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一章天生郭奉孝 (第2/3页)
高命令。 如此,在刘信不断完善,左慈不断退让,郁无瑕不断地参议下,道教正式成立了。由于道教在幽州是官方唯一承认的宗教,所以自然是便利的很,官府都全力支持。 百姓,不管过的多么好,也只是过上温饱的生活,人跟人在一起,就有阶级,就有不平等,而每个人活着,总想缩小自己跟别人的差距,所以不断的努力,不断地奋斗,但是终有一批人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们没有了信心,他们需要从新燃起信心,所以宗教的信仰可以带给他们所需要的,很快,道教便如雨后春笋般在幽州发展开来。 幽州的官道上,一辆观光马车在不急不慢的奔驰着,所谓观光马车,是幽州官府,合理利用幽州大道应时产生的东西。 车分,一般。中等,豪华三类,分给不同的人使用,这辆。马车,仅仅有一批马。而且是两轮车,所以属于一般的观光马车。 车上之人,一脸的冷静,看神色,看不出任何地波动,不过发白的脸色,可以看出此人身体不是那么健康,但是一身儒雅之气,确是无人能比,不得不说。即使周瑜在此,与此人相比也不过是五五之数。 此人一直打量着,观察着,自从进入幽州境内,这文人就没有停下过,一双眼睛看着周围的景色,感觉如果自己能够在这个地方。安居乐业,娶妻生子。一定是件快乐的事情。 蓝天,白云,青翠,徐徐炊烟,谈笑地百姓。有的还在土地里。务农,一脸地幸福。没有丝毫的愁容,文人似乎不敢相信这一点,拉开了马车的车帘。 那赶马的马夫,还在那哼着不知名的歌曲,心情似乎也不错,文人张嘴问道:“师傅,这里的百姓为何神色如此安详,没有乱世该有的那种,担心害怕。” 转过头,嘴里的小调也停下来,呵呵一笑,道:“小兄弟一定不是幽州人吧。”见那文人点了点头,赶车的马夫,继续说道:“那就难怪了,幽州,可是征北大将军的所辖之地,将军爱惜百姓,在幽州每个人都可以分到自己地土地,官府,还提供种子,农具。你说他们能不开心吗?至于说起这乱世,小兄弟不会不知道,我们的大将军,那可是西灭鲜卑,剿灭黄巾,击败董卓的盖世英雄吧,普天之下,又有谁敢打我们幽州的主意,百姓自然不必担心,只要安心的生活就好。” “那征北大将军,就不怕大氏族起来反抗他?”文人显然有不少疑问,的确如此的政策对待百姓确实十分地好,但是弊端还是很大。 那赶车的马夫,显然不只一次给人解释了,反正自己是带着这些人观光地,解说也是自己职责的一部分,答道: “对于那些氏族,贵族,大将军,都让他们经商了,土地不允许买卖,是官府的,而且三十亩的个人土地,是坚决不允许买卖的,要不抓起来就要。。”马夫作了个杀头地动作。 文人,还在消化着这新地土地政策,的确如此一来,对百姓可是相当于有了固定地饭碗,就再也不用担心饿死了,在幽州,正如刚才的马夫所说,还真没有人敢不听这大将军命令的人。 “那那些贵族,地主,就如此安心的听令?”文人显然还是不相信那些氏族会如此老实,毕竟刘信动了他们的根本。 “本来呢,也有很多人担心,但是到现在看来问题不大,我们的农业司司长,张巡大人手段十分的巧妙,恩威并施,加上大将军的情报司在,基本上没人敢造次,听说有两三家大族,顶风作乱,被大将军,直接灭了满门,诛杀九族,从此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敢作乱了。” 听到刘信诛杀氏族九族,文人内心有些颇不认同,但是看着眼前的景象,的确还是值得的,不过还是有疑问:“将军如此残忍,就不怕激起民变?” 马夫听到此文人如此问,内心有些不喜,大将军岂是随便容人诬蔑的,干巴巴的说道:“民变?大将军对百姓那么好,百姓感激他还来不急,怎么会造反,再说对于老实的氏族大族,大将军也给他们留了活路,没有侵占他们的财产,没有强逼他们,而是让他们承包幽州的商业,你还别以为这些比他们原来赚钱少,相反还多许多,百姓有了剩钱,幽州的商业自然是十分的好。” 文人没有想到自己无意间的感情,竟然惹恼了眼前的马夫,将车帘放下,又一个人想起问题来。 此人便是那从袁绍处逃走的郭嘉,袁绍命人追杀郭嘉的事情,郭嘉自然早已知道,不过以郭嘉的智谋,那高干,高览两个废材,又怎么能奈何得了郭嘉。 郭嘉自从离开袁绍,整个大汉,所有能看得上的势力都去转了一圈,这第二个主公不可以轻易的草率作决定,虽然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但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