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章 (第2/2页)
着,可是眼睛早花啦。十来年以前就得我替她穿针,现在大小针线活都得央人。” “我的老母亲还能够连连补补,稍微细致一点的活也不能作啦。” “俺娘生我的时候,吃不饱,穿不暖,不满月就打开冰凌洗衣裳,遭落得一身是病。我要是成了家,有个媳妇给她老人家端碗水喝,也不枉她老人家生咱养咱,苦了一世。” 刘老义点头说:“对,对。” 当他们一群人走到大庙门前时,管家的已经等得不耐了。他愤怒地跳到台阶上,拔出盒子枪向空中连放三响,望着那些拉有女人和牲口的蹚将们大骂起来: “你们这些鳖儿子,竟然敢不听从老子的命令。老子今儿非要枪毙你们几个不可!你们是这样子没有纪律,老子cao你们八辈儿祖宗!”他转向站在旁边的跟随人咆哮说:“快拉他们几个出来给我敲了!” 左右的跟随人面面相觑,都不肯执行命令。那群被骂的蹚将们都吓得变脸失色,不敢做声。李水沫没有坚持他的可怕命令,又转过脸来骂着: “我×你妈们,你们这一群‘望乡台上打楞楞’①的家伙,敢在火线上把老子的话当成耳旁风啊!你们想想看,这一带都是硬地,不是软地②。咱们是趁人家不防备打进来的,可不是人家下帖子请进来的。人家正在前边打徐寿椿,冷不防咱们打后边抄了窝子,一气烧杀了三十多里,人家不会跟咱们甘休哩。”他喘了一口气,继续咆哮:“不用说,人家的大队人马夜黑儿就接到了不知道多少封鸡毛信,马上就会涌过来。老子现在要问问你们:要是人家排山倒海地涌来啦,你鳖儿子们是顾女人呀还是顾打仗?…你鳖儿子们为啥不回答呀?我cao你们八辈儿祖宗!” ①婴儿站在大人手掌上,站又站不稳,然而很快活,这在我的故乡叫做打楞楞。望乡台是迷信传说死后魂灵望乡的高台。“望乡台上打楞楞”是一句歇后语的前半截,下半截是“不知死的鬼” ②硬地是红枪会统治地带,软地是土匪活跃地带。 看见没有人敢哼股气儿,李水沫在石阶上来回地走了几趟,于是站定脚,大声命令: “女人们都到庙里去!” 大家愣了一下,立刻把三十多个姑娘和媳妇驱进庙院。李水沫楞着眼看最后一个女人走进了庙门以后,皱皱眉头,停了片刻,猛然命令: “把庙门锁起来!” 一个蹚将把庙门锁了。 “从后边给我放火!” 大家骇了一跳,不安地浮动起来。李水沫望着他的一个护驾的把脚猛一跺,愤怒地大声叫, “还不快去!” 大家都希望这不过是一个恐吓,决不会平白地把几十个娘儿们烧死庙里。但顷刻之间,庙后的两间草房子吐出了黑烟和火舌,娘儿们凄惨地哭喊起来;拼命捶打和摇晃着锁了的大门。李水沫像完毕了一件麻烦的工作似地从石阶上走下来,向着那些不知所措的蹚将说: “好啦,我让你们都心净啦,准备跟红枪会打仗去吧。” 从管家的跳上石阶大骂的一刻起,陶菊生就吓得两条腿轻轻打颤。如今他突然全身都痉挛起来,踉跄地走了两步,紧抓住刘老义的一只胳膊,困难地哽咽说: “你快点儿救救她们!” 没有人敢为那几十个凄哭惨叫的娘儿们讲一句情,可是许多人不忍地转开脸去,咂着嘴唇。薛正礼把菊生拉一下,垂着眼睛向庙后走去。看见那个放火的蹚将正在点别的房子,薛正礼把手摇了摇,难过地说: “算了,别再点了!” 那个放火的蹚将虽是李水沫的护驾的,却很听话地抛掉手中的引火东西。薛正礼拉着陶菊生把大庙绕了一周,又走到庙的前边。“我去向管家的求个情去,”他喃喃地说“世界上没有这样的道理。”正在这当儿,三个便衣带枪的人骑着马奔到庙前。他们中间的一个大个子向管家的招呼一声,赶快跳下马来,跑到了管家的跟前。菊生认出来这家伙正是来过两次的那位招安代表,认识他的人都叫他“营长”营长似乎对庙院中的娘儿们的哭叫顾不及关心,凑着李水沫的耳朵咕哝起来。李水沫也说了几句话,随后又皱皱眉头,很决断地放大声音说: “好吧,既然是旅长的意思,我当然没话说,立刻照办。” “对,对,这样办对我们大家都有好处。只要旅长的地盘扩大…” “你不要在这儿多停,”李水沫扬扬手说“快上马走吧。” “好,我此刻就上马,你也赶快下命令出水。” 营长和他的两个护兵匆匆地跳上马,同李水沫招呼一声,向刚才来的方向奔去。李水沫回头向庙院望了一眼,草房已经把瓦房引着,浓烟呛得他咳嗽几声。向地上吐口黄痰,他对着庙门微微地笑了一下,转过脸来幽默地说: “把庙门打开吧,各人找各人的女人,别要认错了。” 蹚将们蜂拥上前,顾不得找钥匙,叮叮咚咚地砸开庙门,把几十个娘儿们救了出来。到这时候,噙在菊生眼角的泪水才禁不住迸了出来,赶快背过脸装做擤鼻涕,悄悄把眼泪擦去。那位姓吴的带着他抢来的女人站在一棵树下面,递给女人一块蓝土布手巾让她擦眼泪。菊生正要告诉他的干老子说这位姓吴的有几分像王成山,但话还没有说出口,李水沫望着薛正礼急急地命令说: “二哥,你带几个人赶往前头传一传,叫大家快点儿向正南出水。” 于是菊生来不及再说话,随着薛正礼和刘老义们赶快的离开庙门。但这几分钟内的事态变化,使他迷进雾里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