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魔求道续_第七章孽缘早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孽缘早铸 (第6/7页)

,果种善因,此子未来成就不可限量,只可惜天庭暗暗…”

    他语含样机,言有未尽。

    柳锦虹听得似懂非懂,一皱剑眉,苦思了一下,贸然“噗通”一声,跑了上去,磕了两个头,伏地说道:“弟子愚昧无知,祈老禅师赐卜未来。”

    持静禅师慈目一亮,沉神不语,细注了柳锦虹一眼,良久之后,皱着慈眉,像是自语的道:“照理,你与老衲有师徒之缘?只是…”

    柳锦虹福至心灵,叩头如捣蒜一般,狂呼:“弟子参拜恩师。”

    醉弥陀及世外高人,柳锦虹乍闻自己与他有师徒缘分,不禁大喜,真是喜昏了头,一口造声的只顾狂喊“恩师。有如着了魔。

    “起来!”醉弥陀狂喝了一声,低叱道:“老衲只说你与我有缘,但你目下魔障重重,未来一身罪孽,老衲怎能收你这种两手血腥之人皈依我佛?

    柳锦虹听得宛如五雷轰顶,周身冷汗涔流,不但不起,反而颤着声音道:“弟子愚昧,请您老人家慈悲,破格施恩,弟子愿常年青灯皈依我佛。”

    醉弥陀先不答他的话,慈眉愁皱,慨叹了一下道:“不可!不可!武林之中的百年大劫,武林众生几无噍类了,惟其有你应劫,虽是两手血腥,但归根结源,无异立下十万功德。只要你侠胆常照,众浊独清,人污泥而不染。劫尽之后,老衲自会来接引你。”

    柳锦虹周身有点冷颤,知道苦求无益,只好站起来,垂手恭立。

    醉弥陀持静禅师稍顿一下,换上了一副慈容,一拍柳锦虹的肩胛,抚慰他道:“老衲因你目前未历劫,不敢收你,但我衡山一脉,他日终必由你而兴,你切不可失望!”

    柳锦虹凄声恭应道:“弟子他日历劫,心尽所能,力争上游,以救芸芸众生。”

    醉弥陀合十念了声佛,微目一阖,沉声说道:“我佛微悲,愿你慧心未泯。”

    柳锦虹再拜唯唯应命。

    醉弥陀一指飞瀑畔的一块丈长青石,说道:“我们到那儿去坐下,老衲有话同你说。”话落,他转身踱去。

    柳锦虹随着老和尚身后,两人就青石坐定。醉弥陀将柳剑雄放探寺乘寺的经过说了一遍。

    柳锦虹一听大哥去追那体形高大黑影,至今一去月余,心情难免有点惦挂。

    醉弥陀笑着安慰他道:“雄儿人间奇侠,不但得我那老友真传,兼且学了一身盖世的佛门绝学,普天之下,已少敌手,想不致有凶险,或另有遇合,倒是老衲看你与本门有缘,百年之前,本门上两代师祖,将一部‘大乘禅经’密封了沉入本山某寒潭之中,只将禅经中的大乘掌传下一半,皆因那位祖师不愿本门弟子与武林各派颉颃争雄,才有此举。但禅门至宝,百年这期已届,理应出世,如老衲不设法取得,一旦落入些武林败类之手,恐将掀起一次轩然大波…”

