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高山流水中 (第1/3页)
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 对云沐雪的状况,再不甘愿的人也不得不说一声“她运气好!”尹韫欢如此,谢清也是如此,甚至连夏承正也感叹了一番。 夏承正在战场之外的敏锐性十分差,但是,听了他的感叹,几个幕僚却另有想法,纳兰永便是其中之一,但是,事涉元宁皇室,他谨慎地避嫌,没有发表意见,自然有人对夏承正说相同的意见。 “殿下与各位将军只看到行刺者是异族人,便往周边各国联想,若往深处想,古曼与周扬当真要行刺岂会用自己人?” “什么时候不好,偏偏是燕妃受罚的时候…” “运气有时候也要看怎么说了!殿下若不愿见这般的运气,自可换个说法!” 夏承正先是被幕僚的进言吓了一跳,随后便坦然了,摇了摇头“时机不对!留着吧!” 跟随时间长些的幕僚便明白了——太后没有开口,可见时机不对,只能留待以后发作,毕竟,周扬的情况尚未明了。 其实云沐雪一点都不认为自己的运气好,阳玄颢忽然开始冷落她,而云家的案子在谢清的指点下,也越发清晰起来。 官员少有眼睛不亮的,摆明了就是谢家要彻底打压云氏,谁去惹事生非?更何况,云沐雪本身也不再像以前那般得宠。 帝心既然难测,自然是明哲保身为上了。 阳玄颢一直没有去见云沐雪。叶原秋禀报给紫苏时,紫苏不在意地摇头,一点都不当真。 “他是想护着她呢!”紫苏对齐朗这么说,齐朗没在意,随口应了一句“那不是很好!”紫苏重重地搁下茶盏“很好?” 齐朗一凛,回过神,笑道“自然!一个云沐雪有什么用处?不是碍着她身后的燕州,何必对陛下的宠幸担心?这次的机会很好,不是吗?” 阳玄颢想护云沐雪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很明显,他有这样的觉悟,或者说,他也不愿意再因为感情搅乱自己对朝政应有的判断了。 很好,不是吗? 紫苏却不高兴了“可是我现在就想对付她!” 齐朗为她的任性姿态感到好笑“那更没有问题!” “齐朗!”紫苏气极,忍不住拍了桌子,齐朗抓住她的手,无奈地摇头“如果她有贵妃娘娘的一成,还值得你如此,你这会儿急什么?便是陛下想保,也要看对方领不领情啊!”云沐雪是实实在在地犯了紫苏的忌讳,紫苏连半条生路都不想留给她,但是,紫苏不能不考虑阳玄颢——既然阳玄颢还在意她这个母亲,她就不能不在意这个儿子。 那天,紫苏用平直陈述的语气说了那晚苏恒安到慈和宫的事情,阳玄颢当时就变了脸色,一个字都没有说,对紫苏来说,这也就够了,至于云沐雪,就像齐朗说的——也要看对方领不领情啊! 换了谢纹或者尹韫欢,都不会在这个时候再纠缠家族的事情,道理很简单——先自保,然后才保人! 说得更残酷一点,后宫能做的有限,真的有限,可是再有限总是能有作为的,因此,自己好才能留得一条后路。 云沐雪若是懂得这个道理,便应该偃旗息鼓,以退为进。这一手,尹韫欢用得最好。 阳玄颢是真的生气了,无论如何,云沐雪想在那件事上作文章便是不可宽恕的。紫苏不会宽恕她,但是,他却舍不得,或者说,狠不下心来,毕竟,她没有成功!即使如此,他也知道必须给她一个教训了。 阳玄颢的后宫素来平静,从未在后宫花过心思的他只想到冷落这种教训方式,当然,他也的确没时间流连后宫。——受战事的影响,周扬与古曼两国的平民都开始向元宁的边境线方向逃亡,战争对平民的生活实在是影响太大了,元宁的安定成了他们的希望。 永宁王在四月初再次严令封闭边关,不得接纳别国流民,但是漫长的边境实在很难真正封锁,更何况,即使不接纳,若是那些流民聚集在边境上,也不是好事,眼睁睁看着那些人处饥寒交迫之中,对元宁的名声也不好。再说那些越境成功的流民,一听要遣返回乡,连自杀的事情都出过,北疆上下都头痛不已。 到四月十八,夏承正已经上了五次奏书,请求朝廷确定政令,以方便北疆行事,可是,议政厅一时间没有好办法,只能一再重申既定的原则,唯一给出明确答复是,对越境成功的流民,在无法确定身世的情况下,按《匿人法》对待。 元宁对平民的迁移并无严格的管理,但是,进出城镇、旅宿、租购房屋与土地,都必须有被称为“旌券”的身份证明,在大多数地方,遗失旌券虽然麻烦,却也没什么大问题,只有边疆地区,没有旌券即视为“匿人”若没有三个以上的可靠之人担保,旌券是不会补发的。匿人被严格管理,实行保甲、连坐的制度,为的是防止间人渗入。 这意味着,在不与别国交恶的情况下,元宁朝廷还是倾向于接纳那些流民的。纳兰永有些不明白,元宁朝廷为什么要背上这样的负担。 一个书吏不以为然地告诉他“匿人的口粮要靠自己赚,不值钱的,奴婢还有个身份,他们连身份都没有,死伤数字全看负责的典史怎么报!怎么会是负担?” 这是纳兰永第一次知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