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旧地重游 (第3/7页)
有些道根浅的,偶尔看看闲书,只要不散布秽行,就算饶他一命,也暗合上天好生之德,别去追究了。” 郭南风道:“和尚动了yin心,就该还俗,玷辱佛门,非同小可。” 朱磊道:“我们以后回头,可能还要经过这条路,到时候再来看看也不迟。” 朱磊和郭南风第二天才知道,定远县城,就在半里外。 由于地理位置欠佳,这座县城,实在落后得可以。城内大街两旁,虽然也有各式商店,但都生意冷清,几乎门可罗雀。 两人问了好几个地方,才算找到了一家小饭馆,饭馆生意不好,当然就料理不出好酒菜来,两人随便要了一点饭菜,顺便打听那座灵验的观音大士庙。 店家伙计道:“就在西门外,好找得很,你们出城朝人多的地方走就对了。” 朱磊道:“大概多远?” 店家伙计道:“连头带尾,最多里把路。” 两人饭后出城,果如店伙计所说,一路零零散散,络绎不绝,以妇女占多数,全是求神赐福的人。 朱磊低声道:“我们走在这一群人中,是不是有些碍眼?” 郭南风道:“你说怎么办?” 朱磊道:“我也没有办法。” 郭南风道:“那不等于说废话!” 朱磊道:“但我却因为这件事想出了一点道理。” 郭南风道:“什么道理?” 朱磊道:“眼前这些妇女,都是来自附近乡村,长相和穿着打扮,全都土气得很,那位盘古教主,如果以色取人,一定失望。” 郭南风道:“又是一些废话!” 朱磊道:“我还没有谈到下题,你急什么?” 郭南风道:“正题是什么?” 朱磊道:“像这些妇女中,如果杂有林白玉和叶小凤两人,必然一眼就会引起那位盘古教主的注意。” 郭南风道:“这话还用得着你来说?” 朱磊道:“盘古教主不是个普通人物,一看‘白’‘叶’两人身份举止都跟众人不同,必然大起疑心,不敢贸然有所举动。” 郭南风有点迟疑道:“你的意思…” 朱磊道:“假使盘古教主暂使停止猎色行动,林叶两人因为见不到这位教主,一定仍住在定远城中。” 郭南风道:“你的意思,我们应该先回城中去找她们姐妹?” 朱磊道:“我们当然也可以先跟众人去前面小庙里看看。” 郭南风叹了口气道:“说来说去,还是一大篇废话!” 朱磊不服气道:“什么废话?我把事情的大略已经理了个眉目,总比你对这件事-片浑沌强得多!” 郭南风道:“你把自己想象得太美了,你以为你想到的这些事,我都没有想到过?” 朱磊道:“你既然想到了,为什么没有说出来?” 郭南风道:“说出来跟不说出来,有什么两样?这些想法,全凭臆测,毫无创意,而且也对事情没有一点帮助。要去观世音庙看看。” 高地上的观世音庙,谈不上规模,也谈不上格局。跨进庙门,两边各有一张木条桌,一边贩卖香火纸钱,一边坐着一位解笺的老先生。 通过狭窄的中庭,便是一般信徒心目中的“大殿” 大殿正中,供着一尊观世音像,两旁侍立着金童玉女。前面是一口大型捐献箱,箱旁站了一个穿黑长袍,也不知道是什么身份的中年人,随时准备帮助上了年纪的信徒插香取笺。 朱磊低声道:“站在捐献箱旁的好几个家伙,名义上是帮助上了年纪的信徒,我看他真正的使命,恐怕还是在监看那一位信徒手面大,如另转揩油的歪念头。” 郭南风笑道:“未找着真凭实据之前,别尽往坏处想。” 两位穿着体面的年青男人,如果也跟上前烧香求笺,自然有点不伦不类,他们只好各处佯装浏览,暗中察看这座小庙的内外形势。 后殿旁边,有道侧门,通向两间简陋的小木屋,大概是两三位执事人员食宿之处。 两人口虽不言,忍不住都在怀疑:那位盘古教主究竟住在什么地方? 就在这时候,两人眼前一亮,忽然瞥及从大门口正走进一名姿色秀丽得出奇的蓝衣少妇。 朱磊低声道:“如果传言不假,那位什么盘古教主绝没有放过这名少妇的理由,我们只要注意守着这名少妇,大概便有着落了。” 郭南风低声回答道:“为了不引起那两个执事人员注意,我们应该分散开来,我去庙外看看有无其他花样,你挨过去,看那妇人怎么求笺?老先生怎么解释?我们在土坡上再见面。” 说着,郭南风先出了庙门,走向庙后,细看这座庙有无其他密道或地下建筑。各处看完,毫无破绽,但朱磊还没有出来,他便先走去土坡下一个小吃担子旁,要了一碗汤面,慢慢吃着等候。 隔了一会,朱磊出来了。 郭南风道:“怎么样?” 朱磊道:“我不便跟那妇眷挨得太近,有几句话,我没听清楚,那解笺老者大意好像是说,妇人福气很好,命中该有三子,其中一子将来还可做到知府以上的大官。” 郭南风道:“还有呢?” 朱磊道:“那老者又说,因为这是条上上笺,妇女可以凭笺条要求教主画道灵府,焚化后以温水吞服,明年春天以前,就有怀孕的征兆。” 郭南风道:“这妇人将在什么时候见教主?” 朱磊道:“明天申时三刻。” 郭南风道:“什么地方?” 朱磊道:“普渡禅寺。” 郭南风道:“普渡禅寺又在什么地方?” 朱磊苦笑道:“我们都是第一次来定远,你问我,我去问谁?” 郭南风皱紧了眉头道:“现在只有-个笨法子”眼角一瞟,忽然住口。 朱磊会意,他也看到那名年青的蓝衣美妇正从身边走过。 郭南风低声道:“我们还是老办法,你先一路跟下去,我慢一步回城,晚饭时分,我们就在中午那家饭馆见面。” 郭南风吩咐店家凑了两三样小菜,打了半斤酒,一个人在小饭店边喝边等。 天色暗黑之际,朱磊来了。 朱磊坐下后,郭南风还是一句老话:“怎么样?” 朱磊喝了口酒道:“那妇人住在南门外面-幢三合厢里,生活好像还过得去,家里人口很少,只有一个老婆婆,没看到男人。” 郭南风道:“男人可能在外乡做生意,人相单薄,又惦着丈夫,大概就是这女人求神的原因了。” 朱磊低声道:“让我来问问这里的伙计,看普渡禅寺在什么地方。” 一名伙计端着最后一盘炒腰花上桌,朱磊见机提出他的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