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家庭_第十二章惊心动魄的冷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惊心动魄的冷战 (第2/4页)

也修炼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特异功能。

    一天晚上,陈利民终于正常回家了。所谓正常,也是在十一点以后。陈列早已进入梦乡。雪荣还坐在卧室里看着电视,看奥运会圣火传递,看得激动万分,看得热泪盈眶。听着楼下的开门声和陈利民上楼的沉重脚步声,本来融入电视报道的雪荣回到了现实中,雪荣既急切又害怕地盼望着丈夫的回来。陈利民的缓慢而沉重的脚步声证明,他竭力想控制自己回家给别人特别是给雪荣带来的影响,但事实上不可能。他再也没有年轻时那轻盈的脚步,更控制不住自己疲乏的身体。陈利民在短短的楼梯上走过了一个时辰,不得不在跨上二楼时平息一下自己正在加快的心跳,同时思考一下对雪荣的解释。雪荣对他的到来表现出从未有过的冷漠。陈利民从雪荣一动不动的看电视的眼神里看出她还在生气。这样的冷战已经成了习惯,他不在乎了。

    陈利民独自放出热水洗脚。

    雪荣像动画片《猫和老鼠》里的猫,目光跟着陈利民打水洗脚。夫妻之间的冷战是最伤人心的。彼此心照不宣,但彼此都把怒火窝在心里,快把五脏六腑给烧化了,找不到合适的喷火口就只得把自己憋出病来。雪荣想抓住丈夫一个确凿的证据再向他发难,但一向谨小慎微的丈夫根本留不下任何端倪。冷战中率先挑起战火的往往都是女人。这天晚上,雪荣终于沉不住气了,在陈利把洗脚盆放好,坐下脱袜子一只脚放进盆里的时候,她突然抬脚踢翻水盆,热水溅得陈利民一身,泼了一地,顺着木地板四溢。

    陈利民一个激灵站起来,怒视着近在咫尺的妻子。

    雪荣则悠然托着腮帮看着电视,对身边发生的一切视而不见,像个逍遥法外的嫌疑人。

    陈利民一声不吭,跳跃着去了卫生间,取来拖把,慢条斯理地把到处流淌的洗脚水拖掉。陈利民确认干净漂亮地打扫完战场后,一声不吭地上床睡觉了。

    雪荣当时只是想听到丈夫跟她说一句话,哪怕是骂她的一句话。但是,她连这点奢望都没得到满足。陈利民在家里吝啬得一个字也吐不出来,只比死人多一口气。雪荣睡觉时久久不能入眠,冰冷的泪水浸湿了枕巾。

    雪荣在镜子里发现自己眼睛还有点浮肿,特地多搽了点眼影,掩盖住浮肿。这天和任光达约好,在运河宾馆谈判,敲定出售运河热电厂合同,最终签约。是推进恢复热电厂生产决战的一天。刘万里等市领导都请好了,出席签约仪式。电视台报社记者都要到场报道。雪荣是总协调人,自然要保持良好的面貌和精神状态。

    谈判需要智慧。但是,两个同学,曾经的恋人,坐下来谈判,一官一商,只为恢复热电厂生产这同一个目标坐下来谈判,几乎用不着什么智慧。雪荣按时赶到会场,任光达和他的助手已经坐在那里了。

    谈判开始不久,形势发生变化。雪荣不得不承认任光达精明。她尽管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地拿出一份合同,条文清晰地规定了出售和收购双方的责权利,但是,任光达抓住运河市恢复热电厂生产列入全市为民办实项目这个弱点,讨价还价,步步紧逼,最终彻底否定了雪荣起草的合同,几乎完全按照他手里的合同执行。谈判本身就是妥协的艺术。但雪荣与任光达的谈判却只有雪荣妥协,而任光达不作任何妥协,艺术变成强买强卖。

    雪荣在谈判休息时与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交流说“我总算理解李鸿章那些丧权辱国条款是怎么谈的了。李鸿章不聪明吗?李鸿章没有智慧吗?他不知道自己将来会被钉在民族历史的耻辱柱上吗?没有办法的,不对等的谈判怎么谈。对方开出天价,你不妥协,不光八国联军给颜色看,连老佛爷也不高兴。”

    有人调侃雪荣“你就是运河市的女李鸿章。”

    雪荣自嘲“谁让我赶上了呢。”

    雪荣的话里包含着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痛心,更包含着对贪婪的任光达说不出的评判,还包含着对自己聪明才智受制于体制的窝囊。因为,每谈一个条款,雪荣都无权答应。当她与任光达据理力争,任光达软缠硬磨总是不让步时,她都会离开谈判桌,或在走廊里徘徊,或去洗手间,但都是借口打电话请示市里领导。在电话里,她会振振有词说出很多理由在一些条款上不能让步,但是,市领导似乎更能高瞻远瞩,总能在雪荣看来不可让步的地方屡屡妥协让步,弄得雪荣挖空心思与任光达的斗智斗勇最终付诸东流。这里有什么蹊跷吗?否则,为什么任光达的砝码总是与市领导的底线那么吻合?雪荣打不到底。

    好在谈判终于结束,即将取得实质性成果。签约仪式尽管只不过是个仪式,但是,在雪荣看来,从撩起草叶的一丝意念,到风生水起的领导意图,再到即将付诸实施的政府行为,她在其中推波助澜,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举行一个隆重而体面的签约仪式,不仅是把自己和任光达的艰苦努力定格成历史,而且相信也是刘万里等市领导希望看到为民办实事阶段性成果的一个见证。因此,雪荣认为,签约仪式不仅要搞,而且要搞得隆重热烈,滴水不漏。

    但在任光达看来,形式是次要的,关键是合同的条款必须切实履行。既然雪荣争取以一个热闹的签约仪式结束谈判,那他也没有意见。他理解雪荣。一个他曾经以为小鸟依人般的女孩子如今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女干部,在谈判桌上所表现出来的风度和水平,令他刮目相看。雪荣对职责的忠诚,对权力的把握,对自身的定位,让任光达感受到一个共产党员应当具备的品质。但雪荣是何苦呢?对他的暗示置之不理,对他的争执非常强势,如果不是屡次在请示中向任光达妥协让步,任光达是占不到便宜的。即使那样,他任光达也会买下热电厂。任光达太清楚了,一旦恢复热电厂生产,运河市考虑的是盘活了国有资产,完成减排指标,而他任光达就攥住了运河市起码是运河市区的经济命脉,就像攥住了运河市经济的心脏,什么时候泵血了,运河市经济就鲜活了,什么时候不泵血了,运河市经济就抽搐了。而雪荣图的什么?就图个完成任务,图个向领导证明自己,看,我忠实执行市委市政府决定,我有能力,我比那些男性领导干部还强。而官员们证明自己政治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最好办法,就是把领导拉到场,风风光光兴办一个活动,显示领导威风,增添自己面子。因此,任光达熟稔官场运作方式,欣然同意雪荣把一个简单的签约仪式搞大搞热搞复杂。

    雪荣像个总导演,精心策划安排签约仪式,包括签字笔摆放,座次安排,领导致辞,事无巨细,都一一过目。但还不放心,签约仪式这天早上,雪荣早早来到运河宾馆,对签约仪式的各个细节再梳理一遍,确认滴水不漏以后,才到楼下零点餐厅吃点早餐。认识她的小姐说她今天真漂亮,她自信心突然大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