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简在帝心下 (第3/3页)
巯的金冠取下。 。听到内官通禀,阳玄颢深吸了一口,掩去一脸的心烦意乱之色,走上地屏,平静地坐到正座上,深吸了一口气“请三位太傅进来吧!” 。请三人过来,为的自然是三司的问题,阳玄颢很有自知之明,对这个问题,他根本无从下手,他没有那种手腕,能够平衡各方的利益。 。“三位太傅认为应该如何处置三司呢?”一番寒暄之后,阳玄颢进入正题,并没有指望今天就有定论,只是想听听三人的看法,他也好心中有底。 。三人一一回答,都没有严惩的打算,阳玄颢不由皱眉“母后娘娘如此震怒,若不严惩,如何让母后娘娘息怒?” 。这句话一出口,尹朔他们三人不禁面面相觑,齐朗回过神来,摇了摇头,为阳玄颢解释“太后娘娘若是有意泄愤,朝会时便可下旨降罪,既然将此事交予陛下与臣等商议,便是希望遵循法例,做出最好的处置。” 。“这倒是。”想了想,阳玄颢认同了这一解释“可是,朕不希望有人再妄自揣测,归政、亲政是国事,也是家事,不是吗?” 。齐朗眼光微敛,示意谢清上前回答“陛下,臣以为,太后娘娘在朝会上的一番话足让断绝所有人的妄想,无需再做警告。” 。“那是母后的警告,不是朕的!”阳玄颢坚持这一点“有人以为朕年少可欺,以为借着与母后娘娘做对,就可以讨朕的欢心,朕就是要警告这种人!” 。齐朗微笑,平静地望着皇帝,上前行礼“陛下有此心便是元宁的福份!臣以为太后娘娘已经了解陛下的心意了。此时,陛下应当让太后娘娘知道您的才华,治世才华!” 。“臣请陛下持公正之心,处置此事!”齐朗冷静地建言。 。阳玄颢默默地听着,眼神中有一丝锋芒闪过,三人都没有错过,了然于心。 。“依太傅之见,应当如何处置三司言官呢?”阳玄颢轻敲扶手,慎重问齐朗。 。齐朗目光低垂,回答了两个词“降级!留用!” 。阳玄颢不解,刚皱眉头就听到齐朗的解释“妄议不止,不思反省,三司言官理应降级,甚至于削职为民,此为惩戒!直言不讳,坦白于上,可为言官表率,原职留用以示太后娘娘与陛下广开言路之决心,也为嘉奖!” 。“好!就依太傅所言,代朕拟书上呈母后娘娘!”阳玄颢当即同意,此言一出,尹朔与谢清同时愕然,谢清很快恢复常态,这本就是他与齐朗议定的方案,尹朔却是久久不能平静。 。齐朗执掌吏部,回答这个问题并无不妥,更何况阳玄颢当时是看着齐朗问这个问题的,但是,尹朔心中却另有一番想法,隐隐觉得阳玄颢对齐朗信任远在他与谢清之上,不禁有些不安。 。人心难测,伴君更是如虎一般危险莫测,身处朝堂之上,文官不似武将,有功勋为凭,升降荣辱靠的全是君恩。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元宁对武将格外优容无可厚非,而天下缺什么都不缺读书人,至略从来不乏相才,更何况从圣清皇朝起,朝廷制度完备,天下俊彦有的是,皇帝没有必要非用谁不可,文官有自己的考绩升迁制度,但是想位极人臣,上意才是最重要的,谢遥如此,至略历代宰辅重臣全是如此。 。在这一点上,尹朔不能不感叹世族的优势,齐朗从入仕到位居三品,不过是三年的时间。 。当世族决定一个人时,那个人是前途无量的,但是,真正让齐朗进入中枢的是隆徽皇帝,遗诏顾命,齐朗的名字赫然在列,正是凭着这一点,齐朗才有资本在出使古曼后进入议政厅,而不是如一般文官一样再次外放,在五年后,再视情况是否入京任职。 。齐朗很容易令皇帝信任吗?——尹朔不得不在心中深思。 。其实这倒不是阳玄颢有意为之,而且元宁历代皇帝皆是如此——对世族不满,却又信任着世族——因为,能成为世族必须有莫大的功勋,可以说,每一个的世族都曾为皇帝付出过血流成河的代价。 。如果没有痛入骨髓的牺牲,就不可能有只手遮天的特权! 。能成为世族就代表着皇帝的信任,这种信任不可能不影响到皇帝的后代身上。 。尽管对世族灸手可热的权势心存戒备,历代皇帝的潜意识中仍会将信任倾向于世族出身的官员,而不是寒族士子。 。也可以换一种方式思考,元宁历代皇帝的生母多是世族出身,就算不是,也会由世族出身的后妃抚养,他们生在皇宫、长在皇宫,接受的教育与世族子弟并无太大的差别,在习惯、兴趣,甚至于思考方式上都与世族相差无几,他们自然会更亲近有着相同、相近品质的世族子弟,而不会真心喜欢那些出身贫寒的士子。 。阳玄颢也不例外,与其他拘谨有礼的太傅相比,他喜欢恭敬但从容的齐朗与谢清;与温文沉默的谢纹相比,他亲近清雅大方的尹韫欢,原因都是如此。 。这是几百年的潜移默化!这种意识早已根植在阳氏皇族的血液与灵魂上了! 。S想写新文…不要打我…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