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公主_第十四章归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归宁 (第6/8页)

了大人,懂得进退了,她继续用一种撒娇的口吻说:"好了,说完皇后的事,说说秀女吧。我还给平湖和远山准备了礼物呢,哥哥召她们进来让我见见好不好?"

    "平湖和远山?"顺治笑了,这一回是自在的,毫无保留的,他带着纵容的语气说,"你的花样儿还真多。不过,说起来你真该好好跟平湖学习,她年纪比你还小呢,学问可比你大多了。"

    当平湖和远山走进绛雪轩的时候,建宁第一眼就认了出来,这正是储秀宫里那个糊灯笼的秀女。她不禁离座站起,笑嘻嘻地拉着她的手说:"是你呀。"

    平湖却轻轻地挣脱了她的手,再次裣衽施礼:"参见格格。"她的严肃与娇娜有种形容不出的韵致,仿佛一朵桃花迎风绽放。建宁微微震动,当她握着平湖的手时,那种熟悉的感觉就更强烈了。印象可能会含糊,但感觉不会。她执拗地再次拉住平湖的手,用力不让她甩开,盯着她的眼睛说:"我是不是见过你?"

    平湖被动地抬起眼来,冷冷清清地说:"是的,格格上次来过储秀宫,烧了我的灯笼。"

    "不是那一次,是…"建宁结舌,不是那次,又是哪次呢?她到底在什么地方见过平湖?平湖的手柔软清凉,有着说不出的细腻,眼神坚定明亮,藏着深深的悲哀,那五官过于精致了,真像是一朵精雕细刻的桃花,这一朵桃花,和那一朵桃花,究竟有什么不同?

    熟悉的感觉就像按图索骥般一点点找回来,每分每秒都在增长,建宁笃定她们从前是认得的,并且有过很深的交情。可是,她到底是谁?她拉着她的手,执着地问:"你以前真的不认识我吗?"

    远山看到建宁拉着平湖的手不放,不禁觉得嫉妒。从入宫那天起,她就知道平湖是自己最大的对手,最劲的强敌,而当她们一同跪在皇上面前等待"赏荷包"或是"撂牌子"的时候,她就更加清楚了:在皇上的心目中,这一届秀女里只有平湖可以与她一较高低,平分秋『色』。这使她时时处处都不自禁地要和平湖比较,而最让她难过的是,平湖就好像胜券在握似的,一直用一种近乎于置身事外的态度来对待她的挑战,仿佛胸有成竹,又似不屑为伍,这就更让远山觉得难过,觉得不能输了。

    比如今天,整个储秀宫里只有两位小主得到格格的特别召见,这当然是一种光荣,可是当两个人一同谢恩时,格格却只对平湖格外垂青,那不就意味着自己输了吗?远山可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她看着茶桌上的各『色』细点,显然是经过茶膳房特地准备的,是为了迎接格格回宫吧?不难判断,皇上和这位十四格格的感情相当好,尽管这已经是一个嫁出宫去的格格,但是她住得这样近,随时抬起脚就可以回到宫里来,她的意见一定会直接影响皇上的喜恶的。进宫这么久,远山多少也听过一些关于建宁格格的传闻,知道她贪吃、贪玩、喜欢恶作剧,是这宫里最不安静的格格,对付她,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新鲜玩意儿。这样的金枝玉叶,应该是不难讨好的。

    远山笑笑,做了个万福:"远山谢格格赏赐,远山家乡也有些小玩意儿,虽不值什么钱,却也新鲜,现欲献给格格,又恐微薄,请格格恕罪。"

    建宁的注意力果然被成功地吸引了过来,笑道:"你有好东西给我,怎么还会怪罪?是什么?"

    "是整整一匣子上『色』泥人儿,都扮的戏曲故事,也有《西厢记》,也有《牡丹亭》,每匣都不一样的。"远山微笑,"格格见惯了金的玉的,跟格格说泥人儿,真是不好意思。"

    其实她说得谦虚了,那些泥人是在她进宫前,父亲专门请了中原最有名的泥人张用了大半年的时候捏制而成的。是用五『色』土掺着米浆,捶捣成模再捏出眼耳口鼻,然后封蜡收油,只要存放得宜,过一百年也不会朽坏;最贵重的还是颜料,都不是普通的赭黄绛红靓蓝草绿,而是用朱砂、蓝宝石末、金粉等层层涂砌,就是风吹水洗也不会褪『色』。这样的泥人,只怕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套来。

    这本是她带进宫来要找机会献给皇上的,指望用那些男欢女爱的故事向皇上邀宠,然而每次侍寝都脱光光地"背宫",哪有什么机会献宝呢。而此际一时间想不出更加独特的礼物,好胜心切,竟然顺口把它献给格格了。话出口,远山不由有一点后悔。

    "有故事的泥人儿?"建宁果然大喜,"在哪里?快拿来我看。"

    匣子很快被取来了。建宁不急着打开,却先看那盒子。一共四盒,红、蓝、粉、绿四『色』地子上绣着人物故事,衣袂飞扬,须发分明,针脚极其细密紧致。打开来,则是一式的白绫衬底,分成一格一格,收着人物、亭阁、马匹、树木等,男女老少,不一而足,桌椅屏帷,各具特『色』。

    建宁惊喜地叫起来,兴致勃勃地猜测:"我猜这盒肯定是《西厢记》,你看这座庙的门额上还写着"普救寺"三个字呢。这个是张生,这个是崔莺莺,这个是红娘,这位一定是老夫人!"她笑起来,这哪里是四盒泥人,简直就是偌大的畅音阁和整个戏班子嘛,只要把这些人一个个搬出来,就可以排演整出戏了。

    这盒又有柳树又有梅花有男有女有僧有俗的大概就是《牡丹亭》了,刚才远山秀女说过有这出戏的;那盒有水有船的是什么呢,好像就在嘴边,却一时说不出来。建宁着『迷』地看着,仿佛听到远远地有锣鼓声响起,甚至可以在空气中捕捉到幽微的唱曲声。她打赌自己一定听过那曲子,也一定知道这故事,只是,就像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平湖一样,她也一时想不起在哪里听过那曲子。她想,真的有很多很多的事被自己遗忘了,她得把它们一一找回来。

    远山看到她专注的神情,知道自己这份礼送对路子了。她正想开口提醒格格这盒泥人是什么故事,却听皇上先说话了:"这一盒,最适宜叫绿腰边唱边猜。"

    建宁蓦然想了起来:"这是《倩女离魂》的故事!"她只听绿腰唱过一支曲子,还从没看过整出戏,因此一时想不起。听见这就是张倩女的戏模子,不禁有种故友重逢的喜悦,忙招手叫绿腰上前来:"你认不认得这里谁是谁?"她夸耀地一挥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