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姜东勋来了 (第2/2页)
厂区这么大啊?” 郭运昌有些得意,介绍说:“建厂伊始,我们就是想把幽州卷烟 姜东勋点点头:“恩,有这个基础。北方有些烟厂,年产丑万箱。也没你们这么大的厂区啊。” 考察工作进行得很顺利,从姜东勋的几次表态看,幽州卷烟厂不但不会下马,还会得到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扶持,会有一个新的展。 牛三立瞅个空子给朱宝国通了个电话,把姜东勋讲话内容大致说了说。 朱宝国道:“姜是袁定邦的老部下,是个很讲政治的人 “郭书记总算可以松口气了。” “恩,还有个事,我要问你:你是不是想借烟厂的事,帮一下田照东?” 牛三立一凛:“郭书记跟您说了?” “这也是我想让你离开幽州的原因之一 牛三立心里冷:“是我错了。” “知道自己错了。就要有勇气承认 “是。我会向郭书犹错 “恩。吸取教吧。” “是” 挂了电话,牛三立这才算是明白了:朱宝国要让他离开幽州市,竟然是因为他想帮田照东一把。 郭运昌表面上答应了,却将此事告知了朱宝国,可见他也相信,朱宝国不会认同他的想法。 果然,朱宝国的态度比郭运昌更严厉! 官场上要求事事小心,处处小心,自己这些天太顺利了,有些忘乎所以了? 已经让郭运昌、朱宝国不满了。 在上井网山的路上,牛三立坐在郭运昌的车里,郭运昌依旧是在“打盹。”这是老头子的习惯,抓紧时间“养神”毕竟是刃多岁的人了。 牛三立鼓足勇气道:“郭书记,田照东的事,是我错了 “恩。”郭运昌果然听见了,道:“有歌叫《心太软》,心太软的人,成不了大事。” “明白了。” “明白就好。睡觉。 上了井网山后,姜东勋情绪更好了,一下车就笑呵呵地对刘银副省长道:“这次离京,老领导一再叮嘱,要上井网山,要带着朝圣之心上井网山。” 刘镶笑道:“我们东江人上井网山的机会多,反而没了这种神圣有。 姜东勋道:“你们东江省有二座名山,井网山和庐山,算是“政治名山”现在有一种说法:井网山是阳山。庐山是阴山。” 刘镶笑道:“姜局长,何为阳山?何为阴山?” 姜东勋道:“井的山是革命摇蓝,红色圣地,我党就是从井网山走出去的,如旭日之东升,过程虽然曲折。结果却是无比灿烂辉煌!称之为阳山。不为过!” 大家都听得入了迷。 姜东勋接着道:“庐山为什么被称之为阴山?从蒋先生,到彰老总。再到林副统帅,结局都不好啊。” 刘副省长笑道:“哎呀,有道理啊。” 姜东勋道:“就耸笑话听,呵呵。” 大家就都跟着洱呵笑。 牛三立心道:“这可不是笑话。” 郭运昌道:“姜局长,那一年,总书记来我们井网山,现我们弃网山的空气都有点甜。” “哦?”姜东勋听罢,还真凝神“品。了一下,笑道:“不错,还真有点甜!” 刘镶笑道:“哎,我也试过很多次,尤其是早晨和傍晚,感觉更甜 在井网山的北山革命烈士陵园。姜东勋向革命先烈敬献了二个大花蓝,然后深情地对着电视台的镜头说:“临年,**他老人家重上井网山,就提出:苏联党内搞特权,官僚集团占据了国家要害部门,捞取大量政治、经济利益,导致干部腐化、锐化和变质,苏联就是教。老人家这话说得多好啊!”姜东勋还宣布:国家烟草专卖局将在井网山建立干部培基地,每年都耍组织干部到井网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 后来,就是为将要筹建的烟草宾馆选址和起名了,大家各抒己见,牛三立灵机一动,建议就叫“阳山宾馆” 姜东勋却摇头:“名字是好,但是太高调了,不合适。” 这又让牛三立学到、悟到了一些东西。 自己还是太年轻了,在这些官场高人面前,自己真是幼稚可笑。 最后,烟草宾馆起名为“金叶宾馆”还真体现了烟草行业特色。 姜东勋在井网山的活动上了东江省新闻,突出了他强调全国烟草行业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容,姜东勋看了很是满意。 二天后,这条新闻还上了央视的《新闻联播》。 二个月后,姜东勋升任国家经贸委常务副主任,成为正部级干部,国家烟草专卖局依然归他分管。 又过了一段日子,省委组织部下文,任命温加林同志为东江省社科院副厅级巡视员。 牛三立心想:温加林也算是部叶事件的受益者了。 部叶会是怎样的下场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