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五章坦诚粉红票570加更 (第1/2页)
第七十五章 坦诚(粉红票570加更 窦世英给女儿请西席姓姜,名礼,字有恭,是个年过六旬老举人,曾内阁大学士,也就是窦世英师座何文道家做过十五年西席,因年老体衰精力不济请求辞馆回乡,被窦世英说动,到窦家坐馆三年。 “…窦修撰说,是个女童,也不拘学什么,知道些大道理就行了。”姜有恭言词客气,语气里却透着倨傲“又有窦侍郎说项,我碍脸面不过,虽然知道自己学识浅,也只好硬着头皮来了。” 窦家仅京官就有三个,他只好以官职相称。 窦世榜连声道谢,请了杜夫子出面相陪,又亲自安排姜有恭西窦外书房住下,拨了两个小厮,两个丫鬟,两个粗使婆子给他用,请了窦昭出来给姜有恭礼了行,定下了开课日子,这才回东窦。 二太夫人问儿子:“这人如何?” 窦世榜苦笑:“学问倒是一等一好,可这脾气…也不知道留不留得住?” 二太夫人皱眉。 窦昭则是气得想骂人。 父亲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呆着,这个姓姜哪里是来给她做西席,分明是来敷衍了事! 明明已是耳顺人了,还谨守什么男女大防,讲课时候要支个屏风将自己和窦昭隔开,还动不动就说他何阁老家如何如何。讲课时候也不管窦昭听不听得懂,自顾自地坐那里讲,讲完就走人,仿佛窦昭是个榆木疙瘩,他讲再好窦昭也没办法领会,他讲再差窦昭也不知道,课讲十分勉强。而窦世英还许了他一年四季衣裳之外,还有一百两银子束修。 不过是欺她是女孩子罢了。 正好那天窦启俊家,姜有恭给窦昭讲《孟子滕文公下》,窦昭叫了崔十三过来,请窦启俊以“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作了一篇制艺,第二天早上放姜有恭安头。姜有恭先是匆匆地瞥了一眼。随即“咦”了一声,拿起来细细地读了半晌,问窦昭:“这是谁作?” 窦昭面不改色心不跳地道:“是学生戏作。” 姜有恭“嗤”一个声。把文章丢到了一旁。然后借着《滕文公》给她讲起妾妇之道来。 窦昭一声不吭,每天上学下学,一刻种也不耽搁。 陈曲水听说窦家七爷给女儿从京都请了位西席,不由哈哈大笑。写了封信给窦昭,说承蒙她看得起。他决定即日起就前往真定县,窦家坐馆。 窦昭请了一天假,田庄迎接陈曲水。 陈曲水看着马车绕过真定县城往郊外田庄驰去,难掩惊讶,问来接他赵良璧:“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赵良璧笑道:“自然是崔姨奶奶田庄了!”又怕陈曲水不明白,解释道“崔姨奶奶早就发下话来,这田庄是要留给四小姐,七爷也答应了,以后这田庄就是四小姐了。” 陈曲水默然。 难怪窦四小姐说请他给她自己做西席。 莫非窦四小姐早就知道窦七爷会给她从京都请个西席回来? 他原只是想小小地为难一下窦昭,让窦昭知道,窦家未必就轮到她说话,许诺,也是要讲实力! 现看来,自己这点调侃之意窦家四小姐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窦家四小姐为什么要找个讲经史西席呢? 陈曲水第一次认真思考窦昭找他目。 窦昭请了一天假,田庄宅子门口迎接陈曲水。 陈曲水没有看见大人,有些诧异。 窦昭只当没看见,笑着将陈曲水请到早已准备好书房。 三间青砖瓦房,一明两暗。东边是内室,后面带个暖阁;西边是书房,后面带个套房。门前种着一株海棠,一株杏树,屋后种着一片竹子。青砖铺,高丽纸糊窗,黑漆家具上摆着青花瓷茶盅,宋白瓷花觚里插着一高一低两枝大红芙蓉花,却有股清怡之气扑面而来。 陈曲水顿时眼睛一亮。待端起茶盅,见那茶水汤色灿黄,香味清雅,喝到嘴里,滋味醇厚,回甘悠久,竟然是今年秋天刚上铁观音,喜悦之情跃于眉上,高声赞了声“好茶” 窦昭微微一笑。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之交,以其无真气也。 陈曲水半世坷坎,还能被一片景,一杯茶打动,可见其真性情。 她低头喝了口茶,让铁观音甘鲜味道心肺间打了个滚,这才笑道:“不知先生以后有何打算?” 陈曲水眉角微扬,似询问她用意。 窦昭也不隐瞒,坦然地道:“久兰室不闻其香,久入鲍鱼之肆不闻其臭。东巷街少了别馆主,只怕非陈先生久居之地,我欲请先生田庄住下,随时请教学问,不知道先生意下如何?” 陈曲水目光微凛。 窦四小姐话是有深意。 他刚到东巷街时候,曾遇闲帮敲诈,若不是别刚毅出手,他哪能毫发无伤地脱身! 陈曲水想到了大限即别刚毅和即将投靠窦昭别氏姐妹,隐隐有些动心。 他早已认命,现别无所求,只希望能平平静静、安安稳稳地走完余生。 而且他还有些放心不下别氏姐妹,希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