅一个电话电醒了李斯。不等李斯说一句“喂”就大嚷:“今天中午我、蒲公英和几个平时在一起的朋友到你家玩完吃饭!”然后没了下文。 李斯忙里忙外手忙脚乱把几十本“见不得人”的书如走遍美国李阳疯狂英语呀全锁进“密室” 刚擦完汗她们来了,李斯与同学们相见,格外亲热如亲姐妹,高兴得呼吸也觉得难。 她们一起边看电视边说老师的坏话。 晚餐时,何浅突然说:“斯啊,我会在你的书柜里挑一本散文集,你看哪一本好推荐一下啊。”李斯觉得她好不要脸,竟然在本家饭桌上大言不惭地丢下这么一句大不敬的话。象在图书馆借书。权威mama似乎有点严肃地说:“我家书从不外借。” 同学们听后个个久久无话,何浅“哦”了一声,以摆脱窘境。 饭后李斯毫不注重个人隐私地请这堆同学们进房间参观。捧出一大堆旧报纸旧杂志这里面都有自己的文章。同学们都惊奇万分。 她则美其名曰:此乃一枝独秀墙外开。 四 李斯啊,以后不要带同学进房间,防人之心不可无,他们会偷书的。你呀,太不小心了! 李斯觉得mama多虑了,真想不到会说自己的同窗会偷书!把我们的同学看成什么了? 哎!同学之间的情谊大人永远不会懂! 青少年和大人之间必定有代沟,很难跳过去。但他们可以建一座代沟之桥,遗憾的是很少人会建。当然!日理万机怎么能抽出时间来建这么座桥呢? 五 “李斯妈的厨艺确实不错。” “可以可以。” 邓锐抚摸着李斯的头发只惋惜自己没去,那天挺闲着的。算了,以后再找机会。 李斯想以后要找借口拒绝,不然累死一家人了。 “我的头发很飘逸又柔顺对吧?”李斯笑嘻嘻地问。 何浅知道她说反话,使劲地点头。蒲公英笑道:“你是有个性没发型!”几个同学大笑着重复:“有个性没发型有个性没发型有个性没发型。”说这真是妙言。 李斯摸着邓锐的脸,捏了又捏,搓了又搓,揉了又揉,总觉得好玩。 “放手!”邓锐突然生气了:“我的脸都被你摸麻啦!你试试啊!”几个女生把手放在李斯脸上乱摸一阵。李斯觉得快要被大家折磨死。想着自己将在大家的jianian笑声中死去,那帮人也太神经质了。跟你熟也用不着这样嘛。她又叫不出声,喉咙哽着。直到上课铃响才得以解围。李斯向着邓锐怒目而视,邓锐尖叫一声好凶啊!把李斯逗笑了。李斯觉得自己明明不高兴却要笑给她看,真冤! 这时,黄俭一手用力搭在李斯的脖子上,然后若无其事地做起自己的事来。 六 李斯的一本书找不着了,不过相信很快就能找着。事情总是这样。 永远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的物理课终于上完了。李斯在上课中学到如何忍耐,特别是一个人在说牛话的时候。第二节和第三节之间的时间很长,有20分钟。因为做广播cao,学生 们最盼望不做广播cao,因为他们可以尽情地玩20分钟。 李斯退出了这个玩耍的队伍。她觉得同学们太庸俗了,他们只会抱怨、失望,不会反抗。跟自己太不一样了。李斯要效仿陈涉和所有起义者,搞一次七月风暴,取消期末考。 她要酝酿才华,所以一下课捧起一本书来读。 “哪本?”被人扯着头发的蒲公英推了推李斯。 “《雷雨》,剧本,你们不喜欢的!”继续看书。 “我喜欢呢!”张慧放开了蒲公英。 李斯没理她们,两人就走了。 “借给我看那!”黄俭也凑热闹。 “不行。”李斯觉得这些人怎么能随便吵着人家看书,没点修养素质。 “为什么不行嘛?”“说笑,行行。”“那我不看了。”李斯的同学总爱这样,而李斯很喜欢他们这样。李斯高兴地长舒一口气。 她不想任何人提及到关于自己未来的东西。 七 “你看,熟悉么?”黄俭把自己的摘抄本一摊。 里面写着《雷雨》的好词好句。抄了很多。 李斯整个人都抖三抖。 “你不说不看的吗?怎么又拿来看了?” “你放在抽屉里嘛。我无聊嘛!” 关于自己的理想的东西李斯希望能独享,想有所保留。她不愿公开自己的才华。她想一下子爆发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