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7拒绝 (第2/3页)
林家既然这样做,就没理由再拦着李梅嫁;外那里更不用说,顶多就是说两句闲话罢了。 李梅听到两的对话不禁觉得满头黑线,天雷一片…这算什么,是孟瑞山让李大娘来说媒的,他究竟出于什么样的心思想娶她过门呢?是“英雄救美”,还是看上她有当厨娘的潜质,她不就是看他帮她的份上,送了他两次吃食,不用这样来吓她吧… 李梅还真没打算很快嫁,就算要嫁,也得等她把家里安顿好了再嫁。不然,留下李老爹和年幼的弟妹家里受苦,她既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也对不起死去的李梅,还会被说闲话。还有,她现这个身子,确实不怎么样,要貌没有,要身材没有,她还没信心用现的身子嫁,不然嫁过去遭夫君嫌弃,那她再后悔也晚了。就算夫君不嫌弃,她这么瘦能承受的了那啥吗,就孟瑞山那壮硕的身子,李梅觉得她肯定享受不了,说不定会被他压死,呸,呸…她还没打算嫁给他呢! 李梅想了想,脑子里飞速旋转着,寻思该怎样拒绝这事,既不能得罪李大娘和孟瑞山,又可以不用嫁。 李老爹想到的也不少,又说:“嫂子,也知道,现都说小梅和孟瑞山的闲话,这个节骨眼上让小梅嫁过去,不是让外说更多的闲话吗,那样的话,说闲言碎语的就更多了,这要是一传开,什么难听的话没有?可不想让小梅整天被戳脊梁骨。” 李大娘有点心急了,她喝了口水压压,又劝道:“大兄弟,不是说,一个大男,怎么比这个女还婆婆mama!说实话吧,这事还是指给瑞山的。瑞山家里需要一个帮手,小梅需要一个可以依靠的男,是看俩孩子心眼都好,实,才说服瑞山娶了小梅。要不,凭瑞山那样的条件,媒婆一上门,有的是大姑娘拱着嫁给他,看瑞山有田有房又力气,不就是多了个儿子。孩子还小,不认,小梅嫁过去,时间一长,不就把可以把他教成自己的孩子,心都是rou长的,小梅要是对壮壮好,瑞山也亏待不了她!” 李梅一听这话,心里有些不乐意了,她不就是有个寡妇身份吗,她可还是“原装货”,还没被破包装呢。她带着这个寡妇身份真让恨啊,本以为是个挡箭牌,没想到还是个碍事的玩意儿,叫她不得不上赶着给家当后娘,估计她以后找不到啥好家了,即使这样,她也不想马马虎虎就嫁… 李梅坐不住了,她站出来给李大娘行了个赔不是的礼,说道:“大娘,很感激孟大哥那天帮了,可是现不能嫁给他。要是嫁给他,就坐实了别说的那些谣言,还以为和孟大哥早已私通,这样对谁都不好,肯定会有骂们不知廉耻,不想连累孟大哥;还有,娘走得早,家里还有年幼的弟弟meimei,嫁到林家,爹出去忙的时候,弟弟meimei吃了上顿没下顿,不想再让弟弟meimei受那样的苦。” 作者有话要说:这是第二更: 李老爹看女儿回来后,竹篮里的香肠没有了,知道是她卖掉了,心里一阵诧异,他没想到酒楼真得会要李梅做的香肠。 因为处在集市上,李梅也没和李老爹说什么,想回家再捡着一些事情告诉李老爹。不是她不想说,说多了李老爹恐怕也不懂她的想法和做法,还会让他平白无故担心,所以,有些事情不如瞒着他好。 李梅和老爹在集市上一起卖rou皮冻。上集买过她东西的人很喜欢她做的吃食,这次集上有好几个回头客自带着碗来买rou皮冻,他们看到又出来一种新的吃食,都好奇的问了问,李梅就拿样品给他们品尝,大部分尝过的人都觉得香肠好吃,因为乡下人常年干活,本就口味重,这香肠咸香浓郁,正合胃口。不过,和rou皮冻比起来,他们觉得香肠的价钱太贵了一些,这让一些喜欢香肠的人望而却步。 李梅可不想放过一个想买东西的人,她跟一遍又一遍地跟来买东西的人解说:“这香肠存放时间长,放到过年都能吃,而且越放越有味道,越放越有嚼头。” 在李梅的竭力宣传下,家里宽裕的人家,也有买回去吃的,大部分人还是觉得太贵。 李梅也不能把价钱定太便宜啊,这香肠越放越干,一干就掉份量,要是定价低了,那她不就是干赔本买卖,她又不是傻子。 到了散集的时候,李梅她们把带来的rou皮冻卖完了,看来这东西很受大家欢迎。而香肠只卖出去四五斤,其中有两斤是上次那个买炒辣肠的人买的,他很喜欢吃李梅做出的这些吃食,很对他胃口,可能家里条件不错,一下子就要了两斤;其他就是一些散户分着买走的。就这个结果,李梅觉得比预期的好多了,一斤能赚十几文,这一集光卖香肠就赚了一百多文,再加上卖rou皮冻的钱,收获不小了。 李老爹看着卖东西赚来的银钱很开心,看着就连脸上的褶子都舒展了不少,笑容憨厚又可爱。他算了算,要是每个集市都来卖,很快就能把孟瑞山的银子还上了,而且家里多了这个进项,以后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李梅对这个结果还算满意,她就是着急赚钱都没用,这事总得慢慢来,银子也不是那么好赚的。这回,她又在大叔那里买了一些猪rou和下水回去,准备下次多做点下水来卖。其实,李梅最想弄个炉子,把猪下水煮了卖猪杂汤,就算是三文钱一碗,也能卖不少钱吧。 李梅去给弟弟meimei买点心带回去,李老爹也不说她了,任她花钱买。李梅又去买了了酱油、调料等东西,才跟老爹回家去。因为他们回家晚,就没让宝根叔等着,俩人走着回家了。 回到家时,时候不早了,李香早已把高粱稀饭煮好了,李梅把剩下的香肠拿来,一家人就着窝头吃,除了李梅,都觉得整顿饭吃得不错。 李梅刚把碗筷收拾好,就见李大娘进了她家的院子。她赶紧擦干净手,去迎接李大娘“大娘,你怎么有工夫过来,今天没去赶集啊?” 李大娘看到李梅笑脸迎她,心下愉快,拉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