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三家注_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第8/8页)

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作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正衣冠立于朝廷,而群臣莫敢言浮说,长孺矜焉;好荐人,称长者,壮有溉。【集解】:徐广曰:“一作‘慨’。”作汲郑列传第六十。

    自孔子卒,京师莫崇庠序,唯建元元狩之间,文辞粲如也。作儒林列传第六十一。

    民倍本多巧,jianian轨弄法,善人不能化,唯一切严削为能齐之。作酷吏列传第六十二。

    汉既通使大夏,而西极远蛮,引领内乡,欲观中国。作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救人于戹,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信,【集解】:徐广曰:“一云‘不慨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作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夫事人君能说主耳目,和主颜色,而获亲近,非独色爱,能亦各有所长。作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不流世俗,不争埶利,上下无所凝滞,人莫之害,以道之用。作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齐、楚、秦、赵为日者,各有俗【索隐】:案:日者传云“无以知诸国之俗”今褚先生唯记司马季主之事也。所用。欲循【集解】:徐广曰:“一作‘总’。”观其大旨,作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三王不同龟,四夷各异卜,然各以决吉凶。略闚其要,作龟策列传【索隐】:三王不同龟,四夷各异卜,其书既亡,无以纪其异。今褚少孙唯取太卜占龟之杂说,词甚烦芜,不能裁剪,妄皆穿凿,此篇不才之甚也。第六十八。

    布衣匹夫之人,不害于政,不妨百姓,取与以时而息财富,智者有采焉。作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维我汉继五帝末流,接三代业。周道废,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集解】:如淳曰:“刻玉版以为文字。”图籍散乱。于是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集解】:如淳曰:“章,历数之章术也。程者,权衡丈尺斛斗之平法也。”瓚曰:“茂陵书‘丞相为工用程数其中’,言百工用材多少之量及制度之程品者是也。”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矣。自曹参荐盖公【索隐】:盖,姓也,古合反。言黄老,而贾生、晁错明申、商,公孙弘以儒显,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曰:“于戏!余维先人尝掌斯事,显于唐虞,至于周,复典之,故司马氏世主天官。【索隐】:案:此天官非周礼冢宰天官,乃谓知天文星历之事为天官。且迁实黎之后,而黎氏后亦总称重黎,以重本司天,故太史公代掌天官,盖天官统太史之职。言史是历代之职,恐非实事。然卫宏以为司马氏,周史佚之后,故太史谈云“予之先人,周之太史”盖或得其实也。至于余乎,钦念哉!钦念哉!”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索隐】:案:旧闻有遗失放逸者,网罗而考论之也。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并时异世,年差不明,【索隐】:案:并时则年历差殊,亦略言,难以明辩,故作表也。作十表。礼乐损益,律历改易,兵权山川鬼神,【索隐】:案:兵权,即律书也。迁没之后,亡,褚少孙以律书补之,今律书亦略言兵也。山川,即河渠书也;鬼神,封禅书也,故云山川鬼神也。天人之际,承敝通变,作八书。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集解骃案:汉书音义曰“象黄帝以下三十世家,老子言车三十辐,运行无穷,以象王者如此也”【正义】:颜云:“此说非也。言众星共绕北辰,诸辐咸归车,群臣尊辅天子也。”运行无穷,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索隐】:己音纪。言扶义倜傥之士能立功名于当代,不后于时者也。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索隐】:案:桓谭云“迁所著书成,以示东方朔,朔皆署曰‘太史公’,则谓‘太史公’是朔称也。亦恐其说未尽。盖迁自尊其父著述,称之曰‘公’。或云迁外孙杨恽所称,事或当尔也”序略,以拾遗补?,集解李奇曰:“六?也。”【索隐】:案:汉书作“补阙”此云“?”谓补六义之阙也。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索隐】:迁言以所撰取协于六经异传诸家之说耳,谦不敢比经?也。异传者,如子夏易传、毛公诗及韩婴外传、伏生尚书大传之流者也。整齐百家杂语,【正义】:太史公撰史记,言其协于六经异文,整齐诸子百家杂说之语,谦不敢比经艺也。异传,谓如丘明春秋外传国语、子夏易传、毛公诗传、韩诗外传、伏生尚书大传之流也。藏之名山,副在京师,【索隐】:言正本藏之书府,副本留京师也。穆天子传云“天子北征,至于群玉之山,河平无险,四彻中绳,先王所谓策府”郭璞云“古帝王藏策之府”则此谓藏之名山是也。俟后世圣人君子。【索隐】:以俟后圣君子。此语出公羊传。言夫子制春秋以俟后圣君子,亦有乐乎此也。第七十。【集解】:骃案:卫宏汉书旧仪注曰“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陵降匈奴,故下迁蚕室。有怨言,下狱死”

    太史公曰: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百三十篇。【集解】:骃案:汉书音义曰“十篇缺,有录无书”张晏曰“迁没之后,亡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已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蒯列传。元成之间,褚先生补阙,作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日者列传,言辞鄙陋,非迁本意也”【索隐】:案:汉书曰“十篇有录无书”张晏曰“迁没之后,亡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兵书,将相表,三王世家,日者、龟策传、傅靳等列传也”案:景纪取班书补之,武纪专取封禅书,礼书取荀卿礼论,乐取礼乐记,兵书亡,不补,略述律而言兵,遂分历述以次之。三王系家空取其策文以缉此篇,何率略且重,非当也。日者不能记诸国之同异,而论司马季主。龟策直太卜所得占龟兆杂说,而无笔削之功,何芜鄙也。

    【索隐述赞】太史良才,寔纂先德。周游历览,东西南北。事覈词简,是称实录。报任投书,申李下狱。惜哉残缺,非才妄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