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握天下_第十六章涉江采芙蓉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涉江采芙蓉上 (第2/3页)

了三下,来不及觉得痛便不能喘息了。

    说完那莫名的“好!”之后,紫苏冷冷地挥手“都下去吧!皇后,皇帝跪在那儿,你自己看着办吧!”

    谢纹不敢应声,只是恭敬地退下,走出长宁殿,就看着阳玄颢跪在正对殿门的地方,谢纹叹了一口气。

    随侍的尚宫早已被惊呆了,直到看到谢纹走到阳玄颢身旁,按制行了礼,在他身后跪下,才反应过来,惶恐地跪下,随后,帝后的随从宫人全部跪下,长宁殿前,除了慈和宫的宫人,所有人都跪下,尽管许多人什么都不明白。

    自然有人将消息送到议政厅,三位议政大臣都是太傅,更有两位是先帝的顾命之臣,面面相觑之后,三人自然不能任由事态如此下去,联名请见。

    在两仪门验符时,齐朗淡淡地提醒了尹朔一句“陛下如此关心一位后宫,恐非吉兆!”

    何止不是吉兆,简直与凶兆无疑!

    元宁皇朝的后宫不乏血雨腥风的争斗,但是,过分的宠爱引来不一定是暗箭,更可能是朝臣的劝谏与皇室长辈的直接处置,文肃皇后贵为国母都不能例外,何况后宫妃嫔?未必是极端的处置,但是,宫规森严,严厉处置一番,冷淡皇帝的热情亦属常事!

    阳玄颢做了错事,受罚的却一定不会他!这就是天子的特权!

    因为齐朗的话,尹朔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几乎要怨恨皇帝了,阳玄颢根本没有那么在乎尹韫欢,而他做出的事情却会让尹韫欢承受最无辜的惩罚。

    尹朔是在焦虑中走到慈和宫的,看到长宁殿前一片诚惶诚恐的景象时,他才蓦地回神,同时听到齐朗与谢清倒抽了一口冷气的声音。

    他们都是熟读经史的人,翻阅史书,元宁一朝能让皇帝长跪不起的太后屈指数——为立储,文宗皇帝曾在长宁殿前跪了一夜以求端敬皇后的同意;为追崇母家,玄宗皇帝曾在长宁殿前跪了三天两夜以求宣圣皇后的原谅——如今,殿外跪了满庭的人,紫苏却没有任何表示,谁知道会不会在史书上记下第三个例子?

    尹朔快走两步,跪到阳玄颢面前“陛下,您…”话未说完,已是老泪纵横,无语继续。

    齐朗与谢清被长宁殿前的景象吓住了,待尹朔出声,才反应过,也跟着尹朔行礼,但是,阳玄颢却低头无语,并不看面前的三个人。

    谢纹已经觉得头晕了,仍然坚持地抬头看了三人一眼,却正好看到谢清询问的眼神,不由苦笑,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只能轻轻点头,肯定他们所知的情况无误。

    她这一点头,齐朗与谢清同时变了脸色,却又不得不将所有情绪按捺下去,但是,已经明白紫苏为何关上殿门,没有半点表示了。

    谢清心中冷笑,面上却摆出沉重之色,膝行两步,急道“陛下,太后娘娘处置后宫,难道有不妥之处吗?”

    这一次,阳玄颢抬起头,看向谢清的目光却冷如冰霜,谢清叩首至地,声音低哑“陛下今日之举,令史官如何下笔?陛下三思啊!”尹朔也同样叩首,泣声言道“陛下如此对太后娘娘,必担不孝之名,臣惶恐!”

    只有齐朗从谢清说话开始,便俯首却未置一语。

    阳玄颢眸光一闪,转头看向齐朗,偏就问他“齐相也如此劝朕吗?”

    齐朗并不抬头,眼神微变,却以一种阳玄颢听来十分奇异的语气回答“陛下仁孝纯善。不忍慧妃受苦,何不体太后娘娘拳拳之意呢?”

    齐朗的话音一落,阳玄颢便挑眉冷笑,却没有说话。

    仅此已让驻足阶上的赵全心惊不已,生怕皇帝道出什么不可转寰之语,令紫苏恼羞成怒。

    赵全还在为皇帝的目的困惑,此时更加心烦意乱,但是,方才他想入殿请示,却被紫苏强硬地拒绝,他当然不敢再妄动。也他并立的叶原秋同样满腹的惊疑不定,紫苏方才的拒绝让她吓了一跳,她几乎以为赵全要送命了,幸好紫苏没有再说什么,但是,随着天色渐晚,殿内的寂静便更让她与赵全不安了。

    长宁殿内外便在一片寂静中看着红日西坠,天色渐暗。

    齐朗这时才抬头,轻轻皱眉,见阳玄颢垂首不语,尹朔与谢清也皱着眉,不安地交换眼色,见他抬头,两人一起看过来,齐朗不由苦笑,缓缓摇头。

    阳玄颢的心思,齐朗与谢清都已知晓七成,尹朔却因事涉己身,虽然有感觉,但是,仍然未想清楚,因此,齐朗才毫无办法可想,只能陪着皇帝跪在这儿。

    大半天下来,赵全也想明白皇帝的用心,却只能在心中叹息,自己也说不清是为皇帝的心计,还是为紫苏的狠心。

    “赵全!”紫苏忽然出声,让殿门前的宫人一惊,赵全更是连忙应诺,只听紫苏平静淡漠地道“宫门即将下钥,让尹相他们都离宫吧!”

    “是!”理由无可挑剔,赵全自然不敢多说,连忙应下,过去与三位议政大臣言明,规矩如此,尹朔他们只能起身,稍一犹豫,尹朔又道“公公可劝过太后娘娘?”

    赵全叹息着摇头。

    “请公公代传,臣等请见太后娘娘!”尹朔下了决心,对赵全言道,赵全一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