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情何以堪下 (第3/3页)
太医施针结束,稍稍退开几步,阳玄颢才看到母亲,连忙道“儿子不孝,惊动母后了!”那名太医也连忙行礼。 “这时候还有必要谈孝道吗?”紫苏温言,走到床边,细细地打量儿子,见他虽然痛得脸色苍白,但是,确实没什么异常,这才真正放心。 “孩儿不能给母后行礼了!”阳玄颢强自笑道,稍动了一下,额头上便满是冷汗。 紫苏皱眉,训了一句“痛还不老实!” 阳玄颢再不敢轻举妄动,陪着笑道即想到方允韶,又急忙道“是孩儿自己莽撞,母后娘娘勿怪罪方太傅。” 紫苏正在检视阳玄颢的伤,听了这话,头也不抬地说“方太傅素来稳重,自然不可能是他的缘故,哀家怎么会怪罪?” “谢娘娘!”阳玄颢松了口气,不再说话,听母亲向太医询问自己的病情,心中十分愧疚。 不多会儿,医侍端了药进来,一名太医亲自尝了,正要将药交给皇帝身边的曲微,却被紫苏伸手接了过去,亲自给皇帝喂药。 阳玄颢方才听紫苏问明了方子,刚吃了一匙,才想起药里有宁神安眠的药,连忙交代“太医既然说朕要静养,曲微,传旨,由议政厅主政,若不是紧急或重大的事务,便不必来请旨了,晚上递份禀报的奏章就行了。” “是!”曲微低头答应,刚要转身退下传旨,就看到紫苏眼中的冷冽,心中不由一紧。 紫苏心中不悦,对皇帝这次受伤的前因后果更有数了,却只是眼神稍变了一下,面上并未表示出来。 阳玄颢服了药,便安静地睡着了,紫苏这才起身离开,几名太医也退了出去。 赵全低声禀报紫苏,后宫都在殿外,第一个来的燕贵妃。 紫苏颌首不语,到了殿外,果然看到所有后宫都在等着,齐朗与方允韶避嫌,都退到远处站着,不由想笑。 谢纹第一个说话“臣妾惶恐,未能早点赶来,请娘娘恕罪。”这是请罪了。 紫苏倒没在意,伸手虚扶了一下,和煦地道“长和宫本就离得远些,皇后无需自责。” “谢太后娘娘不罪之恩。”谢纹谦恭地回答,却听紫苏随即就说“皇帝无大碍,但是,不可妄动,总需要人尽心服侍,皇后就多费心了!安嘉就先送到慈和宫吧!皇后可放心!” “臣妾遵旨!”谢纹只能答应,在紫苏的示意下,起身进殿。 谢纹离开后,紫苏看了一眼其他妃嫔,淡淡地道“太医说了皇帝要静养,你们就不必来打扰了,每日遣一人过来请安问候即可。这事…便由慧贵妃安排。” 尹韫欢有些不敢相信,却更不敢推辞,躬身行礼“臣妾遵旨。” “你行事周到,哀家是放心的!”紫苏点头,笑了笑“皇后要照顾皇帝,这后宫的事情亦由你费心了!” 尹韫欢一愣,再不敢答应。连忙推辞“臣妾愚昧卑陋,岂敢担此重任…” “不必过谦,你前次便做得很好。”紫苏微笑着勉励她。 尹韫欢不好再辞,只能又进言“臣妾谢娘娘厚爱,不过,此时与前时不同,不若臣妾与燕贵妃同理后宫事,请娘娘恩准。” 紫苏淡了颜色“燕州事未了,燕贵妃宜退居避嫌,岂能再理事?” 尹韫欢一惊,知道再推辞就惹怒紫苏,只能应下“臣妾遵旨。”心中却暗道“退居避嫌?岂不是已认定燕州有罪、云家有罪?” 这个意思所有后宫都明白,当下便心思各异地行礼退下。 紫苏登舆,齐朗与方允韶过来行礼,却听她淡言“皇帝既命议政厅主政,齐相必定事务繁多,棋日后再下吧!” “臣遵旨!”齐朗行礼答应,恭送太后离去。 赵全知道紫苏动怒了,到了慈和宫,一路随紫苏进殿,一路给宫人使眼色,令众人退下,免得被紫苏迁怒到。 进了殿,紫苏深吸一口气坐下,却终是难以按捺,挥袖将手边的棋秤推下,黑白子落了一地,赵全等人跪了一地。 出了宫门,方允韶刚要走,就听齐朗唤住他“方太傅,你当真无话对本相说?” 方允韶心下一惊,却仍未开口。 “既然如此,本相也不强求了!”齐朗平静依旧,语气却冷淡了下来,摆明了现在不说日后便不相干的立场。 方允韶苦笑,叹息了一声“并非下官不说,实在是不知如何说才是!齐相容下官晚间登门详谈如何?” “也好!”齐朗见他神思不属,想必是心绪极乱,也不强求。 晚膳时分之后,方允韶才登门,到了齐府的书房,齐朗已备了茶具相候,方允韶接过茶盏,什么客套都没有,便说起皇帝坠马的经过“陛下今日本就有骑马的计划,但是,兴致却不高,我便问了一声,陛下说‘朕真的不知云家是否罪极至此!’下官对朝政只知一二,也知道此事极复杂,便没答话,只是引陛下骑射散心,后来说到打猎,我便道‘首要专心,一心一意,切不可左顾右盼,认定一只便不可放松。’陛下点头应是,却又极轻声地说了什么,我也没听清,不多会儿,陛下又是如释重负一样,神态极轻松,我正要放心,陛下便疾驰而出,跟着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