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力与愿违 (第1/3页)
第九章 力与愿违 方小竹触目小舟上“家中多温暖,还是回家吧!”十字,心念一转,极其自然的想起了父母之爱,天伦之乐。尤其想起哥哥新娶的嫂嫂曾月霞,显然是个深怀祸心的冒名之人,如果不能及早揭破她的诡计,阻抑其图谋父兄的安全,实在堪虞,他想到这里,止不住忧心忡忡,恨不得马上飞回家去,共度家难。 诚然,个人的安乐可以抛弃,但家人的安危,却不能稍有疏忽,所以他终于还是跳进了小舟,抓起船浆,准备放舟回驶。谁知抓起船浆,发现浆下船板上也刻着几个字道: “父兄安全无虞!” 方小竹嘘声一叹,再无顾虑的跳身上岸,拾起一块巨石,砸破了船底,让那小舟沉入水中。他既已死心塌地留下,回返小屋的步伐,也顿时显得轻快起来。他进入屋中,眼光再次落到石桌之上,不觉又是一怔,上前拿起另一张墨迹未干的纸片,念道:“你如不上船,便是酷性之人。上船之后若不回头,便是无缘之人,现在正好,我向你道贺!” 方小竹脑中一转,激动地道:“李爷爷,你用心太苦了!”忽又叹了一声道:“他还在岛上!”身形一闪,窜出屋外,四处找寻起来。 湖上有人唱出一曲歌声,道:“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方小竹转身折向湖边只见湖中水面之上,一位白发老人踏波而行,边行边唱,已将到达彼岸,方小竹扬声大呼: “李爷爷!李爷爷!”心中不知有多少话,要向阳煞李少臣倾诉。 他叫声刚落,耳中传来-丝苍老而亲切的声音道: “孩子,努力上进吧!” “傅音入密”和“踏波渡水”两项绝学,非有登峰造极的内力,无从施展,阳煞李少臣以身施教,方小竹至为感动地又大声呼道: “李爷爷请放心,晚辈要不练成‘踏波渡水’的神功,决不离开此岛!”他的话尚未喊完,对面阳煞李少臣的人影早消,再无半句回音。 方小竹回到小屋,神思不属的懒得-动,未几夜幕低降,他又目不交合的胡思乱想了一夜。 他开始感觉到寂寞,寂寞!无端的寂寞!这是他第一晚离开家,离开慈母的怀抱,谁能无此同感, 不如什么时候,他进入了睡梦。当他一觉醒来,太阳已经射进石屋,照上他的床头了; 现在,他才收拾懒心情,-心-意地,以求适应视实的环境。屋中食物诸齐,足供五年之用,生活无虞匮乏,书架上的藏,书,九百九十九册,为数虽是不多,但本本都是天下奇书绝本,可说包罗万象,择精扼要。 排首第一册,是-本薄薄的手抄本,题名“一得集”下署“逢异”二字,翻开首页,有几行楷书,方小竹一览之下,不由-阵心跳,急忙合上书册,心诚意诚的默祈了一阵,这才又翻开继阅下去。原来前面的序言,竟是武林至尊沈元通加上去的,其言曰: “元老前辈逢异,手赐‘一得集’,览其要义,巧夺天地造化,尽极武学奥秘,为武林秘宝也,谈之得益匪浅,谨为序以待有缘。 得书者应为袁老前辈道统传人,希好自为之。 匡庐沈元通恭识” “余请准武林至尊转赐袁老前辈手泽遗著,希无负我心!”寥寥数字,意深情潆,细察字迹,却非出自阳李少臣手迹。 方小竹不识袁逢异为谁,但武林至尊沈元通,却是他心仪久的天下第一奇人,连他都这般推崇,一得集的珍贵,可想而见。他以诚敬的心情,逐页阅下去: 第一篇是师门渊源,方小竹看完之后,已是一身冷汗,因为他发现了师门的伟大,和自己的幸运。 第二篇是内功修为法。名为“一元玄功”寓“-元复始之意 第三篇是轻功步法,以独步天下的“飘香步”为主。 第四篇是掌指法,均名“一元”掌法计二十四招指法。 第五篇则为剑法,计十二招,亦名“一元” 每一篇末后,都有武林至尊沈元通的批注和提示,每每寥寥数语,不但能将原文精微发挥至尽致且更多独特的宏扬。 当然对目前的方小竹来说,这些都是无法领会的。 从这一天起,方小竹开始了他新生命的缔造,克苦用功起来。一晃三年过去,在这三年之中,方小竹不但修完了“一得集”中各项绝学,而且也谙遍其余下的九百九十八册奇书。 在众多奇书之中,除了“一得集”外,最为方小竹所珍爱的,是一本铁心秀士曾弼手编的“剑理”此书言备意赅,已经脱离形式的剑道,适入了意念的境界。书中没有半招制式,但精研之后,便觉天下剑法,万奥不离其理,循此至理,意念之间,举手投足,均可化为精妙绝伦的招式。 方小竹由于“剑理”一书的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