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第6/12页)
僚,皆其事也。九月九日,马射。或说云“秋,金之节,讲武习射,象立秋之礼也” 译文 五礼的分别,第三种指的是宾客方面的礼,包括朝见帝王、诸侯聚会。从周朝以后,遣方面的礼制越来越繁复。自从秦朝焚书坑儒之后,先代的典章残缺。汉朝兴起,开始派叔孙通制定礼,参考先代的礼仪,然而也往往有所改变。漠代礼仪中有正会礼,正月初一,夜间的时刻不到七刻,钟声响起,接受贺礼,公侯以下拿着礼物立于朝廷两侧,俸禄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上殿呼万岁,然后奏乐宴饮。魏武帝在邺定都,在文昌殿行正会礼,用汉代的礼仪,又设置百盏华灯。 晋朝接受天命,武帝修订正月初一朝会的礼仪,《咸宁注》说的就是这件事。傅玄的《元会励说:“考查夏后的遣训,综合殷商、周朝的典章,采用秦、汉的旧有仪式,制定正月初一朝会的礼仪。”其兼收并蓄由此可知。 《咸宁注》:在正月初一前一天,有关官吏各守其职。夜间时刻不到十刻,群臣都集合到来,庭院中的火把被点燃。上朝祝贺,起立,禀报,又向皇后祝贺。退下来,从云龙束中华门进去,到柬小门前的厢房就坐。夜间时刻不到七刻,百官及接收礼物的郎官以下包括掌管文书的官吏都按位次站好,台阶上的卫士如同皇帝到殿前的仪式。计时器不到五刻,谒者、仆射、大鸿胪等官员分别奏报群臣已各就各位。计时器漏光了,侍中奏报外面已准备妥当。皇帝出来,钟鼓奏乐,各级官吏都跪拜。太常引导皇帝登上御座,钟鼓停止,各级官吏起立。大鸿胪跪着奏报“请朝贺”掌礼郎唱赞“皇帝请王登殿”大鸿胪跪着唱赞“藩王臣下某某奉上白璧各一件,两拜恭贺”太常通报“王都上殿”谒者引导他们上殿对着皇帝坐下。皇帝站立,王拜两拜。皇帝坐下,又一次拜两拜。跪着把璧放在御座前,又一次拜两拜。礼仪完毕,谒者引导他们下殿,回到原座位。掌礼郎唱赞“皇帝请太尉等人”于是公、特进、匈奴南单于、金紫将军对着大鸿胪的西面,中二千石、二千石、千石、六百石的官员对着大行令的西面,都面向北跪倒。鸿胪唱赞“太尉、中二千石等人奉上璧玉、皮毛、丝帛、羔羊、大雁、野鶸,拜两拜敬贺”太常唱赞“皇帝请公等人上殿”掌礼郎引导公至金紫将军上殿。皇帝站立,群臣都跪拜两次。皇帝坐下,众臣又拜两次。跪着把璧玉皮毛丝帛放在皇帝的座前,又一次拜两拜。礼仪完成,谒者引导下殿,回到原座位。公奉上璧玉完成礼仪时,大行令同时唱赞殿下,中二千石以下礼仪相同。完成礼仪后,把礼物送给贽郎,贽郎把璧玉丝帛交给谒者,羔羊、大雁、野鶸交给太官。太乐令跪着请求奏雅乐,音乐按顺序演奏。乘黄令于是派出车辆,皇帝疲困上车,群臣都坐着。白天时间六刻,各少数民族宾客按顺序进入,都拜两遍后,坐下。车驾进去后三刻钟又出来,钟鼓奏乐。谒者、仆射跪着上奏“请群臣上殿”谒者引导王公二千石上殿,千石、六百石停留在原位。谒者引导王到酒器前斟上寿酒,跪着交给侍中。侍中跪着把酒放在皇帝座前,王退下。王自己斟酒放在位前,谒者跪着奏报“藩王臣下某人举杯,祝皇帝千万岁”四方奏起音乐,群臣又拜两拜。喝酒后,又拜两拜。谒者引导王等回到原位。皇宫台阶下的人宣告入席,群臣都跪着答应。侍中、中书令、尚书令分别在殿上敬奉寿酒。奏起典礼的音乐,太官令又给群臣御酒。御酒拿到台阶上,太官令跪着给侍郎,侍郎跪着奉送到御座前。于是向百官布酒。太乐令跪着奏“奏登歌”,奏完三遍才退下。太官令跪着请求准备御饭,饭送到阶前,群臣都起立。太官令拿着勺子跪着递给司徒,拿着饭跪着递给大司农,尚食拿着案几传给持节,持节跪着摆放在御座前。群臣入席。太乐令跪着上奏“奏食举乐”太宫为百官饭案遍布饭食。进食已毕,太乐令跪奏“请进乐”乐曲按顺序演奏。鼓吹令又上前跪奏“请按顺序引荐众人的才能”于是把各郡掌管簿籍的官吏召到前面,在阶下接受皇帝的命令。宴饮乐曲完毕,一位谒者跪着奏“请退朝休息”钟鼓奏响,群臣面向北两次跪拜,出宫。那么夜间计时器不到七刻叫作晨贺,白天计时器到三刻时出来,百官敬奉寿酒,叫作昼会。另外安排女乐师三十人在黄帐外,演奏房中乐。 长江以束不安定,不再有晨贺。夜间计时器不到十刻,开宣阳门,到清晨才开殿门,白天计时器到五刻,皇帝才出来接受祝贺。皇太子出来会见的人,包括前三个王朝的子孙被封为王侯的人和王公以上的贵族。元旦朝会,在宫殿大堂上设置叫白虎樽的酒器,盖上绘有白虎,如果有人能直言进谏,就打开这樽酒喝。按照礼,白虎樽是宴享礼毕干杯时留下来的仪式,做成白虎盖,是后代的事,表示无所畏惧。 魏朝的制度,附属国的王不能朝见皇帝。魏明帝时,有来朝见的都是经过特别的恩准,不能当做常例。到了泰始年间,有关官吏奏报:“诸侯各国,王公以下入宫朝见的人,东西南北四方各轮两次,三年后轮一周,轮一周后又重新开始。如果临时有事,就延续在第二年朝见。第二年朝见后,要满三年才能再次来朝,不能违反朝见次数的规定。朝见的礼仪都是亲自拿着璧,如同旧时朝见的制度。不朝见的年份,各自派遣卿来访问致意。”皇帝准奏。长江以东王侯不去自己的国,他们中有人接受任命住在外地,就如同一方诸侯之长或刺史二千石的礼制,也没有朝见致意的制度,因此这个礼仪就作废了。 汉朝因为高帝是在十月平定的秦朝,姑且把十月定为一年的开始。到了武帝,虽然改用夏朝的以正月为一年的开始,然而每月初一朝会,到了十月初一,还常有宴会。宴会的礼仪是,夜间时刻不到七刻,接受祝贺和礼物,公侯献璧,中二千石、二千石献羔羊,千石、六百石献大雁,四百石以下献野鶸。三公捧着璧上殿到御座前,面向北。太常宣布“皇帝为三公起立”三公跪倒。皇帝坐下,于是上前奉献璧玉。百官都祝贺,二千石以上上殿高呼万岁,举酒杯。奉进饭食,司徒捧着羹,大司农捧着饭,演奏奉上饮食的音乐。百官接受赏赐,宴会开始,大声奏起音乐,如同正月初一的礼仪。魏、晋则在冬至那天接受四方诸侯国及各级官吏的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