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六章心理暗示 (第2/2页)
多的三件事是什么?” “这个…”性音大师迟疑了一下,想了想说道“参禅、打坐和诵经。” “不对,应该是看诊、煎药和吃药。”小和尚说出他的想法。 “应该是吃饭、睡觉和说话吧。”胤祥揉揉鼻子说道。 “你认为呢?”瑶函转过头去问胤禛。 “我?”胤禛随口道“办差,办差,办差。” “四哥,瑶函问的是三件事。”胤祥更正道。 “没有,我就一件事,就是办好皇阿玛交给我的差事。”胤禛坦言道。 瑶函一撇嘴,果然是那个最勤劳严谨的雍正帝啊!可惜了… “可是我觉得人这一辈子就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和被人欺。”瑶函把话题终于引到离张明德最近的地方。 “这个…”四个人听后沉默不语,显然是被触动了。 “阿弥陀佛。小友的话,真是句句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啊!”性音最先回过神来。 “是啊!要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么回事啊!瑶函你可真厉害,一语中的啊!”胤祥阳光灿烂的笑道。 “自欺、欺人和被人欺…”小和尚寒月还在反复咀嚼这句话。 “你这是什么意思?”只有胤禛好像看出了些什么,皱眉问道。 “自欺、欺人就算了,那都是自愿的。可是被人欺不是很悲惨吗?”瑶函说完看了一眼寒月“就像是说什么得道高僧说寒月要出家,不然必死。这就是骗子嘛!” “你这是什么意思?”寒月惊叫道。 “没什么啊。你想,你从小就七灾八难的,可是你还是活着啊。至于那个什么七岁那年的大病,你不是也挺过来了嘛。跟当不当和尚有什么关系!”瑶函根本就不信这个邪。 “可是我自从剃度了之后身子果然一天天的好了起来,这又如何说?”寒月怒道。 “那可能是因为现在的生活规律了,心态平和了,而最重要的是你对你自己有心理暗示。”瑶函解释道。 “心里暗示?”大家不明所以。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这么说你们可能不懂,但是你们可以看看身边,人们为了追求成功和逃避痛苦,就会不自觉地使用各种暗示的方法,比如困难临头时,人们会相互安慰:‘快过去了,快过去了’从而减少忍耐的痛苦。人们在追求成功时,会设想目标实现时非常美好、激动人心的情景。这个美景就对人构成一种暗示,它为人们提供动力,提高挫折耐受能力,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瑶函阐述道。 见几个人还是一头雾水的模样,瑶函想了想又道“给你们说个小故事吧。有一位将军的儿子第一次出征,将军送了儿子一把看着非常有气势的宝剑,并告诉儿子这把宝剑是他们家的传家之宝,带着这把宝剑在身一定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取得最后的胜利。儿子信心满满的去迎敌,因为坚信家传宝剑的能力,所以无论是冲锋陷阵还是结营扎寨做的都非常的出色。敌人被打退了很多次,儿子也被层层提拔当上了军中小将。在发动最后总攻的前一夜,战友们都要见见他家的家传宝剑,那柄能保佑他常常取胜的宝剑。儿子开心的把宝剑拿出来,可是宝剑出鞘的时候,众人惊讶发现,这柄被传的神乎其神的宝剑竟然是一柄断剑!剑身锈迹斑斑,两刃参差不齐。儿子拿着‘宝剑’被吓呆了。战场上有几次惊魂的时刻,儿子差点丧失性命,全仗着他有家传宝剑,心里有一个坚持,有一个信念,这才节节得胜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绩!战友都安慰他说他的战功都是他拼命得到的,和这把剑没有关系。可是儿子始终不能释然。第二日总攻,儿子再次上战场的时候,再也不敢勇往无前的拼命作战了。因为能保佑他的家传宝剑没有了,他的信心也就没有了。终于,儿子恍惚中被敌人砍翻在地,丢掉了性命。将军在得知这一切后,默默的收起了他儿子的尸首和那柄剑。众人都说是将军的断剑害死了他的儿子。可是将军说,害死他儿子的,就是儿子自己!” 几人听完故事后都沉默不语。瑶函说故事说的口干舌燥,捧起茶水一通猛灌。 “你是说,那柄将军的宝剑就是心理暗示?”胤禛首先出言问道。 “是的!这个故事就是说,心理暗示的作用。当儿子以为将军给他的宝剑真的能保佑他的时候,他信心大涨于是顺其自然的打胜仗。而这个心理暗示破掉之后,动摇了他的信心,他又觉得一切都不行了,于是理所应当的在战争中被杀死。”瑶函沉声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