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灵1·生事如转蓬_第五章白雪飞花笔灵1生事如转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白雪飞花笔灵1生事如转蓬 (第3/3页)

才的才气保留下来,流传千古。”

    “这怎么可能?”

    “呵呵,别看笔冢主人只是一介书吏,却有着大智慧,乃是个精研诸子百家的奇人——最后真的被他悟到了一个炼笔收魂的法门。”

    又是炼笔。罗中夏已经听到过这个词许多次,知道这与自己关系重大,不由得全神贯注起来。

    “所谓炼笔收魂,就是汲取受者的魂魄元神为材料,将之熔炼成笔灵形状。《文心雕龙》里说过:『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可见才自心放,诗随神抒,魂魄既被收成笔灵,其中蕴藏的才华自然就被保存下来。”

    “听起来好玄,为啥非要选笔做载体啊?”

    “文房四宝之中,砚乃文之镇,纸乃文之承,墨乃文之体,而笔却是文之神,因此位列四宝之首。你想,人写文作画之时,必是全神贯注。一身元神自心而生,自言而立,无不倾注笔端。所以炼笔实在是采集才华的最佳途径。”

    韦势然说到这里,又斟了一杯茶。小榕不失时机地添了些热水。罗中夏也学着啜了一小口,一种奇异的苦涩味道从舌尖荡漾开来,他抬头看看院子上空四角墨黑色的天空和枣树,忽然想起了鲁迅先生当年的一篇文章。惫懒如他,一时间也不觉有些心清。

    韦势然放下茶杯,继续娓娓说道:“笔冢主人自从修得了这个手段,就周游天下,遍寻适于炼笔之人,俟其临终之际,亲往炼笔。常言道,身死如灯灭,所以那些名士泰半都不愿意让自己才情随身徒死,对笔冢主人的要求也就无有不从。他把炼得的笔灵都存在一处隐秘之地,称之为『笔冢』,自己自称笔冢主人,本名反而不传。”

    “那后来呢?”

    “且听我慢慢说。”韦势然示意他稍安毋躁“笔冢主人自从领悟了炼笔之道,循修循深,最后竟修炼成了一个半仙之体。嗣后经历了数百年时光,由秦至汉,由汉至三国,由三国至南北朝隋唐,笔冢主人炼了许多名人笔灵,都一一收在笔冢中。后来不知生了什么变故——我估计可能是笔冢主人虽是半仙之体,毕竟也会老去——笔冢主人不再出来,而是派了笔冢吏代替自己四处寻访…”

    这时罗中夏忽然打断了他的话:“我只是想知道,这个神话故事和我有什么关系?”

    韦势然不以为忤,他从小榕手里拿过那管被打回原形的湖笔,用指尖从笔锋划至笔尾,说道:“刚才我也说了,笔灵乃是用名士的精魄炼就而成。名士性情迥异,炼就出的笔灵也是个个不同。凝重者有之,轻灵者有之,古朴者有之,险峻者有之,有多少种名士,便有多少种笔灵。”

    韦势然说到这里,声音转低,他把脸凑近罗中夏,严肃道:“接下来,才是我要说的重点。你可要听好了。”

    罗中夏咽下一口唾沫。

    “笔冢主人发现,笔灵自炼成之后,除了收藏才华之外,却还有另外一层功能。所谓天人合一,万物同体,笔灵自收了精魄以后,与自然隐然有了应和之妙。而且每枝笔灵的应合之妙都不同,各有神通。”

    韦势然指指身旁的孙女:“小榕能冰雪,欧子龙能风云。这都是他们体内笔灵显现出来的神奇功效。”

    罗中夏回想起他们那日对决的情形,在这么一间小屋之内居然风雪交加,这笔灵未免也太过奇妙了。他又想到自己那次还曾和小榕撞了个满怀,那种温香软玉的感觉至今思之仍叫人神往,唇边不禁微微泻出丝暧昧笑容。他恍惚间忽看到小榕正盯着自己,虽然面无表情,一双俊美的电眸却似看穿了自己的龌龊心思,面色一红,连忙去问韦势然问题,以示自己无心:“他们的笔灵是如何得来?”

    韦势然道:“笔灵乃是神物,有着自己的灵性与才情,但非要与人类元神融合才能发挥。笔冢称与笔灵融合的人为笔冢吏。”罗中夏连连点头,不敢侧眼去与小榕眼睛直视。韦势然却哪壶不开提哪壶:“你可知小榕她体内寄寓的是什么?”

    “啊…呃…韦姑娘会cao纵冰雪…这个…”

    “她体内的这枝笔灵,乃是炼自西晋才女谢道韫。当年谢道韫少时曾有咏雪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奉为一时之绝。所以这枝笔的名字,就叫做咏絮笔。”

    “那个欧子龙呢?”

    “唔…”韦势然捋着胡子想了一下,又道“我当日不在场,据小榕描述,他自称凌云,又以『子虚』二字为招。有此称号的只有汉代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擅作汉赋,尤以〈子虚赋〉为上佳,汉赋气魄宏大,小榕的咏絮本非敌手,若非你及时出手,只怕…”

    罗中夏经这么一提醒,猛然想到自己被黑笔穿胸的记忆,不禁惊道:“难道,难道说我胸内的不是怪物,而是笔灵?”

    “不错。”韦势然盯着他“而且你的那枝笔灵,大大地有来头呢。”

    罗中夏脑子里电光火石般地闪过那首绝命诗,说话不由得结结巴巴:“你、你们别告诉我是李、李白的啊?”

    “也是,也不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