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九章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第1/2页)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西域之地,风气果真豪迈。因为天气寒冷,大堂之上没有炭盆,却偌大空间四边放了八只类似庭燎落地大火炬。庭燎本以苇薪制成,堂上却是铁制,里面火光熊熊,再把厚重大门一关,立即驱走了寒意。 春荼蘼穿得很正式,是她上公堂时必穿男装,但颜色选了暗红,戴黑色幞头,穿鹿皮厚底靴,显得身段修长,婀娜中带着英姿飒飒。再看对面杜东辰,冬天里却穿着天青色带浅碧澜边文士袍,黑靴黑幞头,看起来干净清爽,黑沉沉公堂上格外扎眼。 堂下,跪着雁老大。堂上是白世遗和书记官。除了衙门差役外,春氏父子及其他不当职官员都安排了座位,左侧旁听。右边,坐着部分苦主。 这些苦主都是真苦主,春荼蘼叫狼卫们扮演假大盗所“取来”东西,已经原物奉还。玲珑玉塔也早就送往长安,只怕这时候都到了。至于真损失了钱财富豪们,也就是来解解气,看看到底自家是被什么*害了。真正财物已经变成粮食和日用品,赈济了穷苦人。他们只有打落了牙齿往肚子里咽,难不成还敢让灾民和穷人还钱?还想不想大唐混了? 本次堂审也是公开审理,因为西域大盗案太轰动了,所以管年下是每年冷时候,可说是滴水成冰,呵气如雾,却仍然有大量百姓看审。照样是用抽签方法,才免得人满为患。 要输官司嘛。当然要输得天下皆知才算完成任务。所谓大家好才是真好,只有她一个状师,大唐法制发展还是太缓慢,就算加上她百春状师事务所也一样。今天若把杜东辰也立起来。以后会有多人投入到状师行业。对,她这是主动让杜东辰踩着她往上爬,所以她是多么伟大光荣而无私人哪。 心情愉,春荼蘼就轻松。三舅舅白世遗显然是很少问案。一套程序搞到磕磕巴巴,好不容易进入对推阶段,春荼蘼作为代表官府公诉人,率先开口。 她从袖中取出几张纸,递到公座上“这是雁回供状。”雁老大只是外号,本名雁回“官府所诉之罪状,雁回供认不讳。上面有签字画押。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口供明晰,期间并无刑求拷打,依大唐律之斗讼篇规定。请求公堂判决雁回…” 她有意停顿了片刻,给堂上堂上人们关注雁回时间。就见雁回身板笔直。虽然略有憔悴,但身上无伤也无血,虽然清瘦了些,一个多月牢狱生活并没有令其脱形。可见,真是没被虐待过。谁不知道,进了大牢就要脱层皮,可如今这情况,说明公堂并不黑暗。 “斩刑。”后,春荼蘼清楚吐出这两个字。 管知道会有这样结果,看审民众仍然忍不住议论纷纷。再看雁回,神色平静,不少人就暗挑大拇指:真英雄也。可是又知道,他杀官盗富,官府要将其斩首,也没什么不对,惟有无奈叹息。 这时,杜东辰说话了。 “白大人,我记得春状师说过,凡事有因果,犯罪也是一样,有目,有危害性。若因果不同,目和危害性不同,量刑上也应该适用不同律法条款。这样,才是我大唐律法之根本:德主刑辅,为是教化百姓,而不是惩治了事。” “依杜状师意思呢?”白世遗是儒将长相,但严肃着一张脸,却格外威严,胆子小些看审者都不敢直视他。 杜东辰神态坦然“学生为被告雁回,争取减等处罚。” “减等?”春荼蘼朗声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雁回即杀了人,又欠了债,如何能轻判之?再请问杜状师,你要如何减等?” 当时她为夜叉打突厥王子案时,用了八议减等条款。但所谓八议,说得虽然好听,其实只是唐律中为特权阶级开绿灯明文规定,对普通百姓犯罪,很难适用。好古代律法,判官自由裁量范围大,若律法与世俗道德相违背,法律是可以变通。 比如,某老者上儿子家偷吃,被误当贼人打死。本是误杀,无死罪。但判官认为儿子让父亲饿得要偷食,大不孝,于是判斩。又如,兄弟两个当街斩杀仇人,之后扔刀自首,昂首赴死。这明显要判斩刑,但判官觉得为父报仇是纯孝之举,后只判流刑。对这样案子,百姓会拍手称,上锋也认为判得好。 这就是古代律法与现代法律不同,注重道德教化东西,法律本身特性被弱化。说不上哪个好,哪个正义,法律只是武器,造成什么后果,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