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暂居 (第1/2页)
第三十六章 暂居 当天晚上,王知杓和高氏歇了窦家。 窦昭并不关心这些,她一直等着妥娘回来。 “俞嬷嬷说,明天一早她就把东西送过来。”妥娘回来得有点晚。 窦昭松了口气,吩咐妥娘:“把我们平常惯用东西都收拾收拾,过几天我们可能要去东府六伯父那边住几天。” “为什么要去六老爷家住?”妥娘张大了嘴巴“是不是因为王姨娘家里闹腾得不像话?” 连她都知道了,可见窦家上上下下人都听说了。 窦昭笑道:“不是。是父亲要去京都参加乡试,怕我没人照顾,可能会送我们去六伯父那里住些日子。” 不管发生了什么事,举业大,父亲肯定会去京都参加乡试。 前一世丁姨奶奶很成功地离间了窦昭和舅母,她安然无恙地呆窦家,由窦世英帮着养老送终。这一世,她失去了管理内宅权力,窦昭也没了长辈照拂,祖父不待见祖母情况下,六伯父提议正好为父亲解难,她十之**会被送到六伯父家暂居。 窦昭也愿意去六伯父家暂居。 六伯母姓纪,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她祖父纪年是己丑年状元,祖上还曾出过一位帝师,一位阁老,是江南屈指可数可数官宦世家。 二太夫人当年就是看中了六伯母家世,仗着二伯祖做御史时候曾经给过纪年方便,涎着脸为六伯父求来了这桩亲事。 相比纪家而言,窦家此时不管是声望还是财力都远远不如,何况那江南人家过日子本就比北边人精细,六伯母嫁进来以后,二太夫人这个儿媳妇面前颇有些珠玉侧感觉,说话、行事都有点顾忌。 好六伯母大家出身,大方沉静,并没因为下嫁而倨傲,不管是对婆婆还是妯娌小姑都恭逊有礼,加之六伯母进门有喜,先后诞下两个儿子,一来二去,六伯母就成了二太夫人心头rou。 前世,窦昭和这个六伯母接触不多。 但她出嫁前,父亲却请了六伯母告诉她闺房之事。 她还记得,六伯母临走前拉了她手低声嘱咐她:“记住了,你嫁人之后要紧是生儿子,其次是奉承婆婆,至于丈夫,你只要他面前保持颜色常就行了…” 这是第一次有人剥开妇言妇德面纱这样直白地向她讲述为妻之道。 窦昭非常地震惊。 可震惊之余,她不免仔细地思索六伯母话,而且是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越觉得有道理就越照着行事。 前一世,她忙得自己事无暇顾及旁人,此时回想起来,她不禁对六伯母和六伯父之间关系十分地好奇。 加上她还有事要求六伯母,不免有些期待着去六伯父家暂居事来。 ※※※※※ 第二天中午,庞家浩浩荡荡地来了一群人。 或许是已经决定了让纪氏照顾窦昭一段时间,或许是觉得家里气氛不好,下午,窦世英就亲自把窦昭送去了东府。 二伯母和六伯母二门迎接他们父女。 窦昭不由打量起六伯母来。 纪氏此时不过二十四、五年纪,白净娟丽,乌黑青丝绾了个纂儿,插两根金包玉簪子,藕荷色夏衫,白纱裙,通身再无其他饰物,十分素雅。 她笑着上前抱了窦昭。 窦昭闻到若有若无蔷薇花香。 这香味她识得。 并不是寻常薰香,是大食来蔷薇花露,五十两银子一小瓶,价比黄金,而且只有京都大几家商行有售。 二伯母则笑着摸了摸她头,对窦世英道:“你也和我们一起去见见太夫人吧!” 女儿要麻烦东府女眷帮着照料,窦世英谢了又谢,一行人去了二太夫人那里。 二太夫人屋里布置很简单,却件件古朴大方,低调中透着奢华,让人想起放置古玩库房,没有什么生气,处处透着冷意。 这屋子和二太夫人倒很相配。 窦昭想着她对母亲冷酷无情,心里腹诽道。 行过礼,二夫人抓了把糖给窦昭,然后问窦世英:“听说王家闹得有些不像话?”漫不经心口气中透着几分严厉。 窦世英红了脸,低声道:“我很就会处理好。” 二太夫人道:“你马上要去参加乡试了,我看这件事就让你二嫂出面帮你和王家人交涉吧?” 是命令口吻,而不是询问。 窦世英赧然点头。 二太夫人满意地“嗯”了一声,望向窦昭时就换上了一张慈爱笑脸:“来,寿姑,到二伯祖母这里来!让二伯祖母看看你有没有长高?” 窦昭觉得二太夫人像千年老妖似,祖父去世后又十年,她才去世。 她无意和二太夫人亲近,听到二太夫人招唤,并没有走过去,而是拉着六伯母手大声地道:“我今年都五岁了,自然长高了。” 声音清脆响亮,让众人怔愣之余大笑起来。 二伯母凑趣道:“二婶,您失算了!您应该先把糖拿手里再喊寿姑过去。现您手里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