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6章铁甲舰 (第1/2页)
第316章 铁甲舰 浙江。建德兵工厂。 建德兵工厂全体工匠和军科院全体院士夜以继日地奋斗了半个多月之后。由史蒂芬设计的第一台小型蒸汽机正式诞生了。 正如王朴所说的。在有了铁质镗床和车床之后。整个加工过程便变得非常快捷和顺利。先浇模。把蒸汽机所需要的钢铁构件全部浇注出来。然后再进行镗、车、磨、钻等加工程序。最后再进行组装。 为了给蒸汽机提供蒸汽。史蒂芬还设计制做了一台小型锅炉。 不过为了减低加工难度。加快加工速度。史蒂芬的这台蒸汽机设计的非常小。输出的动力也非常有限。与其称为小型蒸汽机倒不如称其为蒸汽机模型更为贴切。但不管怎么说第一台蒸汽机终归是造出来了。 演示当天。王朴和军科院的所有院士都来了。阳明大学的两百名学员还有建德兵工厂的所有工匠以及附近的山民也都从四里八乡赶了过来。远远地围在空地四周观望。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水力机械就已经很稀罕了。不用人拉不用水力也不用畜力的机械就更加令人匪夷所思了。人们都想瞧瞧热闹。 在人们期待的眼神注视下。史蒂芬抱着他亲自设计并且监制的蒸汽机模型走出了试验室。看到史蒂芬把那台蒸汽机抱在怀里的样子。王朴不由得莞尔失笑。史蒂芬那模样就像是抱着才半个月大的孩子。 周围围观的百姓们也都看清楚了。这台蒸汽机模型的主体长约尺许。高度和宽度最多不会超过四寸。此外还有几根纵横交错地铁皮管。模样挺怪。 王朴心里多少有些失望。从这台模型上完全看不到工业化生产的希望。不过这毕竟是真正意义上地第一台蒸汽机。王朴也不能奢求太多。 史蒂芬身后还跟着两名学员。一名学员抱着一个圆筒状的物体。看样子就是专门为了蒸汽机设计制做的简易锅炉了。说是锅炉其实就是全封闭地烧水锅罢了。再有就是连接到外界的铁皮管上多了个阀门。 另一名学员怀里抱着的却是一台曲轴连杆机构。这个机构能够把蒸汽机输出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史蒂芬把怀里的蒸汽机模型在演示台上仔细摆放好。先后连上了简易锅炉和连杆机构。然后就让学员往简易锅炉地炉灶里加入木炭生起火来。足足烧了有小半个时辰。当大伙都等得有些不耐烦时。史蒂芬才慢条斯理地旋开了联接锅炉和蒸汽机的阀门。 “噗…”一股热汽霎时从蒸汽机地排气口喷了出来。紧接着连杆机构上的圆形轮子就开始缓缓转动起来。聚集在空地四周围观的学员和工匠们顿时欢呼起来。王朴眸子里也不由得浮起一丝莫名的神色。 史蒂芬得意地笑了笑。不断加大阀门。 随着阀门的加大。蒸汽机排气口的喷气频率越来越快。连杆机构那个圆形轮子的转动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到最后就跟飞一般只能看见一个模糊地轮廓了! 周围的学员和工匠们彻底疯狂了… 蒸汽机终于研制成功了! 虽然只是一台毫无用处的模型。虽然还完全不具备工业化生产的可能。但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蒸汽机无论如何都已经出现了。接下来只要对这台蒸汽机进行不断的改进、完善。加大输出动力… 王朴相信。要不了多久工业用的蒸汽机就会出现! 要不了多久。建德兵工厂的机床动力就能由水力变成蒸汽机。要不了多久。大明帝国的水师船舰中就会出现全新的依靠蒸汽机做动力地铁甲舰。要不了多久。大明帝国地国土上将会出现铁轨和火车。整个帝国的联系将会更加密切! 蒸汽机将带给帝国地改变将是革命性的! 是夜。整个建德兵工厂都陷入了狂欢之中。 为了庆祝第一台蒸汽机的诞生。王朴甚至从建德县城请来了最好的戏班子连场演出。以慰劳院士、学员和工匠们这半个多月来的辛勤工作。不过。当大家都在狂欢的时候。王朴却没多少兴致。他迫不及待地把宋应星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王朴急着要军科院研制蒸汽机的原动力就是铁甲舰! 王朴知道西方的大航海运动方兴未艾。欧洲各国的船队正驶往四大洋的每个角落。发现了一块又一块资源丰富的新大陆。正是伟大的大航海时代造就了欧洲近代史的辉煌。现在王朴有机会重新改写历史。他又怎么会让大明帝国与大航海擦肩而过呢? 所以王朴要让军科院研制蒸汽机。蒸汽机模型研制成功后。王朴又迫不及待地找宋应星前去谈话。 大明朝的海军原本极其强大。永乐帝时大明的船队曾经远航至非洲东海岸。更有传言说大明的船队曾经横跨太平洋出现在南美洲的西海岸。这些传言的可信度虽然不高。但永乐朝时大明朝海军的强大却是不言而喻的。 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是。直到明末。大明的海军在当时世界上都是一流的! 既便是明朝灭亡之后。退守台湾的郑氏。也屡次在海战中先后挫败了当时西方世界的海军霸主西班牙和荷兰。 现在的大明虽然仍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辽东的建奴和大漠的鞑子仍未征服。山陕、四川的逆贼也还没有平定。 但是。现在的大明帝国再不是崇祯帝执政时的大明帝国了。现在的大明帝国拥有一个团结而且高效的内阁班子。有一支无比强大地中央军。当大明帝国不再内耗的时候。外患和内忧就都成了芥藓之疾! 以大明帝国现在地经济实力。已经完全具备大力发展水师的条件了! 不过。王朴并不想简单地复制永乐帝时强大的大明水师。耗费大量地人力、物力、财力不能只是简单地去复制永乐帝时的九桅宝船、八桅马船和七桅粮船。还要在这些船只外覆盖厚厚的装甲。打造出一支超越时代、前所未有的铁甲舰队! 其实。王朴很想打造出纯钢结构的铁甲舰。可惜地是这个时代的焊接技术太落后。根本不可能焊接整体船壳。不得已王朴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原有地木船船壳上覆盖装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