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1/6页)
第七章 水摇风离去后,龙君易想了很久、很多。 他理不清这乱如麻的感情纠葛,他的心究竟归于何处他真的不了解,但她的离去就像剜了他的心头的一块rou,他痛楚,他茫然,他感觉自己被遗弃在苍茫大地,天地间就剩下他一人,他寂寞了,这时,水摇风的形象尤其鲜明,他急切地需要水摇风,哪怕还是那张冷嘲热讽的嘴脸也好,莫名地,他又恨起了水摇风,他离去的形式太伤他的心:结婚。就为了这可笑的理由选择背弃他,忘了他们曾经祸福与共,忘了他们曾经同舟共济,更忘了他指天灭地的誓言,永不背叛。昔日承诺犹在耳边,发誓的人却避到天涯海角远远旁观去了,留他独自一人去承受暴风骤雨的肆虐。这不公平,她该陪他承担的,他固执地以为,仿佛天地生成时就立了铁一般的信条,然而,她为什么一定要与他一同经历血雨腥风却不作考虑,虽然理智清楚地告诉他答案。 他又试图分析,想理清这堆乱麻,即使仅找到一丝头绪也好,他不认为这是一种爱,这与他预订的目标差太远了,况且,他明白爱是双方共同付出是平等的,他却从来不愿给她什么,只要她一味的效忠,好像他们最正常的关系就是如此。男装时的水摇风是他的猎刀,忽然一夕之间,她告诉他她要恢复女红妆了,激烈的冲突之后她没有给他适应的时间就消失在他的世界中,这是她的错。 他不解,难道婚姻对她而言那么重要?值得扯断他们之间牢固的链条?他曾对他们之间的联系很有信心却从不想为什么,现在他知道了,水摇风爱着他(或许可以用这么强烈的字眼来表达,否则哪一个女人肯为一个男人牺牲这么多,他曾经多么深刻地记得她是多么地无意仕途)。他是聪明的,如果说他以前不明白这一层那么他的潜意识也意识到了,他不知不觉间利用了她的爱化做手中驯兽的长鞭,水摇风就是他鞭下的兽,无奈地顺从着爱意又不驯地想拼死保有她最后的一丝自我、一丝本性,于是她激烈极端,于是她不满嘲弄,所有这些都成了她尖刻的自我超脱的寄托。 这是他的错,他从不愿了解她也不愿去花时间了解她,相对于水摇风心灵的水深火热,他的生活却悠闲自在。 水摇风曾说过他们之间总会有一次大爆发,当时他们都错误地以为他的猜忌是引爆的导火线,那不算什么,这回才是他们真正的决裂。 他选择了对她爱情的淡漠。 她选择了对她爱情的背叛。 于是,她走了。 又忆起那梦中接天的焰火,焚烧着万间官阙还有包金的至尊象征的龙椅也在哗剥地燃烧,他不会分身无术,他依旧可以保有太子的贤明与仁德,仍是万众归心的英明储君,他依然尊贵和高高在上,他很明白有人会为他捍卫他的地位,他对此毫不怀疑,就好像得道的高人,对他而言风就是那剑,他是那高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刀光剑影让他们有着战友般的情义,大概还有别的东西在里边,尽管他不知道是什么,却肯定它的存在。但决不会是爱情。他从不认为他会意属一个在宫廷黑暗斗争中战果辉煌的老道战将。 净化他生活的空间一向是他的坚持,所以小九弟还是那个干干净净、纯纯洁洁的小九弟,水摇风也一直被摒弃在他生活高墙的外边。 无论发生什么事,他的信念依旧如此,生活是生活,战场是战场。泾渭分明,中间横亘着难以逾越的楚河汉界。 事情既然发展到如此地步,他也失去了审问琴铮的兴趣,水摇风在隐退后会做怎样的安排他会不知道,无非就是为他重新造了一把新剑,不在乎他是否称手,只是尽完他的义务罢了。 事实摆在眼前,龙君易发现他无力承受,排山倒海的锥心刺痛令他遍体生寒,不由自主地颤栗,又衍生出仰天长啸的冲动,而他不了解因何而发,因何而恸。 无力改变,日子仍是要过,纷争杂揉着阴谋伪善就是他的储君路。 闲暇时,他甚至想,如果他早知道她是女儿身,如果他早知道她情丝寄予他身,他会如何应对,是矫情地接受,让她成为他的长矛他的利弓,还是坦荡地回避,单纯地维持他们主从关系,又是没有答案。 深深的孤寂让他渴望她的陪伴,磊落的情怀促使他要坦诚相对,最真实的自我其实只在水摇风一人面前展现,毫不修饰他的善他的恶。 … FM1046FM1046FM1046FM1046FM1046FM1046FM1046 秋去春来又是几度寒暑。 龙君易常想,如果水摇风还在他身边,她现在就有二十一岁了,作为青年,她将更加英姿勃发,作为姑娘,她又老了一岁,也许此刻她正把她的青春消磨在相夫教子的琐事中。说来好笑,龙君易自己都觉得不正常,他总是不能正视水摇风是女儿身的事实,总是把水摇风的名字冠在两个不同的形象里,一个是平庸的少妇,一个是俊雅的儒生,他以为自己更倾向于后者,女扮男装的户部侍郎,她时而泛着英气,时而带着妩媚,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有种说不出的气韵,这是他的梦,碎裂后无法重塑的迷梦。 水摇风离去的一年里,生活还算平顺,他的心腹大患梅妃没有回到她朝思暮想的皇宫,丽妃、瑞妃就先下手为强了,趁着梅妃小产(天知道其中是什么玄机)在父皇面前进言说她不贞与人有染,结果三尺白绫就结束了一代红颜。其中的内幕他了解得不多,仅知道羽泉阁刚来得及煽煽风就不知谁加了一把柴,火星子一下子就成了燎原之势。之后,宫中的格局为之震动,瑞妃击败了丽妃成为后宫的新贵,又笼络了四弟八弟一道儿来反对自己,他的失势在所难免,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不论有没有瑞妃都一样,龙君易关于这一点算是看得很明白了。 父皇虽然昏庸终究系属皇家,对权力有着异常的敏感,外患不是敌人,内忧不是敌人,膝下的九个出色的儿子才是最大的威胁,于是不只皇储连诸位皇子都与皇帝对立着,区别只在于他这个东宫太子被推到了风头狼尖上而已。皇帝与皇子们的矛盾在皇子中造成了极大的恐慌,人人自危,为了保全,他日夜幽游于山间草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