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回怀璧其罪 (第11/12页)
光亭道:“那就麻烦你去通报一声,说汤光亭拿着你们大爷要的东西来了。” 那人道:“汤光亭?好,你等着,可别跑了。”说着转头往岗上跑。 汤光亭与那被他擒住的人说道:“我可没时间在这里穷耗,大哥,劳你驾,请你兄弟让一让,带我们上山去吧。”那人哭丧着脸道:“我…我这个…”汤光亭手上用劲,那人赶紧大叫:“快让开!快让开!滚你奶奶的罗大同,你没同门义气!哎哟,求求你…快闪开…”众人听得他叫得凄惨,赶紧让出一条路来。汤光亭便押着那人走在前面,梅映雪在后面掩护。 才到岗上,忽然前面有人喊道:“帮主有令:请来访宾客上岗来,大家不可为难。”汤光亭笑道:“大哥,你这顿苦头看样子是白挨了。”那人哭笑不得,愁容满面。 话才说完,从四面八方冲过来十几个人,个个头戴黄巾,手执短戟,将汤梅二人围在核心,只在左前方让出一个缺口,其中一人走上前来,向汤光亭抱拳道: “这边请!”汤光亭心想:“此人的排场这么大,待会儿见了,一定要找机会给他难看。”左手一松,放脱了先前那人,说道:“这路你已经带到了,你老兄可以走了!”那人没想到可以这么容易重获自由,当下赶紧身子一矮,头也不回地便往一旁窜去。所谓抱头鼠窜,当如是也。 梅映雪靠上前来,故做轻松地道:“这位老兄连一声谢也没有,真没礼貌。” 汤光亭道:“上行下效,狐假虎威,不足为奇。”那些合围之人可不管他说些什么,见他放走了自己的伙伴,都只有暗中窃喜。 汤梅二人让众人领着绕过了一处庄院,往另一边的树林方向走去。汤光亭说道: “这可真奇怪了,居然不请我们到庄上坐一坐,这便是你们的待客之道吗?”众人中一人回答道:“等到了那里,你一瞧就明白了,就怕到时候要端茶给你,你还不一定喝得下哩。”众人都笑了起来。汤光亭跟着笑了一笑,问道:“这位兄台高姓大名?”那人道:“你问来干嘛?”汤光亭笑道:“我觉得你很有趣,等一下最后一个才杀你。” 那人脸色大变,怒道:“臭小子,你说什么?”举起手中短戟,做势便要上前,马上有另一个人阻止道:“跟他说那么多做什么?我们把我们的事情做好就好了。” 那人“哼”地一声,兀自愤恨难消。 众人弯过庄院之后,纷纷停下脚步,各自据住定点,要让汤梅二人有去无回。 汤梅二人只当没瞧见,续往前去,只见前方不远处,有几株参天巨树,当中一株在树干三丈高处,依着树木分枝,以绳索结木搭台。那木台约只有三尺见方,上面却站着两个女子,双手皆负于背后,身上绳索缠绕。她们两个一看到汤梅两人,更是不住地用力挣扎着,却不发一语,看样子嘴里被塞了东西,所以说不出话来。 汤光亭瞧清楚那两个女子的面目,果然便是林蓝瓶与骆春泥。再往四处瞧去,但见林中、树上,都藏著有人,而且点点白光闪动,八成是一些躲在一旁,伺机而动的弓箭手。这些弓箭手当然不是直接用来对付汤梅两人的,而是将箭尖对准了树上的林骆二女。 汤光亭早知对方有备而来,此事定当十分棘手,只是没想到对方的声势居然这么大,事到如今,也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但见树下十数个人簇拥着两人,想来这两人当中,有一个便是这里的主了,当即抱拳朗声说道:“晚辈汤光亭,拜见此间主人!” 果见当间两人中的左首那人,同时抱拳道:“久仰汤兄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幸会!幸会!”汤光亭见这人身材中等,体形微胖,是一般不起眼的寻常状样,但是鹰鼻深目,剑眉高颧,颇有英悍之气。便道:“不敢当,不敢当。 还没请教尊驾贵姓大名?”那人皮笑rou不笑,说道:“老夫姓郑名四方,人称‘震八方’的便是。”汤光亭听这名字倒是响亮,随口便道:“不好意思,小可今天还是第一次听到。” 那郑四方依旧是沉着一张脸,说道:“老夫成名镇江十余年,却从未踏出过镇江一步,年轻小子没听过我,那也不奇怪。”汤光亭道:“这么说来,郑前辈与小可根本就不相识,说久仰我的大名,恐怕也没多久吧?”郑四方道:“汤兄弟不必客气,你在寿春与无极门玄玑真人那一战闻名天下,从今以后在江湖上走动,任何人看到你,都要说一声久仰久仰。” 汤光亭笑道:“我们既是初识,我跟你也毫无冤仇,不知为何突然抓了我的朋友?还将她们绑在树上,这会不会有点太过分了?”郑四方阴阳怪气地道:“我不信你不知道我绑她们两个人的目的,这么好了,我再说一遍,开门见山地说了。” 抬头看了一下树上的林骆二女,复往前踏上一步,续道:“你在寿春那样的表现,实在很令人激赏,不过你既然是藉助千药门万掌门的药方,获得了这么大的好处,就应该感恩图报才是,没想到你居然将这药方据为己有,还联络了千药门叛徒,害死了万掌门的儿子,罪大恶极,莫此为甚。现在万掌门已经修书飞鸽传给武林各大门派,要将此药方送给能够替他儿子报仇的人。汤兄弟,既然这好处你也已经得了,再留在身边也没有多大用处,说不定也已经另本抄录了,不如就拿出来大家参详参详。这么吧,你交出药方,我不但不为难你,还放了你的朋友,怎么样?这可是便宜都让你占尽了,如何?” 汤光亭哈哈一笑,道:“我既保得性命,又换回朋友平安,果然是让我占尽便宜了,哈哈哈,郑前辈,你吃了这么大的亏,真是让我觉得不好意思。郑前辈不用为万回春的儿子报仇了吗?”郑四方道:“常言道:解铃还需系铃人。你与千药门的恩怨,外人不知内情,根本插不上手。再说如果能因此交上你这个朋友,那也不算吃亏。” 汤光亭听了,笑得更大声了,心里却慌得很,抓不到一个主意,这突然让他想起了莫高天,心道:“如果是莫前辈在此,他会怎么做?”莫高天不但武功高强,而且临场机智反应灵敏,汤光亭早就明白,这才是他得以获称“自大老人”的最大原因。所以在潜移默化中,汤光亭也一直以莫高天为目标与典范,只是从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