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六章 (第3/5页)
双方的矛盾虽然还没有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但也不复当初双方蜜月期的那份默契。再加上,老外们时不时的插上一脚,终于,华商们无奈的淡出华夏,把投资重心移到了海华。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所有华商觉得还有一个退路,那就是投资环境以及劳动力都不弱于华夏的海华存在,他们也不会死死的抱成一团,坚持着一些在老外们看来简直是一些不知所谓的东西。大部分人,肯定会在局势还没有达到完全无法调和之前,不再坚持改为迎合以求能够继续在华夏进行他们的投资。 有那么一部分真正的好官,在海外华商们大举撤离的时候,全都是忧心忡忡的。他们十分清楚,这些海外华商和老外们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现在他们大举撤离,往大的方面说,那都是华夏改革开放的失败。不过,自从邓老退居幕后之后,整个华夏军政两方面的基层,对海华都有些若有若无的排斥。甚至连这一届的高层,也有着这种趋势,如果,他们不是顾忌着邓老他们的感受,甚至会明目张胆的排斥吧。对这,他们当然十分清楚,只不过他们也无能为力,只有留下深深的叹息。 当然,有人失落也就有人高兴。对于另外一部分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利好消息。在他们看了,这些华商简直就是捞钱的绊脚石,如果没有这些华商,他们肯定是钱途无量。要知道,以前有着华盟的干扰,他们也就只能在老外上面敲敲边鼓,毕竟要想华商们无话可说,也只有这些老外还有那么一定实力了。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没有了这些惹人厌的华商,他们完全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了。 可惜,很快他们在收钱的同时,感到非常的不适应了。以前,他们是大爷,那些个老外在华商的压制下,为了得到他们需要的东西,就是孙子。现在不一样了,没有人压制,有迫切需要老外投资粉饰自己的政绩的华夏官员们,基本上使得双方的位置发生了一个对调。这让习惯了以前高高在上的某些官员们,非常的不习惯。为了让这份不习惯变成习惯,华夏为此付出了93、94年经济缓慢增长的代价。 因为,这次老外们是卯足了劲儿,想要趁这个机会,让他们在华夏获取一定的特权了。为此,他们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做出各种许诺,才把这两年准备到华投资的外商们通通阻拦了下来。虽然说,后来的那些个外商也迫切希望进军华夏市场,也害怕这是先来者的设计,毕竟再拖上一年的话,先来者说不定会获取包大的优势。为此,先来的外商们,为了让后来者放心,互相约定以后在华夏大家占据什么位置,占据多少份额,活脱脱的一种新式瓜分。 这一次,那些个先行到华投资的老外们,算是彻底的豪赌一把了。他们非常的青春,他们只有这么一次机会。如果成功,就算他们为了让这些后来者心甘情愿,把现行入华投资的优势大幅度缩小,和以前相比起来,仍然算得上是大赚特赚。更何况,他们需要应付的后来者当中也只是那些个大集团而已,那些小鲍司、小企业他们才用不着担心呢。毕竟,只要不是傻子就不会为了在华夏投资而得罪这些大集团,就算他们和华夏达成初步的协议了,只要一个电话过去,只要不想破产也只能按照他们的意思办。 现在,也就看老外和华夏zf到底谁先支撑不住了。如果,在华夏zf服软之前,先行者们压不住后来者的怨气,那么一切休提。反之,老外就能够获得非常丰厚的胜利果实。其实,这些老外担心的唯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华商们在局势危急的时候,突然杀一个回马枪,到那时候他们也就什么都没有了。不过,对于这些来华投资的老外来说,对华人还是有着相当的了解。总的来说,华人基本算是世界上最坚韧的民族。很多时候,华人在遇到不公的时候,都是忍字当头,不会选择极端对抗方式。然而,一旦这种忍耐到了尽头,爆发出来,那就是一股洪流,势不可挡。现在的华商就是这个样子,他们集体撤出华夏转头海华,也就是他们已经不堪忍受了。既然如此,那么他们杀回马枪的几率也就趋之于零了。 两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对于华夏来说,现在有一次面临选择。如果说,没有李刚的出现,那么他们一改革,就不会像今世这样一帆风顺。那时候,他们也就会把自身的姿态放得足够低,就会把足够让老外动心的利润、政策提供给外商,也就根本没有现在这回事情了。这两年当中,华夏的招商引资没有谈成任何一笔,就算捞到一两条小鱼,也在签订正式协议前告吹。 在经历失败之后,华夏也想起了海外华商们的好来了,刚开始为了自身的面子问题,只是找上华商们在华产业的负责人,委婉的提出了,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加大在华的投资,如果他们继续投资,那么肯定会给予他们最优惠的政策。同时,还不忘从祖国需要的大道理上面着手。可惜,这些许诺也罢,要求也好,全都如同泥牛入水般,毫无音信。这个结果,让华夏的官员很是难以接受,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才直接找上了依然在华夏有小辨模投资的李超人等人,希望通过他们能够传达华夏的善意,至少希望能够建立双方之间的联系,有什么条件大家好商量。 本来,李超人在华夏通过华商们在华产业的负责人传话的时候,就知道这种事情总有一天会找到他的头上来。所以,有事没事的他不但没有去过大陆,甚至连他在香港的家业很少回了。可惜,不论他怎么躲,也没有躲过,在美国洛杉矶被华夏某国企的一个副总给逮了个正着。看着满脸苦笑的超人,该副总说出了一个让他的笑容更苦的消息。这一次,华夏给所有华夏驻外人员都打了招呼,只要他一现身,必定会被他们知晓。 这一次,超人和那位副总进行了一次长谈。对华夏面临的现状,超人心里非常的清楚,也知道现在能够缓解这次‘危机’的最佳方法。不过,他心里更加清楚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