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世界著名设计师有兴趣可看 (第3/5页)
已往建筑都无法与之相比的。 联合国总部建筑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建筑风格在20世纪中期得到广泛的认同。 马赛公寓,法国(1946~1952年)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被人们称之为“马赛公寓”的建筑,是勒;柯布西耶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这座大型 公寓式住宅是他理想的现代化城市中“居住单位”设想的第一次尝试。勒;柯布西耶认 为在现代条件下,城市既可以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可以形成安静卫生的环境。他理想 的现代城市就是中心区有巨大的摩天大楼,是高层的楼房,楼房之间有大片的绿地, 现代化的整齐的道路网布置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人们生活在“居住单位”中。一个 “居住单位”几乎可以包含一个居住小区的内容,设有各种生活福利设施,一栋建筑就 成为一个城市的基本单位。他在马赛设计并于马赛市郊建成的这座17层的“居住单位” 式公寓住宅大楼,可容纳337户约1600人居住。马赛公寓是第一个全部用预制混凝土外 墙板覆面的大型建筑物,主体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现浇混凝土模板拆除后,表 面不加任何处理,让粗糙地表现人工cao作痕迹的混凝土暴露在外,表现出了一种粗扩、 原始、朴实和敦厚的艺术效果,后来它被带上了“粗野主义”始祖的“桂冠” 朗香教堂,法国(1950~1953年)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由勒;柯布西耶设计的这座教堂建成于1953年。一向讲几何构图的形式美,主张采 用新技术来满足新功能和创造新形式的“现代建筑”,并在建筑创作实践中遵循理性主 义方向的赫赫有名的建筑家,却设计出了一个具有震动性的奇特的建筑。这是一座位于 群山之中的小小天主教堂。它突破了几千年来天主教堂的所有形制,造型扭曲混沌,超 常变形,怪诞神秘,如岩石般稳重地屹立在群山环绕的一处被视为圣地的山丘之上。朗 香教堂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勒;柯布西耶设计的一件最引人注意的作品,它代表了勒 ;柯布西耶创作风格的转变,并对西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西格拉姆大厦,美国纽约(1954~1958年) 建筑师:密斯;凡;德;罗 纽约西格拉姆大厦建于1954~1958年,大厦共40层,高158米,设计人为著名建筑 师密斯;凡;德;罗和菲利普;约翰逊。 二次大战后的50年代,讲究技术精美的倾向在西方建筑界占有主导地位。而人们又 把密斯追求纯净、透明和施工精确的钢铁玻璃盒子作为这种倾向的代表。西格拉姆大厦 正是这种倾向的典范作 大厦主体为竖立的长方体,除底层及顶层外,大楼的幕墙墙面直上直下,整齐划一, 没有变化。窗框用钢材制成,墙面上还凸出一条工字形断面的铜条,增加墙面的凹凸感 和垂直向上的气势。整个建筑的细部处理都经过慎重的推敲,简洁细致,突出材质和工 艺的审美品质。西格拉姆大厦实现了密斯本人在20年代初的摩天楼构想,被认为是现代 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 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日本东京(1964年) 建筑师:丹下健三 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体育馆是60年代的技术进步的象征,它脱离了 传统的结构和造型,被誉为划时代的作品。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的整体构成、内 部空间以及结构形式,展示出丹下健三杰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对日本文化的独到理解, 它是由奥林匹克运动会游泳比赛馆、室内球技馆及其他设施组成的大型综合体育设施。 采用高张力缆索为主体的悬索屋顶结构,创造出带有紧张感、力动感的大型内部空间。 特异的外部形状加之装饰性的表现,似乎可以追溯到作为日本古代原型的神社形式和竖 xue式住居,具有原始的想象力。这可以说是丹下健三结构表现主义时期的顶峰之作,最 大限度地发挥出材料、功能、结构、比例,直至历史观高度统一的杰出才能。该建筑是 丹下健三,也是日本现代建筑发展的一个顶点,日本现代建筑甚至以此作品为界,划分 为之前与之后两个历史时期。 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1959~1973年) 建筑师:j。伍重 在澳大利亚悉尼大桥附近有一个三面环水的奔尼狼岛。在这座岛上矗立着一组似群 帆泊港,如白鹤惊飞的建筑群,它就是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造型奇特, 外观不凡。八个薄壳分成两组,每组四个,分别覆盖着两个大厅。另外有两个小壳置于 小餐厅上。壳下吊挂钢桁架,桁架下是天花板。两组薄壳彼此对称互靠,外面贴乳白色 的贴面砖,闪烁夺目。 丹麦建筑师j。伍重设计的悉尼歌剧院规模庞大,占地1。8公顷,坐落在距海面19米 的确良花岗岩基座上,最高的壳顶距海面60米。它包括一个2700座位的音乐会,一个 1550座位的歌剧院,一个550座位的剧场,一个420座位的排演厅,还有众多的展览场地、 图书馆和其他文化服务设施,总建筑面积达88000平方米,连观众和工作人员在内,同 时可容纳7000人,实际是一座大型综合性文化演出中心。歌剧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