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第4/9页)
首而入,在案前略侧,约八尺之处站定。 中年文士随入,先朝黄袍老人施了一礼,然后退站与武同春相对的一边。 武同春提剑拱手道:“尊驾相召,有何指教?” 黄袍老人鹰隼似的目芒在武同春面上一绕,以低沉但慑人的声音道:“报上来历!” 这情形像官府升堂问话,武同春气愤在心,冷冷地应道:“贾仁,江湖无名之辈,谈不上来历。” “假人?” “姓氏之贾,仁义之人!” “嗯!据报你是‘冷面客’之师?” “不错!” “你的传人被誉为第一剑手?” “好事者的谬言,不值一道。” “有徒如此其师绝非无名之辈,中原道上,似乎不曾听过贾仁之名?” “本人不属于好名之列。” 黄袍老者如刀利芒在武同春面上注视着,沉默了片刻,才又开口道:“因何闯禁?” 武同春淡淡地道:“找人!” “找什么样的人?” “一位年轻朋友。” “怎会找到此地来?” “无意碰巧。” “上见禁牌么?” “见到了!” “为何仍要擅闯?” “本人说了是在找人?” “犯禁者死,你当已明白?” “本座特别为你破例一次,但有条件…” 武同春心弦一颤,道:“什么条件?” “你师徒投效本门。” “贵门如何称呼?” “流宗门!” “万流归宗之意?” “不错,两日后,将正式明告武林,江湖上应归于一宗。” “尊驾是说…贵门将君临天下?” “正是如此!” 武同春深深吐了一口气,他现在才算明白这个新崛起的帮派,目的想君临天下,那面对的当是个极具野心的枭雄。 但目前中原武林是天地会的天下,不言可谕,二场新的江湖风暴已在酝酿。 心念之中,脱根道:“天地会让贤么?” 黄袍老者振声大笑道:“万流归宗,天地会不能例外,该会是首先必须归宗的支流。” 武同春语带嘲讽地道:“大门主的雄图令人佩服。” 黄袍老者脸色一沉,道:“据调查,‘冷面客’是天地会死敌,而你是他的师父,自然同仇,以你师徒的能耐,本门值得予以罗致,这就是破例的原因。” 武同春暗地一咬牙,道:“如果本人方命呢?” 黄袍老者目芒连闪,语意森森地道:“那恐怕不太好!”“如何不好法?” “照犯禁之例,有进无出。” “本人生平不受威胁!” 两名侍立的锦袍老者,齐齐面现怒容。 黄袍老老目光转向中年文土,道:“宋掌令,该如何处置?” 中年文士躬了躬身,道:“依属下之鄙见,门主一向宽宏大度,创业之目的在宏扬武道,领袖群伦,宁多交友,不树一敌,这位贾朋友或有其他顾忌,请门主大智仲裁。” 这几句简单的话,其中包含了极大意义的。 最明显的是不树强敌,因为在传闻中“冷面客”不是等闲之辈,弄砸了便成可怕的敌人,这也表示这姓来宁的掌令城府极深。 武同春秉性聪明,当然听得出来。 黄袍老者沉吟不语,显然已被说动。 中年文士接下去又道:“人有见面之情,这位贾朋友当然会慢慢地考虑。” 黄袍老者道:“掌令之意,要本座破此先例?” 中年文士欠身道:“不敢!请门主裁夺。” 黄袍老者目光扫向两锦袍老者,道:“两位护法之见呢?” 左首的一个道:“掌令之言有理!” 右首的一个接着道:“请门主明鉴!” 黄袍老者抚须沉吟,良久才开口道:“姓贾的,本门行事原则,非敌即友,今晚本座特别破例,不究闯禁之举,希望你出去之后,好好考虑本应所提的问题。 请牢记,非敌即友,非友即敌,没有中间路子可走!” 言语中仍极富威胁。 武同春淡漠地道:“本人会考虑的!” 黄袍老者颔首道:“很好,本座另提醒一句,武人一生习武,具非常之艺,应不放过成非常之事业的机会。宋掌令…” 中年文士躬下身道:“属下在!” “送客!” “尊命!” 直起身,朝武同春道:“阁下请!” 这是意想不到的结局,武同春松了一口气,不失礼地朝黄袍老者拱拱手,然后转身出厅。 中年文士疾步赶上,并肩相随。 出了大门,进入松林奇阵,武同春暗叫一声:“侥幸!”他发现出阵的方式与来时全不一样,如果事情闹翻,照来时默记的方法,绝出不了阵。 不久,来到阵外巨右之前,两人停了下来。 中年文士笑了笑,道:“贾老兄,区区自我介绍,小姓宋,贱名天培,希望能交个朋友!” 武同春略作思索,道:“好说,贵门主说得不错,武林道上,非敌即友,本人乐于应命。” 宋天培长揖道:“荣幸之至!” 武同春心念一转,道:“本人浅陋,从未闻贵门之名,不知…” 宋天培道:“本门开山已有一年,从未干预江湖是非,所以不为人知,两日后,将正式照诸武林,同时展开行动。 “敝上之目的,并非争强图霸,乃是鉴于武道式微,各帮派扰攘不休,故此有意予以整顿,结束数十年来混乱之局。” 话说得冠冕堂皇,武同春心中暗自窃笑,表面上平静地道:“有理,这是非常的抱负,震撼武林的作为,可佩!” 宋天培笑笑道:“贾老兄谅有同感!” 话锋一顿,又道:“听说令高足‘冷面客’曾在新野搭台挑战天地会主,可惜来某人未能恭与其盛,可惜其事未成,不过,此举已足以震惊武林了。” 武同春含糊地应道:“年少无知,事属胡闹,贻笑同道了。” 宋天培大声道:“哪里话!这正表示令高足是个志向极高的武士,宋某人极希望将来能有机会结识。” 武同春随口道:“当然!机会是有的。” 宋天培稍事沉吟,道:“对了,贾老兄说是为了找人入山,但不知找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