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帝国时代_第四十一章吴三桂的心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吴三桂的心思 (第2/3页)

向大旗之下的那个人,只见他拿着千里镜就这么看着清兵的撤出,一派冷静的气势,不知不觉就给人一种极为安心的感觉。突然间就想到,就是这个人带着他们一路走来,从山海关开始,一路杀到这里,然后拥有了如今的荣华,他们相信,这种荣华还将在他的带领下持续下去,子子孙孙,永远享用不尽。

    这时,那人似乎也看见周围将官的神色,笑着说道“怎么,这么快就打累了,不过是小小挫折而已,能够比得上我们在汉中打的那一仗。”

    听闻他如此轻松的语气,众人都是一阵大笑,气氛瞬间就变了过来,而那人身边更有一人,看起来很是精明的模样,在那里频频点头,暗暗念到,不过是一番话,就轻轻化解了部下的疑虑,更是轻松鼓舞起了部下的斗志,如今的吴三桂比起初出茅庐之时,倒是更能cao控人心。

    此人乃是吴三桂的心腹,名叫杨珅,在频频点头的同时,也在小声耳语到“其实,让他们这么乱上一乱也是一个好事,否则朝廷怎么能知道我们一路过来究竟付出了多少的辛劳。”

    吴三桂微微点头,知道他所指的是什么,不禁想起自己同洪承畴的一番对话,要想永远的保有西南的地位,就不可让云南一日无事。只有云南还没有安宁,那些盘踞在北京的满清贵胄才会一直需要他,才不会削他的兵权,才能够捞取到更多的好处。不过,云南的动乱必须在他的掌控之中,绝对不能有所逾越,而沅江之乱,显然超出了他的底线。

    于是,听见他轻声说道“沅江闹得太过头了,该给他们点苦头。”

    杨坤知道他所说的苦头是什么,那个敢于抵抗的城池,不是遭到了他惨无人道的屠城,不过一众将领都是面不改色,仿佛早就习以为常,这种事情,对于他们来说,本来就不是什么值得惊讶的。

    不过,要超出他底线的将不仅仅是沅江,一路扬起的尘土先是闯入大营,接着飞奔而来,化作一封急件递到他的手上,而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马宁扭曲的大字,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书写了这样的内容:滇西告急,腾越精兵损失殆尽,南甸危机,覆没只在旦夕,沈应时生死不知,两千援兵杳无音信。

    吴三桂拿着这封信,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下去,从这扭曲的大字上,从马宁不经意喷吐到信上的那一口鲜血,他似乎还能够看到就连马宁也是危在旦夕,即将落下一个伤重不治的下场。

    杨珅从他稍稍抖动的手上看出一点异样,心中微微一惊,如今的吴三桂可是到了泰山崩于前,也能面不改色的地步,究竟是什么样的消息,能够让他情不自禁的抖上一抖,只要是有心人都能看得出其中心情的摇动,于是忍不住问道“王爷,究竟出了什么事”

    吴三桂没有说话,只是把那封信递了过来,杨珅拿起信,细细一读,神色大变,马宁和沈应时驻扎于腾越和永昌这样的要地,担负着压制滇西明军的职责,虽然兵马看似不多,但无一不是清兵的精锐,甚至于不少都是吴三桂在未进入西南以前的老底子,论起战斗力来,都是清兵之中一等一的存在。可如此的军队,马宁在来信中竟然毫不掩饰的说了一个词“惨败”究竟是打出了什么样的败仗,才能让马宁这样心高气傲的将领写出如此的求援信来,仿佛滇西已经危在旦夕一般。

    到了这个时刻,杨珅也觉得事态有点不对劲了,特别是看到马宁喷在信上的那一口鲜血时,更是觉得滇西也到了不得不救的地步,于是,对着吴三桂说道“王爷,马宁不是一个轻易就会求援的人,如果不是事态发展到极其严重的地步,更不会写出如此的信来,这回,恐怕是李定国或是白文选带着大军前来了。”

    吴三桂摇摇头,说道“不是李定国,也不是白文选,其实,就算是他们,腾越城高墙厚,马宁依险而守,也不会被逼到如今的地步,这回,干出这些事的,全是一个叫做孙永金的土财主。”

    杨珅知道,马宁恐怕不是第一次写来求援信,那个叫孙永金的土财主,恐怕也不是今天才刚刚折腾起来,只是滇西重要,就连他这样的心腹,也没有透露半分。否则,就没法解释吴三桂如何会知道得如此清楚,现在定然是到了纸包不住火的地步,他才把情况随口的说出来。于是,向着周围一看,那些围在附近的将领听到李定国和白文选的名字,眼皮都是一跳,也不再关心城池附近的战斗,把耳朵侧了过来,细细的听着。

    杨珅不停的扫视着将领们的神色,再看向淡定的吴三桂,仔细梳理着思绪,滇西虽然意义重大,是遏制明军余孽的第一线,但对于他们来说,还不是什么生死存亡的事情,于是心中也是淡了下来。同时,他更知道吴三桂已经有了决断,故意问道“那么王爷是打算怎么处理呢。”

    吴三桂微微一笑,看向诸将,从他们脸上找到无数的期盼。此刻,站在这里的都是嫡系的将领,没有满清贵胄参杂其中,从这里说出去的话,将不会传到其他人的耳里,而且就算传了出去,他也不怕,于是朗声说道“沅江不乱,朝廷便不知道这西南还未安宁,滇西不乱,朝廷便不会明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样的道理,就不会再舍不得那点粮饷,让咱们在军中还能够有口饭吃。”

    众将听闻之后,凝重的神色再次消散,心中暗道,没错,就算李定国和白文选反攻又能如何,如今这天下已经是满人的天下,难道他们还能翻起什么狼来。还是那句话说得好,乱一乱也好,否则,一旦朝廷裁兵,他们的利益也得不到保障啊。

    于是,都是朗声大笑。

    这时,吴三桂又说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