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掉下个俏红娘_第六十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3/3页)

笑道:“方才还听他们议论,此次讲经是各位僧人平步青云的捷径,只有一个叫道衍的高僧岿然不动,并不急着攀附藩王,似乎并不在意这些虚无缥缈的荣华,现在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道衍又施一礼表达对朱棣的谢意,却不以为然地开口道:“殿下误会了,其实能被皇上挑中给诸王讲经,道衍内心的激动远比其他僧人更甚,因为贫僧等待这个时机,等待那个人已经很久了,此次讲经对其他僧人来说是改变命运的一刻,对道衍来说同样也是。”

    顿了顿,又转折道:“只不过其他僧人所选择的藩王只能带给他们短暂的荣华富贵,那不是贫僧所要的,也根本看不上。”

    一旁的紫萱听出道衍的话外之音,忍不住cha口道:“早知道你不属于不食人间烟火的类型,原来比他们胃口更大,贪的更多!”

    看的出朱棣对道衍也很感兴趣,便瞥了紫萱一眼要她不要失礼,见道衍面无愠色,更没有想要反驳的意思,心中暗自佩服,随后问道:“不知哪位皇兄皇弟如此幸运,入得了高僧的法眼?”

    道衍眯眼一笑,一字一顿地纠正道:“并非殿下的某位皇兄皇弟,而乃殿下本人。”

    正值朱棣目瞪口呆,道衍已伸手作出请的姿势,躬身道:“光华寺的主持与贫僧有些交情,贫僧已在室内备茶,不知燕王肯否赏脸进门一叙。”

    “当然不赏脸!”紫萱抢在朱棣前面答道。真是的,朱棣是来接我下山,又不是听你讲些虚无缥缈的大道理的,他跟你进去了我怎么办呀?

    说罢走近朱棣身旁,拉着他的胳膊要走。朱棣却迟疑起来,平心而论,无论眼前这个光头是真的与众不同还是纯粹哗众取宠,总之他已经成功吊起了朱棣的胃口。

    朱棣反手拍拍紫萱,又朝秀雅吩咐道:“你先带着郡主进去避雨,不要走远了,我与高僧小叙一下,立即回来与你们汇合。”

    雨渐渐停下来,朱棣带着招牌似的微笑一路抵达道衍提前准备的地方,坐下来倒了茶,这个貌似得道高僧的和尚开门见山地开口道:“燕王殿下,贫僧愿意跟随您。”

    朱棣愣住了,他回头看了一眼这个自荐的和尚,微微一笑,问出了一句似乎很有必要的话:‘为何?‘

    道衍也不谦虚,胸有成竹地回道:“只要殿下愿意收留贫僧,贫僧便有大礼相送,且保证这份大礼一定能打动燕王!”

    朱棣真的很感兴趣,自己贵为藩王,要什么有什么,这个穷和尚还能送什么礼给自己?

    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看似漫不经心地问:“喔,何礼?”

    关键时刻自然不能含糊,道衍高深莫测地瞥一眼朱棣,不疾不徐地道:“燕王若愿意贫僧跟随,贫僧愿意送一白帽子给王!”

    “哐啷”一声,却是朱棣手中的茶杯翻在了桌子上。

    直到道衍动作麻利地收拾了打翻的茶杯,又换了一只崭新的杯子为朱棣倒好了茶,朱棣的脸色仍没有从最初的震惊当中缓过来。他虽然读书有限,但王上加白是什么字他还是清楚的。

    朱棣快步走到道衍面前,用低严的声音怒斥道:“你到底是什么人,不要命了么?!”

    道衍却是笑而不言,似乎没有听到这句话,闭目打起坐来。这个诱惑太大了,他笃定一定会答应合作的。

    果然,过了一会,一个低沉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响起:“此地说话多有不便,讲经完毕之后随我到燕王府。”

    一个朝代的臣子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叫治世之臣,他们所掌握的是圣人之言,君子之道能够较好地理清国家大事,皇帝有了这样的臣子就能够开创太平盛世。

    第二种叫乱世之臣,他们并不是所谓的jian臣,而是乱臣,他们掌握的是阴谋诡计,权谋手段,精通厚黑学,与第一种人不同,他们往往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经历过许多风波,对人生的黑暗面有着清楚地认识。这些人的能量极大,往往能够将一个大好的朝代断送掉,代表人物是安禄山,这种人并不多见,他们属于破坏者。

    看得出来,道衍就是一个典型的后者。一丝笑容爬上了道衍的嘴角,属于我的时代到来了,把这个世界搅得天翻地覆!

    “见利忘义,重友轻色…”

    紫萱一句一句地抱怨着朱棣,秀雅在一旁正无可奈何地陪着,忽地看见朱棣从不远处轻步走来,不由地一惊,想要请安却被朱棣拿手势拦住。

    从左面拍拍紫萱的肩膀,又快速躲到紫萱右侧,紫萱向左扭头,不出所料地扑了空,一见是朱棣,心里更加憋屈,嘟着嘴巴抱怨道:“你还好意思耍我,说什么接我下山,根本就是来听光头胡说八道的!”

    朱棣笑而不语地望向远方,从某种意义上说紫萱说的没错,道衍的话的确有些胡说八道的成分,凑巧的是朱棣喜欢这种胡说八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