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八节珊瑚杖 (第3/8页)
:“回来。” 伙计心头一跳,连忙陪笑道:“公子,您还要些什么?小的这就去吩咐厨下快些准备。” 高翔摇摇头道:“我只问你,刚才说些什么?” 伙计脸上顿时变色,讷讷道:“没有,小的没有说什么。” 高翔一探手,搭住他的手腕,笑道:“别怕,老老实实说出来,你说刚才送走一个撞尸鬼,难道在我来以前,已有人上过这栋酒楼?” 伙计连连摇头道:“啊,不,没有,没有…” 高翔五指一紧,沉声道:“你要是不想吃苦头,趁早快说实话。” 那伙计骨痛欲裂,鳅牙呼嚎道:“公子请松手,我说,我说。” 高翔松开五指,喝道:“快说,那人什么时候来的?什么衣着?多大年纪?” 伙计一面揉着痛腕,一面道:“小的说出来,公子千万别告诉人是小的,那位老人家不准小的多嘴。” “一位老人家?”高翔暗自一喜,心想一定是神丐符登了。 伙计低了声音又道:“那位老人家戴一顶竹笠,笠缘压得好低,又用厚巾围着半个脸,天没亮就来敲门,向小店买了许多吃食的东西,拿一只大篮子盛着。临出店门,是小的认出他背影有些眼熟,冒叫了一声,不想他一回身,紧紧扣住小的颈脖,差点儿没把小的捏死,一再叮嘱不准对人提起,否则,下次就要小的命。” 高翔道:“你既然认识他,知道他是谁么?” 那伙计讷讷半晌,才硬着头皮道:“不瞒公子说,小的认得他就是青城山庄的管事高老爹。” “是高升?”高翔骇然一震,急声问道:“他买许多食物作何用途?” 伙计摇头道:“这个,小的就不知道了,但他买的那些东西,一人足够吃上十天半月,就是两个人吃,也够吃上七八天,小的要想问,却没敢开口。” 高翔原以为必是神丐符登或阿媛,及至问出竟是高升,心里更加惊疑不已,暗忖道:“他无端假设灵堂空棺,谎称爹爹去世,形迹可疑,后来突然离去,神丐虽说他必有不得已的苦衷,但那是什么苦衷?他采购食物,显见仍在附近,只不知为什么要准备半月粮食?又为什么不许伙计对人提及,难道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心念电转,忙又问道:“他说过什么时候再来吗?” 伙计道:“虽然没有说,但他购买的食物,只够十天半月,或许用完了以后,还会再来也不一定。” 高翔点点头,从怀中取出一片金叶,塞到那伙计手中,沉声道:“这事不许声张,附近有什么清静客店,替我订下一间静室,等他再来的时候,务必偷偷来通知会我一声。” 伙计接过金叶,喜得眉开跟笑,连连点头道:“小的理会得,东大街鸿兴客栈最清静,小的就替公子去订房间,路很近,转过街角就到了。” 高翔挥手道:“去吧,切记口中谨慎,事成之后,另有重谢。” 那伙计诺诺连声而退,不多久,酒菜次第送来,房间也已订妥,高翔喝了一阵闷酒,酒人愁肠,越觉烦闷,起身自往鸿兴客栈而去。 他才离开酒楼,帐房里间已轻步转出一个老人,肃容凝重地拍拍那伙计肩头,道:“李二哥,难为你了。” 伙计耸肩笑道:“谢谢掌柜谬奖,要非他肩后那副革囊,险些竟没认出来呢。” 那老人赫然就是高升。 东大街鸿兴客栈的房间,实则并不理想,但灌县县城不大,像样的客店,委实不多,高翔为了路近方便,也就安心住了下来。 白天,店中客商往来,分外嘈杂,高翔在店里呆不住,漫步城中,不是到醉仙居饮酒,便是在街头闲逛。 他贷屋暂住,有两个目的,一是探查高升下落,追寻父亲的生死之谜,另一个目的,则是借此等候神丐符登。他总相信神丐不致落败朱凤娟手中,那一夜疾追未遇,也许是彼此途中错开了,如此,灌县乃西往青城第一大镇,只要神丐离开青城山,八成经过此地来的。 一日复一日,不想事实却令人失望,每天他满怀希望从客栈中出来,漫荡一整天,总是无精打彩回到店里。这时,旅客差不多安歇了,他还得静坐行功,演练腹语术和克姆巴克锁喉大法,几乎夜夜迟至东方发白,才能朦陇入睡。 一转眼,十天日子在沉闷中过去了。 这一天,辰时初过,高翔又一如往例,独自来到了醉仙居。 才进店门,伙计李二已经迎了上来,高翔眉尖一挑,李二眉头一耸,这意思是说:“还没有。” 高翔长叹一声,拾级登楼,要了一壶酒,独个儿闷闷喝着。 这些日子,喝酒几乎成了他唯一嗜好,漫漫长日,枯候无聊,不喝酒,他又能做什么? 一壶酒下肚,业已薄有醉意,招招手,又叫店伙送来一壶。 谁知就在第二壶酒送到桌上的时候,高翔眼光偶尔掠过街上,却不期猛然一震,酒意顿时醒了大半。 “啊,竹笠藤篮,那不是高升吗?” 街上行人正多,戴竹笠的虽也不少,但那人手里挽着一只巨大篮子,却分外显眼。 高翔不逞多想,随手掷下一锭碎银,推开店伙,疾步下楼。 这时候,正当午集,挑担行旅,熙攘往来不绝于途,待高翔挤进人丛,一连查看了几个戴竹笠的,其中竟无一个是挽着篮子的。 他心里焦急,双掌排开人群,直人街心,茫茫人海中已失去高升的影子。 要是在夜晚,他真想提气踏人追寻,无奈光天化日之下,不便惊世骇俗,无可奈何,忙又急急挤到街边,找了一家店铺门前系马桩,跃身而上,拢目张望。 居高临下,目可及远,果然望见那手挽篮子的戴笠老人,匆匆向南门去了。 高翔拔步便追,瞬息间,也出了南门,城外一片荒野,蜗江横亘,江水如怒马奔腾,那头戴竹笠的老人,正沿着江边低头疾行,走得极快。 高翔提足一口真气,正想飞身赶上去,但心中一动,忖道:“他独自向荒野中赶行,必有缘故,何不暗缀其后,看看他到底在弄什么玄虚?” 打定主意,索性站在城墙阴影下等了一会儿,直到那戴笠老人已到五十丈外,才远远缀在后面,不即不离向前跟去。 那戴笠老人脚下虽快,但行踪却十分谨慎,每行一段路,必要驻足前后张望一番,然后换一只手挽着藤篮,继续前行。 高翔望见,暗暗点头,心道:“是了,他篮中必然满是食物,唉,我真傻,竟没想到他已在醉仙居被人识破,怎会再去?” 两人一前一后,走走停停,所行之处,更荒凉,几乎已看不到其他人影。 戴笠老人突然在一片高逾人肩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