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撞满怀 (第1/2页)
第二十九章撞满怀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rou(炖炖rou); 二十七,宰公鸡(杀灶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走一走。 这一日,是大年初一,孟家众人皆待在家中。 孟家情况比较特殊,孟母是童养媳,据说是被逃难的家人卖给孟昭月当童养媳的,娘家人早就不可考。孟昭月这边的亲戚,就只有村东头的二弟孟昭林一家了。 因此,孟家的这个年虽然过得物质上比较充足,但却不比别人家过得热闹。别人四处走亲戚拜年时,孟家一家老小就只能无聊的待在家中。 不过孟家众位大人没有亲戚可走,可不代表孟家的小孩子也没有去处可去。 今日正是卧牛村众多小孩子期盼了一年的节日。 在这一天,孩子们随便去相熟的哪家拜拜年,说说吉祥话,就能得到一笔很客观的压岁钱和许多的零嘴糖果。 在这一天,孩子们可以可劲的玩耍嬉戏,不管闯了什么祸,家中的大人都不会发火,这是会乐呵呵的说一句调皮。 一大早,一群半大的小萝卜头就出现在孟家院子外,探头探脑的向院子里看。 “快进啦呀!” 孟昭月一早就穿戴整齐,等着这些小娃子上门呢。他在村里的辈分比较大,很多同龄人都要叫他“大爷爷” 因此每年他虽然没什么亲戚可走,但村里年轻的后生小孩儿,来孟家拜年的可不少。当然其中有多少人是真心的,那就不可知了。 “噢噢~~拜年喽,舀压岁钱喽~~!” “孟太爷爷过年还好~~~” “爷爷过年好~~俺给您拜年啦~~” “过年好,恭喜发财,红包舀来~~” 参差不齐的童声响起,说什么的都有。但这些娃子的表情动作却是如出一辙,拜完年后,一个个眼巴巴的瞅着孟昭月手边上的红包,眼睛贼亮贼亮的。 “好好~~来,一个人一个红包…大妮儿啊,把糖端出来给他们分分!” “哎,来啦。” 孟宪红和小玉各自端着大盘的糖球和红枣从里屋走出来,笑着给每个小孩抓上一把糖和枣子。小孩子们性子急,拜年早,再等一会儿才是大人们互相拜年的时候。 “行啦,去玩吧!…” 挨个给孩子们发完红包,孟昭月乐呵呵的让孩子们离开,他当然知道这帮小娃子心中想的是什么,自然不会去当那个恶人。 “爷爷再见,俺们走啦…” 有懂事点的孩子,还知道说声再见,那些一些想着糖果和红包的孩子,则一窝蜂似的吼叫着疯跑了。就连小五小六也撂下一句话,跟着嗷嗷叫着跑了出去。 “看把他们高兴地,呵呵…”孟昭月背着手乐呵呵的看着,被这些小娃子的精神气一感染,他也觉得自己年轻了几岁呢! 孟宪红和小玉偷笑着对视一眼,看桌子上的红包发的差不多了,就又偷偷将准备好的备用红包又放了一些在桌上。 红包都是孟宪红和小玉包的,里面的钱不多,一个包里只有两分钱。不是孟宪红小气,而是大家都是这么来的,甚至还有包一分的或者不给红包,只给两块糖球的。 “等一会儿,你们兄妹几个都去卧西,给你爷爷拜个年。”孟昭月坐下,舀起小茶壶悠然的吸了一口茶水,说道。 “知道了。” 每一年都是如此,孟家兄妹几个大年初一总是要去卧西给爷爷拜年的。不管两家关系咋样,那毕竟是血缘至亲,当老的可以偏心,当子孙的却不可以不孝。 不然,村里的人会戳断你的脊梁骨。 十几分钟后,又送走了一波来拜年的小孩子,和几个村里的小辈。 “过年好啊,大叔!我给您来拜年啦!” 忽然一个爽朗的年轻男声响起,一个身穿灰色呢子上衣的年轻男人和身穿红色上衣的马香琴走了进来。 “大叔,过年还好~” 马香琴乖巧的向孟昭月拜年,又指指旁边的年轻男人。 “大叔,小红,小玉,你们都不认得他了吧!嘿嘿,这是俺三哥啊!”随着马香琴的介绍,马建国向前几步,冲着屋子里几人笑笑,道。 “好几年没来大叔家里,小红大叔你们都不认识我了…” 马建国说着,在屋内扫视一圈,当目光落到亭亭玉立的孟宪红身上时,更是不禁一亮。几年不见,她出落得更水灵了。 “唷,建国啊!你们不说,俺还真没认出来!哈哈,来,坐坐,大妮儿,二妮儿赶紧给客人倒茶,舀糖果。” 孟昭月先是一愣,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一张老脸上笑得像朵菊花似的,招呼马香琴兄妹俩赶紧坐下。 孟宪红和小玉去厨房沏了壶新茶,又舀出一些糖果点心招待两人。 孟宪红对于这个很可能对自己有意思的人,挺感兴趣的,借倒茶的时机,正大光明的打量了马建国几眼。 于是她有些失望的发现,这马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