    略为沉思了一下,慈眉一皱道:“但南岳周围八百里,共七十七峰,万千山峦中,寒潭幽泉,不下百数十人,诸名水帘洞、虎跑泉、狮子泉及万寿寺后的玉泉、鹤泉,均是水甘森冽,终岁不涸,这之中,均极可能是那部禅经淹沉之处,老衲曾费了数十年的岁月,苦究师门至宝沉埋之处,岁月蹉跎几十年岁月虚耗,竟无寸功,不想昨天老衲偶游岳麓山,在峰顶的山左泉上发现了那块被称为神品的禹王碑,碑上有七十七个蝌蚪文,老衲猜不透碑文之意,细心一看,发现碑的右上角有句偈语,是小篆书就,字意是‘大乘潭斜照玉版’。这话无头无尾,老衲一夜推敲,‘大乘’二字绝不是指‘大乘寺’,因大乘寺在祝副峰细腰,远离玉版坡在六七里之外。此山更虽无大乘泉或大乘峰之类。是以老衲灵机一动,触及‘大乘禅经’上面去,‘玉版’二字必是指‘下版坡’而言。老衲今早跑到此泉一看,恰好玉版坡倒映在此泉中,再一思考,乘与沉同意,褐语之中似是略去‘沉’字,如在乘字下面加上沉,则偈语之意义就就成了‘大乘禅经沉在斜照着玉版坡之下的潭水中’。”

    柳锦虹听了附掌脱口听了一声:“您老人家卓见高明。”

    醉弥陀得意的慈笑了一下,说道:“你别瞎捧,这只是老衲妄加合测,是不是可能,那就得你下潭一探,方能决定。”

    柳锦虹听得剑眉斜飞,起身躬腰一揖道:“弟子遵命。”旋即动手宽衣,解开包袱,换上水靠。

    醉弥陀伸手向怀rou一探,摸出一只玉瓶,倾出一粒蜡衣红丸,扬掌抛向柳锦虹,说道:“潭深水寒,刺骨难耐,服下老衲这粒‘醉神丸’,可保四肢不冻。”

    柳锦虹一把接过,笑谢了一声,裂开蜡衣,一口吞下,霎时之间,五内温和,手中执定分水刺,迎风一晃,带起一溜乌精光华,左掌扶着分刺一拜道:“你老人家如果别无指示,弟子这就人潭一探。”

    老和尚点点头,低嘱一声:“小心。”未再说什么,慈目盈笑,睇视着柳锦虹。

    柳锦虹向他又复一拱,转易双脚一并,卓立潭边一块青石上。相度了一下。上身一弯,叠腰箭射,水花不溅,钻入潭中。

    十丈外危岩下,飞瀑仍是隆隆倒泻,但柳锦虹沉水之处,水泡升浮,由细而大,渐成翻滚。

    过了好一阵,仍不见他浮出水面,老和尚醉眼微眯,神情显得极是紧张,两手不停的援揉。

    且说柳锦虹一头钻入寒潭之中,果如老和尚所说,钻入才三丈,已感潭水清冽,其寒刺骨,他连忙调神护xue,真火顺着周天走遍了一匝。顿感体温气和,遂又两手连拨,一挺分水刺,一劲的朝下直钻。

    越是往下,压力越大,渐觉潭水幽暗,景物几乎无法分辨。好在他水性天下第一,在江淮一带的滚滚怒涛中,不须冒出水面换气,即能在水底潜上一个对时。

    光线越来越黝暗,但他仍拼命的挺刺下沉。陡然之间,丈外一团狼花滚滚,朝他扑来。他吓得一惊。猛的双足一荡,仰首上冒。变成头上脚下,双目凝神,朝那团狼花看去。

    看清之后,不由倒抽了口凉气,心中冷颤一下,原来目光到处,狼花之中,裹着一只桌面大的三足金蟾,还远距他一丈“哇”的一声牛吼,后足抱着一个黑葱葱的方形盒子,两只前爪分水拨狼,向他扑来。

    这东西看来有点笨,实则灵巧至极,双爪一扑,带起一阵哗啦之声,威势惊人。

    柳锦虹不敢硬挡,剑刺里一钻,滑出五尺,齐巧避过金蟾威猛的一扑,趁势反手一分水刺,确向金蟾前爪。

    “咯”的一下大震,柳锦虹手臂一麻,分水刺有若击在坚玉之上。敢情金蟾前爪比精钢还硬。

    柳锦虹心中一冷,暗忖,我手中没有宝刀神剑,看来伤这东西不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