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十六方剂 (第2/2页)
长辈的职责。萧念以她为尊,那么整个抱绿山庄自然也要以她为尊。所以规矩,自然也是要由她来立。 掌灯时分,华霜为兰姨铺好了床。 “兰姨,床铺好了,您歇息吧。” 兰姨拉了她的手在床边坐下:“我还不困。你陪我聊聊天吧。” “好啊。兰姨想聊什么?” “我一时还真想不起来,那你呢,有没有什么想聊的?” 华霜想了想,道:“啊,对了,您给我讲讲您那十六个方剂吧。” 兰姨笑着点了点头:“好啊。其实我于医道懂得真是不多。只是那十六个方剂和六十来种中药的适应症状,其实这十六个方剂组成中,就差不多有多有六十多味药了。我行医时,只是按照这样的方、药、病、症,再加以加减变化而已。” 华霜听了觉得很新奇。要知道医理深奥,几万首方剂,几千种药物的医学,竟然也可以用如此简易的形式去面对千变万化的疾病吗? 兰姨:“我掌握的方剂分别是:桂枝汤、小柴胡汤、香苏饮、三仁汤、五苓散、平胃散、当归芍药散、二陈汤、小建中汤、甘草泻心汤、四逆汤、香连丸、左金丸、藿香正气丸、甘露消毒丹、金匮肾气丸。” 华霜专注的听着,而后问道:“兰姨,这些方剂都出自《伤寒论》,有人说,整部《伤寒论》都是由桂枝汤演化而来的,而桂枝汤也位居诸方剂之首,您是如何使用桂枝汤的呢?” “桂枝汤治疗风寒效果极好。普通人的伤风感冒一般加入葛根,身体结实的人要加入麻黄;咽喉肿痛加生石膏、桔梗;咳嗽气喘加杏仁;对于平时性寒肢冷的,体弱多病的人要加入附子。” 华霜听后连连点头:“那兰姨,这些方剂您最开始又是怎么记住怎么运用的呢?” 兰姨仿佛想起什么昔年趣事一般,脸上的笑容忽而变得闪亮:“其实记住这些并不难。我还记得那时候念儿的母亲她把这些做成玉牌,我只用了五六天就都记住了。比如香连丸和左金丸都是只有两味药组成,最多的应该是藿香正气丸了,那也不过十四味药。使用的时候只要记住每个方子的辩证要点,慢慢的就熟能生巧了。” “比如,我使用五苓散就是掌握两个方面的病症,一是用于突然水泻不止,另一个用于口渴不止,水入立即呕吐。当归芍药散就是抓住病人有贫血与浮肿倾向,脸色不华,或黄或白。香苏饮的辩证是饭后胃脘胀而不痛,口淡胃冷加高良姜,瘦弱的人加党参大枣。左金丸就是抓住口苦、头痛、吐酸,只要三个症状里有两个症状同时存在,就可以使用了。香连丸抓住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三个症状,并且治疗的效果多半与发病的时辰有关,就是说,病症一出现马上服药,效果最好,等到第二天服药,效果就差了许多。” ps:呦呼嘿!我今天终于出院喽!伤口还有一点点疼,病理化验结果为良性。总算是都过去了!今天家里这边下了好大的雪。我和mama一路回家,皑皑白雪覆盖在天地之间,脚踩在松软洁白的雪上,发出吱吱的响声。那种感觉很美,很梦幻。心境很敞亮。北方的冬天很冷,能够欣赏到如此美丽的雪景,大概是唯一的优点了。谢谢这段时间大家的等待和支持,尤其是班太,经常来小院转转看家,最最劳苦功高了!(*^__^*)嘻嘻…谢谢班太、心韵浅吟和泠水jiejie的打赏,小院会好好写下去的! 。。。 。。。nbsp;nbsp;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