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握天下_第十四章简在帝心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简在帝心中 (第2/3页)

的职权不能轻动。”想了想,阳玄颢还是如实道出自己的想法。

    。紫苏有些诧异,没有料到阳玄颢居然有此见解,不由仔细地看着他的眼睛,却只看到一片坚持与决然之色,看了一会儿,她的脸色浮现出淡然的笑容。

    。“为什么呢?议政大臣职权轮换是祖制。”紫苏将案上的茶盏推向儿子,阳玄颢不能拒绝,端起茶盏,浅饮了一口。

    。“孩儿以为,尹相不能再掌重权。”放下茶盏,阳玄颢深吸一口,很肯定地回答母亲,这也是自去年底起,他第一次与紫苏讨论朝政,他没有发现,宽大的袍袖下,自己的手早已紧握成拳,而手心中满是汗水。

    。紫苏的目光一下深沉起来,静静地看着儿子,让阳玄颢再次倍感压迫,不由屏住了呼吸。

    。“皇帝有皇帝的样子了!”在阳玄颢感到窒息的眩晕时,他听到紫苏长叹了一声,不由松了一口气,随即才感到胸口一阵疼痛,立即深吸了几口气,才将那股痛意驱散。

    。“母后娘娘!”阳玄颢不知道该说些,只能唤了这么一声。

    。阳玄颢明白母亲为何如此感慨,这些日子,真正沉下心来反省,他才看到自己的幼稚之处,母后教了他这么多年,他却根本没有皇帝的自觉,这才是太傅所说的“太后如此重责您的原因”吧!

    。“皇帝想明白了吗?”紫苏看着儿子低头咬唇的样子,眼神又缓了一分,语气也更显温和。

    。阳玄颢不敢看向温和的母亲,只是默默地点头。

    。伸手拍了拍儿子单薄的肩膀,紫苏看见儿子惊讶的眼神,其中还有愧疚与感激。

    。“大爱无私,可是并不是要你绝情,一个无情无义的人是不可能把握住心中的平衡的,皇帝要对天下苍生负责,但是,皇帝也应该明白什么是人道天伦,屈君伸天,可不是要皇帝断绝人性之常,只要皇帝还记得自己也是人,就不会轻易失去平衡,而扰乱自己的判断!要知道,皇帝的一念之差可是会血流千里、伏尸百万的!”紫苏轻抚儿子的后背,微微摇头,似乎有些感叹。

    。“我知道这很难为你,可是,你必须学会这一点,否则,你永远无法拥有皇帝的器度!才华、眼光,哀家与太傅都能教你,只有器度,只能靠你自己去领悟。”这几句话的份量相当重,阳玄颢却感觉到了母亲对自己的期待,心中激动不已。

    。“朕一定不辜负母后的教诲!”阳玄颢认真地回答母亲“不会再做任何有失身份的事情!”

    。紫苏欣慰地点头,微笑着看着一脸严肃的儿子“那么,皇帝认为该如何处置三司的官员呢?”

    。对于突然转换的话题,阳玄颢稍微皱了一下眉,便反应过来“母后不是说不能轻易申斥言官吗?怎么还要处置三司言官呢?”

    。“皇帝再想想!”紫苏摇头,没有回答儿子,却表明了不满的态度。

    。阳玄颢不安地皱紧眉头,不知道哪里想错了。

    。“不要因为言官的谏言而申斥,以言入罪不利于广开言路,是皇帝的大忌!但是,三司不能不控制,言官过于肆无忌惮的话,很容易党同伐异,这对于治世同样是大忌!所以,在三司言官妄进谏言时,必须对他们进行警告!三司是用来监察百官是否有违法之举的,他们同样有约束,皇帝就是约束他们的人。这次的事情,是一定要处置的!”紫苏见儿子不语,便开口解释。

    。“可是,三司不是还有诤谏人君的职责吗?皇帝又如何约束他们呢?”阳玄颢觉得十分矛盾。

    。“所以,处置三司的时候,必须就事论事,并且让所有人心服口服才行。”紫苏没有责怪儿子,反而很赞赏地点头。

    。“也就是说必须找到三司的错处,对吗?”阳玄颢马上就明白过来。

    。“正是!”紫苏十分高兴“皇帝知道这次三司的错处在哪里吗?”

    。阳玄颢垂下目光,皱眉深思良久,还是摇头“孩儿觉得三司的谏言不合时宜,但是,并没有说错。为了避免重蹈圣清覆辙,太祖皇帝才订下宰相轮换职权之制,三司言官只是按制行事而已。”

    。紫苏对他的话并不意外,只是微微扬眉,不在意地一笑“皇帝想知道吗?那么,下次的大朝会,皇帝去听听就知道了!”

    。自从紫苏病愈后,便以学业为名,不再让皇帝参加大朝会,甚至连旁听议政都不让皇帝参与了,朝臣不是不惊疑,但是,在三位议政大臣的安抚下,倒也平静无事,只是,毕竟给人隔绝中外的感受,私下里已经有流言出现,赵全自然也报给紫苏知晓了,因此这次朝会也有澄清谣言、安定人心的作用。

    。尹朔负责礼部,在第一时间便得知皇帝将参与下一次的大朝会,宣谕的是赵全的心腹刘顺,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礼部到时候准备全副仪仗。

    。皇帝年幼登基,要求他次次都参与大朝会显然不合适,因此,在皇帝亲政前,由摄政的后妃主持大朝会即可,为了显示区别,后妃摄政时使用半副仪仗,只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