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4_第2节俩巨人对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节俩巨人对峙 (第3/5页)

理,日本那边你可想而知。另外就是天皇被保留了,美国人看到了天皇的威力大大的,天皇一声令下,小日本全放下武器乖乖投降,所以千万不能把天皇弄死,否则太伤害日本人民感情了。

    但是保留天皇就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日本军人认为,我打仗是为了天皇,我们没罪,我们不反思。所以,日本的军国主义的余毒就没有被肃清。

    争夺持久战

    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还有一个冷战政策。

    杜鲁门主义,标志着政治上发动冷战,所谓冷战是指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就是经济、文化,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是马歇尔计划,扶植、复兴欧洲。人人吃饱了,不就不造反了吗?发生革命的可能性就低了。美国为马歇尔计划,拿出了130亿美元给欧洲,这130亿美元,折合成今天的美元,大概2000个亿,90%是无偿赠与,获得份额最多的是英国,其次是西德,包括土耳其。所以,欧洲国家经济迅速恢复,避免了革命的危险。

    军事上组织了北约,那么苏联相对地就组织了华约。两个PK一下,华约在1991年4月解体,北约今天还存在,而且还在不断发展壮大。然后就是德国分裂和朝鲜战争了。德国分裂,美苏都有责任的,分裂成了两个国家,1990年两德统一。接下来在亚洲就爆发了朝鲜战争,朝鲜战争是热战。

    甭管对于苏联而言,还是对于美国而言,欧洲都是核心利益所在。所以欧洲不能打烂了。相反像亚洲、非洲,用美国的话讲,就是共产主义的边缘地带,这些地方是可以爆发热战、可以打的,反正只要不打烂欧洲就没关系。你看,美国在二战结束后的三次大规模的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还有2003年美伊战争,全都是在亚洲,大规模出兵都是在亚洲。

    再往下就是美苏争霸了,美苏争霸分为几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特别这50年代中期,不是从斯大林时代开始的,因为斯大林时代不具备经济实力,所以斯大林时代他不敢惹美国,你看朝鲜战争,就最明显,中国帮北朝鲜去了。当时最应该帮北朝鲜的是苏联。美国出兵了,你苏联也应该出兵。但是他不敢惹,他让咱中国去,一开始答应给咱们派空军,后来改口了,让咱进去挨炸去。所以他不敢惹美国,谁敢惹美国呢?赫鲁晓夫的时代,因为赫鲁晓夫时代苏联的工业在逐渐地恢复,跟美国的差距在缩小。所以这个时候的美苏领导人,美国是肯尼迪总统,传奇般的人物,到今天为止,他的纪录都无人打破。他到今天都是美国总统里最年轻的,他当上美国总统的时候4l岁,克林顿是46岁,今天奥巴马是48岁。他这个纪录都没人打破,结果一任都没干完就被暗杀了。50年代先是杜鲁门,然后艾森豪威尔,然后才是肯尼迪。苏联领导人一般是干到死算完,这个时候就是著名的“IBM”—赫鲁晓夫。

    这个时候有这么几件大事,第一件大事就是结束对奥地利的占领,奥地利咱们前边讲过,他在战争结束后,不是作为纳粹的受害者,而是作为纳粹的帮凶。

    因此他也被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像德国被分区占领,后来就形成了东西德国,等于苏联在德国抢了一块地,但苏联主动放弃了对奥地利的占领,当然他也有条件,奥地利不能加入北约。奥地利作为一个中立国,要不然他完全可以从奥地利切一块儿走,成一个东奥、西奥,弄个社会主义奥地利。奥地利独立了之后,就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了。

    第二件大事,苏联承认了西德政府。西德是美英法扶植的。苏联承认西德,这也表示想跟西方搞好关系。

    第三件大事,赫鲁晓夫访美。赫鲁晓夫作为苏联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出访美国,跟美国当时的副总统尼克松进行了一场著名的“厨房辩论”两个人参观美国的厨房用品,引发话题,辩论谁的生活方式好。

    挖出的自由

    这三件事比较缓和,还有两件紧张的事儿。一个是柏林墙,一个是古巴导弹危机。这个柏林墙是这么回事,德国被美苏英法给分区占了,德国的首都柏林也被分区占了,形成了东柏林和西柏林,但是这个两个柏林完全都位于苏占区,或者说位于民主德国境内。东柏林是民主德国的首都,西柏林是英法美占领下的一个自由市,也就是东柏林是社会主义,西柏林是资本主义,一城两制。苏联在1948年就制造了一场柏林危机,切断了西柏林的水陆交通,想把西柏林活活地给困死、饿死,让盟国屈服。结果美国的强大在柏林危机当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美国在一年的时间内,靠空运维持了西柏林200万市民的生存,一天3000架次飞机,降落在西柏林,那我们知道,一天是1440分钟,3000架次飞机降落,那就合半分钟l架,而且据说这一年的时间内,几十万架飞机的起降,只有22架失事,那这失事率低到了惊人的程度。天上的美国飞机有三层,9000米的在盘旋,6000米的准备进场,3000米的准备降落。降落之后赶紧起来,腾空跑道,6000米的要下来。

    这一年的时间,200万西柏林人,不但得到了食物、煤,甚至得到了生日蛋糕,所以你想西柏林人多骄傲,瞧我们强大的盟国。

    东柏林人也看到了这些,瞧人家那强大的盟国。所以160万东德人从东柏林逃到了西柏林,占当时东德人口的1/l0,而且主要是知识分子。所以东德当局,在苏联的授意下,就修筑了这条柏林墙,把东西柏林的交通完全给阻隔了,这130公里长的钢筋水泥墙,还有30多公里长的电网。有的地方是界河,你看河里没人管,想游过去,你就飘起来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