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部分鬼子来了3 (第2/3页)
道你与许家的姑娘在开封是同学。你说现在不报仇,等中央军坐了天下再报仇我相信,可咱们也不该与仇家的女儿勾连,那样,就是把祖宗给忘了!" 这时李小武倒是有些尴尬,脸红着说: "爹既然这样说,我以后不理她也就是了。" 以后再见面,倒真不理她。李文武才放心。 七月十三这天,李小武带护兵回来祭祖,一进村又碰上了许锅妮,许锅妮A着一篮子衣裳,拿着一根棒槌,从河边洗完衣裳正要回家。李小武在马上看了看她,她在地上看了看李小武,四目相对,李小武又像前几次那样,拨转马头就进了村。倒弄得许锅妮A篮子站在那里,愣了半天神。后来,眼泪就扑簌簌下来了。 李小武带护兵回到家,家里祭祖已经开始,四村里还来了几家亲戚。众人见他回来,忙给他让开了道。几个护兵忙在祖宗遗像前摆了几碟子干果,让李小武祭祖。说是祭祖,其实也就是磕四个头。李小武磕过头,爬起来与亲戚们打了打招呼,便像往常一样,转到后院去与父亲说话。护兵中早有一个在门口站了岗。其中有一个班长姓吴,来过几次,在村里比较熟,没事到村里街上转去了。 李小武在后院与父亲坐下,家里有伙计端上茶,两人在一起随便聊些闲话。聊着聊着,李小武发现父亲老是叹气,打不起精神。李小武问: "爹,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下次回来,我带回一个军医给你看一看吧!" 李文武这时说: "身体倒没什么,就是老有人欺负,让人心里不痛快!" 李小武问: "谁欺负你?" 李文武说: "还不是孙许两家!小武,你在外闯荡,学问比我大,见识比我广,上次你说的道理,我不是不懂,也不是不赞成,我懂,也赞成,我照着去做,暂时不与孙许两家生事。可现在人家当着村长,咱们不与他生事,人家可与咱生事,处处与咱为难。长此以往,人家不像捏猴一样把咱给捏死了?" 李小武问: "他最近又怎么捏咱了?" 李文武说: "最近日本人派下面了,每人十斤。十斤也就十斤吧,日本派下的,谁也不敢不给。只是一人十斤面,咱家也就二百来斤吧,可许布袋假公济私,一下给咱派了四百斤,这不是明欺负人吗?" 李小武问: "给他了?" 李文武说: "人家带着村丁,敢不给吗?许布袋年轻时杀咱家的人欺负咱,现在还捏着咱不放!我不想这些事不生气,一想这些事,简直就无法当人活了!" 李小武听了父亲的话,也觉得许布袋做得有点过分,欺负人不该这么欺负,不看僧面看佛面,起码李小武也在外边领兵打仗混事呢!这时他带来护兵中的那个吴班长,已从街上转了回来,站在李小武的身后听。听到这里,早憋不住了,说: "连长,这老家伙不懂事,该开导了!我带几个弟兄去把他开导开导吧!" 李小武用手止住他说: "开导倒不必开导,只是这多出来的二百斤白面,到底是怎么出的,应该问清楚。老吴,你带两个人去,不要发火,不要打人,只是去问问这白面是怎么出的,回来告诉我!" 吴班长立正说: "是!" 转身带上两个护兵,出门到许布袋家去了。李文武见儿子派兵去问事,心里也舒坦一些,说话有些喜欢起来。 李小武交代吴班长"不要发火",但吴班长带着两个兵到了许布袋家,还没问话就发了火,用马鞭指着许布袋说: "你就是村长?" 许布袋这时正坐在枣树下吸烟,他一辈子都是用马鞭指人家,哪里见过人家用马鞭指自己?但他年轻时当过兵,知道当兵们的厉害,何况来了三个人,都背着快枪,于是见人家用马鞭指自己,也只好赔着笑脸说: "什么村长,也就是为老总们支支差罢了。请问老总是哪一部分的?" 说着就将烟袋往上递,被吴班长一马鞭给打飞了。 "少跟我啰嗦,我们是村西李少爷李连长的部下,今天来开导开导你!" 许布袋这才知道是李小武带来的兵,但见烟袋被打飞了,也不敢发火,只是说: "我可没有得罪李连长的地方!" 吴班长说: "你没有得罪李连长,你得罪李连长他爹了!我只问你,日本人派面,别人家都是一人派十斤,怎么给李连长家派那么多?" 许布袋这才知道事情的原委,拾起烟袋说: "老总们误会了,这次派面原来是按人头派的,但面总收不齐,收不齐面,日本人来了就要打我,只好改成按地亩派了。李连长家地亩多,白面就多了些。可这不光是他一家,孙家、宋家、晋家、俺家地亩多,也都交得多,不信老总们可以查对帐簿!" 吴班长挥着马鞭说: "我不管你按不按地亩,也没工夫查你的帐簿,反正李连长家不该出那么多!你给日本人办事那么积极,不是汉jianian是什么!你把多收的二百斤白面给我背回去,我今天饶了你;若说半个不字,我先用马鞭教训教训你!" 许布袋见一个小当兵的如此不讲理,还老在自己脸前舞鞭子,心中就有些发火,说: "你当一个兵,也要讲理,不能动不动就背面;你一背面,日本人过来岂不打我?" 吴班长见许布袋与他顶嘴,马上生了气: "你怕日本人打你,就不怕我打你?我先打你这老汉jianian两鞭,看你怕日本人还是怕我!" 说着就要下鞭子。这时从马圈跑出一个军人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