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第6/7页)
同过患难,我还以为你喜欢她,她也喜欢你,所以才走在一起,怎么扯上我了?” “你别推得一于二净,故作轻松。”余豪正式说:“她已经向我表示过,而且警告过…” “警告你?” “是的,她要求我不要于涉她与你结交的事,不许我从中作梗破坏。本来我认为男女之间的感情发展不能勉强,所以我已经向她表示不加干预…” “你这呆头鹅!”姚文仲摇头苦笑:“居然扮起月下老人替人牵起红线来了。你我对这位南昌廖家的姑娘一无所知,竟然你认为我,我也认为你对她情有所重,岂不是荒谬绝伦?” “你的意思…” “她不是我心目中的女伴。”姚文仲说得斩钉截铁。 “那你…”“你说过,男女之间的感情发展,是不能勉强的,你根本无权勉强我去喜欢她,更不能帮助她撮合双方的感情。如果她曾经警告过你,那是她无知、我问你,你喜欢她吗?我要你诚实地答复。” “这…有一点。”余豪脸一红。 “那就好,继续保持对她的喜欢吧!可别扯上我。不管怎样,迄今为止,她是站在我们一边的,在情在理,我们该为她尽一番心力,何况你喜欢她。” “你打算怎办?” “迄今为止,出面计算她的有两批人。” “银衣剑客…” “这方面成份不大,即使她落在银衣剑客手上,涤尘庄与南昌廖家都是有声望的名门,银衣剑客决不敢对她怎么样。” “另一批是黑龙帮…” “只能称可能是黑龙帮的人。” “找他们?” “对,我下午出去找地头蛇,找郊区的土霸,一定可以找出那些歹徒的潜身处。不管他们如何行踪诡秘,毕竟是陌生人,逃不出地头蛇的耳目。你好好养精蓄锐,很可能有几场猛烈的恶斗。” 姚文仲已经可以算得上老江湖了,虽然以往他没闯出什么局面来,随笑夫子邀游天下期间,他就已经成为大事不犯小事不断的闯祸精。与人接触才会闯祸,所接触的当然是江湖朋友或武林人士。 他说的是实情,不管那些江湖上号称如何神秘的人,除非匆匆过境,不然就很难逃过地头蛇的耳目。 目下的巢县,已经成为风暴的中心,本城几条强龙都牵涉其中,强龙手下的大批蛇鼠都已提高警觉,陌生人岂能遁形? 未牌末,两人出现在翠微居大院子前面的树林里,并肩往复走动了片刻。 翠微居是紫微观旧址,共有九座大小房屋,高楼巍峨。里面栽花莳草一片青翠,真是修道人清修的好地方。 但目下,这里是金庭道人的私产,云游四方的道侣概不收容,闲杂人等休想越雷池一步,被列为禁地。 连银衣剑客也不敢仗剑硬闯,敢于深入的人寥寥无几。自从天龙禅寺被银衣剑客纵火烧毁之后,翠微居已加强防火严加戒备,内部的机关削器也予以加强,内处警戒加了两倍,如临大敌。 除了出动兵马攻打之外,三五十个江湖高手想登门讨野火,简直是嫌命长白送死。 竟然有人在门前窥探,翠微居气氛紧张是可想而知的。 两位道侣紧步出了坚率的大院门,沿小径接近前面的树林。 姚文仲与余豪正背着手站在林缘,意态悠闲地察看翠微居的形势。这种倚山而筑的房屋,高矮参差格局不同,在前面可以上眺,在后面可以俯瞰,假使没有草木遮掩,可说一现无遗。 “贫道稽首。”一名中年道侣客气地行礼:“两位施主来游山吗?” 紫微山是名胜区,城里的人经常前来游山。 两人都穿了青长衫,人才一表,气朗神清,比那些豪门子第更英俊,更够气派。而且,身上没带刀剑。 “不,道爷。”姚文仲老练的口吻相当斯文:“翠微居似是私人别业呢!” “是的,施主私人的清修福地。” “很好,很好。” “施主夸奖。两位施主气概不凡,似乎口音…” “在下兄弟不是本地人氏。” “难怪。贫道松风,请教两位施主高名上姓…” “在下姚文仲,这位是余豪。” 两老道大吃一惊,退了两步脸色大变。一夜成名,两老道闻名变色。 “姚施主光…光临…”松风张口结舌地说。 “来找金庭道长。” “金庭道兄他…他不在家…“ “真的吗?” “他…他到姥…姥山去了。” “他不在?真笨。” “施主之…之意…” “他笨得居然不在风雨飘摇的家主持大局,岂不是笨吗?” “施主明鉴,就算金庭道兄在家,也不曾笨得帮助施主去对付银衣剑客。”松风居然说话不再发结:“虽然银衣剑客杀了本居的几位道友。” “我说过来找金庭道人去对付银衣剑客吗?” “这…施主虽然没说…” “没说就等于说了?” “这…”“好了好了,我不和你缠夹不清,如果我想要的消息没有人肯给,我就采用银衣剑客的笨办法行事。世间有许多事是聪明人不肯办的,而往往笨办法却是最好的办法,极为灵光。” “你是说…” “火攻。我不会进去与那些死的机关埋伏玩命,与豢养的蛇虫赌博,只要花些银子到外地的旗花信炮爆竹厅,买百十斤火药往里丢,一了百了。银衣剑客如果聪明地闯进天龙禅寺,恐怕活着出来就难了,所以他用笨办法,一把火干净利落漂亮极了。” “施主到…到底想要…要什么消息?”松风的脸额冷汗直冒。 “你作得了主?” “金庭道兄不在,贫道就…就作得了主…” “好,先谢啦!我要知道隐藏在贵地附近,几批老鼠狐群见不得人的家伙,到底躲在什么地方鬼鬼祟祟活动;当然不包括银衣剑客那一批。” “这…”“你不说就算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