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十一游人只合江南老去上 (第1/1页)
六十一、潮去(上) 雪下得越来越大一片片白棉似的簌簌而落卷着风滚地而来。房内并未点灯雪光映照着显出满室清寒。寂静的雪夜里只听得到玉箫传出来悠扬的曲调在夜风中缓缓绵延。 身上是件淡蓝的长衫衣裳松松曳地。长未绾如流水般泻落满地身后房门被吱呀一声推开我放下箫回头嫣然微笑。朱高煦笑着走了进来道:“怎么还没睡?” 一身狐裘斗篷更衬得人如温玉丰神俊朗。他眼中带笑边掸着身上的雪珠子边脱下斗篷跺了跺脚道:“这天可真冷!” 其时已是永乐二十一年年底。大明都城已于142年迁都北京道衍也在永乐十六年三月离世朱高煦如今早已经受领了藩地山东乐安州我和他远离宫廷纷扰这几年来倒是过得逍遥自在。 我站起身接过斗篷挂在衣架之上柔声道:“今儿又有什么事了?” 他呵着手在火盆边坐下笑道:“北京来了人说父皇让我去宫里一趟也不知是什么事情。” 我微微一怔:“进宫?” 他转头看着我微笑:“应该又是为了边境的事别担 自永乐十三年和瓦喇之战后蒙古好不容易过了几年太平日子。然而永乐二十年阿鲁台又再次率军大举进攻明朝边境三月朱棣以五十五岁高龄率军亲征阿鲁台不战而逃;八月在齐拉尔河与兀良哈三卫对战。大胜而归 然而阿鲁台不接受教训依然蠢蠢欲动。永乐二十一年秋七月戊戌朱棣再次亲征阿鲁台。这次要离京多年的朱高煦进宫去不知又是打的什么主意。 多年的征战岁月。练就了朱棣好战的性子即便年事已高仍是没有丝毫改变。 我顾自想着不由得摇头失笑起来。 这场雪来势极猛到了后半夜犹自洋洋洒洒地落着。外面雪积地厚了满地的光辉。映得窗纸都隐隐白。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朱高煦醒了过来轻声道:“怎么了?” 黑暗中他乌黑莹亮的眼眸似乎会光回过头去与他目光相遇。这几年来我身子越见虚弱太医均说我不适宜有孕。因此朱高煦坚持和我分床而睡。竟在房中另搭了一张床并排而立。此刻二人隔着一条窄窄地甬道对视恍惚微笑。 四下里安静的紧。彼此地呼吸轻缓绵长我微笑道:“睡不着。” 他不由自主地轻叹了口气。道:“近来这觉总是不实。就是睡着了也捱不了一刻可如何是好?”声音里有轻微的怜惜。我低笑起来。道:“怕什么呢我不也好好的。”拥了拥被子低声道:“二哥咱们说一会子话罢。” 黑夜里他声如蚊语轻柔温存:“好。” 我睁眼看着帐顶缓缓道:“我一直都想问你一个问题。”话未出口已径自抿嘴微笑起来道:“二哥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我的?” 他轻哂:“这么多年夫妻了怎么还问这种问题?” 我盈盈浅笑语气中带上了一丝娇嗔:“我想知道。” 他含着笑意静默了一会“究竟是什么时候我倒也忘了。似乎应该是你夜晚独自出走去找四弟的那一年罢。” 我转头看他他嘴角挂着淡而温柔地一缕笑:“为什么喜欢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你我真的不知道。我只知道等我现这喜欢便已深入骨髓了。”我低声道:“这又是什么时候?” 他笑了起来柔声道:“是在南京四弟出走我看见你伤心哭泣之时。”他轻声道:“那是我第一次现原来看到别人在哭自己居然会这么心痛。那时候我真愿伤心的那人是自己。” 他的语气诚恳真挚我只觉心中微颤静默了片刻忽掀被起身他道:“小七?” 我钻入他被窝低笑道:“太冷了你这里暖和。”伸手环抱住他。他微哂拢好被子亦将我搂入怀中轻拍着我的身子柔声道:“天快亮了好好睡罢。” 我闭上眼睛上次大祀之时与朱棣见面的那一幕又映现在眼前: 北京的宫廷雄伟宏大其精湛奢华远甚南京。房里明黄灿烂的锦雕花长窗新糊的纱透着一股子盈盈地清华。朱棣如今已然两鬓斑白、满脸风霜。无论多么的英武神明到最后终究还是敌不过时间的肆虐。 御座之上他地身影暗沉而孤寂。“明儿就要回乐安了罢?”他闭了眼睛缓缓道。 “是。”我恭声答道。 他“嗯”了一声睁眼道:“你们夫妻久未进宫假若煦儿也来二人多待一会岂不是好?”叹息着微笑道:“现如今大祀已了朕倒是不便再留你了。” 我柔声道:“儿媳和夫君日后自会再来看望父皇父皇也不必太过挂念。” 他微微一笑:“人老了夜晚少眠近日总是会想起许多前尘往事。朕常想倘若当日儿不曾出走倘若安成、咸宁和你们夫妻都仍在北京倘若常宁不早早离去倘若…皇后还在咱们一家子人如今热热闹闹该有多好!”略略摇头苦笑道:“如今看来这些都是不可能的了。” 我心中微苦低声道:“父皇!” 他眼中现了惘然之色道:“小七替朕办一件事。好么?” 殿中极静他地语气怅惘而严肃我抬起头来轻轻应道:“是。” 他道:“当日朕攻入南京之时并未找到建文帝地尸体想来他尚在人世。这许多年来朕一直派一个人在外寻找他的下落但始终一无所获。如今朕将这事交代于你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我一惊道:“父皇小七怕不能完成这大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