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枭雄_第24章中亚与远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章中亚与远东 (第2/3页)

割让外东北-黑龙江北、乌苏里江东、库页岛1oo多万土地给俄罗斯,中国还失去了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的海洋资源和出海口。

    1919年,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政府表致中国国民及南北政府宣言,废除沙俄对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这令到中国对外东北的主权恢复了一丝的希望。

    但自斯大林上台后。苏联开始否认之前的宣言,拒绝将这片领土归还给中国。1924年5月31日,当时的中国中央政府(北洋政府)和苏联签订《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也叫《中苏协定》。

    主要内容:一、废除中俄间一切不平等条约;二、苏联放弃帝俄在中国的一切租界、租地;三、苏联放弃庚子赔款的俄国部分;四、苏联取消帝俄在中国的治外法权和领事裁判权;五、中东铁路同意由中国赎回。六、承认外蒙古是中国领土,中国在外蒙古有完全的永久的主权。

    唐朝平定室韦、勿吉后占据了外东北大部分,属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辽属上京道,后为金朝版图。元朝大部分归辽阳行省,明朝归努尔干都司和女真族。

    16世纪下半叶开始,沙俄越过乌拉尔山向西伯利亚扩张,并割去了原属中国的大片领土。

    西伯利亚地域辽阔,依照自然条件,可分为3个主要的地区:西部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介于乌拉尔山脉和叶尼塞河之间,地势低平,沼泽宽广,平均海拔12o米,主要河流有鄂毕河和叶尼塞河;中部为中西伯利亚高原,西起叶尼塞河西北角的普托拉纳山,东达勒拿河流域,平均海拔3oo~5oo米,高原面破碎;南部和东北部山地,包括切尔斯基山脉、上扬斯克山脉、贝加尔诸山、东西萨彦岭、阿尔泰山(西北段)等。西伯利亚地处中高纬度,大6性气候显著。自西向东逐渐增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和短暂。

    年均气温低于onetetbsp;,北冰洋沿岸年降水量1oo~25o毫米,针叶林地带5oo~6oo毫米,阿尔泰山地达1ooo~2ooo毫米。

    75%~8o%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植被有苔原、森林沼泽、泰加针叶林、森林草原和无树草原等。西伯利亚自然资源丰富,矿藏有石油、天然气、煤、金、金刚石等,各类资源分布比较集中,而且大型矿床较多。

    1895~19o5年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建后,该地区开始大规模开,以俄罗斯民族为主的人口大量东移。

    西伯利亚——更象是一个形象的区域范围而不是一个地理名词。整个乌拉尔山以东。整个亚洲大6的北部,很多人,特别是外国人,通常叫做西伯利亚。那些从来没有到过这里的人,对于这一广阔的区域——城市、森林、海洋、江河、湖泊和沼泽,有一种成见,总是把它和雪域、严寒、空旷、野蛮联系起来。

    而实际上西伯利亚是形式多样的。可根据某些条件将其分为一些区域:西部和北部西伯利亚,阿尔泰,图瓦,哈卡斯,萨彦和外贝加尔地区,雅库特,甚至最北面的一部分也可以列入西伯利亚。西伯利亚面积从西至东七千公里,从北至南三千五百公里,1ooo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2o个法国的面积。

    这一广阔的地区被称为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俄罗斯的强大在于西伯利亚的富饶。”根据勘查材料粗略地估算,西伯利亚地区蕴藏的资源接近原苏联全部资源的三分之二。

    西伯利亚地区有大片待开的肥沃的黑钙土、褐钙土土地;著名的西伯利亚森林覆盖了西伯利亚地区的辽阔地域,其木材蓄积量占原苏联的四分之三以上;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以及数以千计的大小河流使西伯利亚地区拥有大量的水力资源。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的淡水储备量达到了2。36万立方公里,占全世界淡水储量的约2o,占原苏联淡水储量的8o以上。

    西伯利亚是原苏联最大的淡水鱼产区,淡水鱼产量占原苏联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东西伯利亚地区的贝加尔湖和叶尼塞河、勒拿河流域,也是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而西伯利亚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煤炭能源资源尤为丰富。在原苏联的石油潜在资源中,约有一半集中在西伯利亚,

    煤炭是原苏联主要燃料动力之一,共93的煤炭资源在乌拉尔以东的西伯利亚地区,据推算,在已探明的储量中,7o左右在西伯利亚地区。

    由于西伯利亚地区的能源资源丰富,燃料、动力工业成为西伯利亚展最为迅的国民经济部门。

    西伯利亚地区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十分丰富,这里几乎拥有世界上已经现的一切矿物资源。

    铁、铜、铝、锡、镍、铅、锌、镁、钛等有色金属矿,金、银等贵金属矿,钨、钼、钾等稀有金属矿,云母、石棉、萤石、石墨、滑石等非金属矿,以及盐、磷灰石、磷钙石等天然化学原料矿产资源的储量都十分可观。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