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秘使_第十七章结束使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结束使命 (第3/3页)

。”

    毛泽东弹弹烟灰,吮吮下唇,身体稍稍仰向靠背:“你们都是在外面见过世面的人。现在越南南方的斗争比我们抗日战争有发展,所以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但是,光在外面学习还不够,还要学习本国的历史,学习民族的历史,了解我们与世界各民族的关系发展史。”

    毛泽东不慌下忙喝掉杯中的茶水,待工作人员重新沏满水后,作了一个潇洒的手势,便开始了他那知识渊博、引人入胜的讲话。

    讲话的大致意思如下:

    越南人民是英雄的人民,越南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他们不把美帝放在眼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打夜战、近战;甩手榴弹、拼刺刀,以轻武器对付重武器,打到天亮就结束。这么一直打下去,最终一定能打赢。

    整个说来,亚非拉是个火炉,有些地方动得不那么厉害,比如马来西来、印尼、菲律宾、南朝鲜…最终人民还是要革命的…越南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越两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现代越南是多民族国家,其中以越族为主。

    越族与古代中国南方的百越人有关系,是百越的一支。古代越人有许多分支,在公元前3、4世纪,越人大致分5部分。

    多在中国境内:东越在浙江省,闽越在福建省,南越在广东,西越在广西省和越南东北部,雒越在越南的红河流域。

    百越中的雒越,大约是在公元前4世纪,就是东周战国时间占据了红河流域。已经有了发达的炼铜术,创造了东山文化,开始向阶级社会发展,最初是组成了雒越部落联盟。

    后来,其中一个蜀部落在蜀王子泮率领下占有了部落联盟的领导地位,建立起越南第一个王朝,史称安阳王。“土地有雒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因名为雒民。”占有土地者叫雒王、雒侯、雒将。

    秦始皇统一中国,征服了齐、楚、燕、韩、赵、魏诸国,也征服了百越之地。秦派去百越之地的地方官叫赵佗。

    他搞割据,建立了南越国。到了汉武帝时,国势强盛,消灭了赵氏割据势力,将南越国“分置九郡”后来又改成七郡。

    这七郡统称为交趾,长官称交趾刺史。汉献帝时。改交趾刺史为交州牧。不久,孙权分交州为交广2州。交州有东汉时交趾、九真、日南3郡,广州有东汉时的南海、苍悟、郁林、合浦4郡。秦始皇曾经迁徙内地50万人“戍五岭”与越人杂居。其中,南海等4郡,也就是交、广2州的广州。

    由于文化较高,交通便利,汉影响也较强,越人逐渐朝着与汉人融合的方向发展了。而交趾等3郡,也就是交广2州的交州,由于条件不同,汉人朝着与越人融合的方向发展了。

    西汉时,朝廷常把罪人发配到交趾等郡,与当地人杂居。到东汉献帝时,内地大乱,士人到文趾避难的很多,而且常常是举家迁徒,汉人与越人互通语言,总的趋势还是朝着与越入融台的方向发展。

    在汉朝统治时期,雒越人所受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日益加重。东汉光武帝时,锡光做文趾郡大守,这个官大体上还可以。后来换了个叫苏定的人去做太守,这就槽了。苏定是个“张着眼睛看钱,闭着眼睛办事”的贪劣官,他残酷剥削人民,又蝎力压制雒将。雒将大体相当一名部落首领吧。

    苏定杀死了雒将诗索,诗索的妻子征侧是位了不起的女英雄,首先举义反抗。她的meimei也起兵响应。叫征贰;怔侧、征贰成为起义军领袖,历史上叫做二征起义。起义军得到交趾、九真。日南、合浦等郡越人俚人的响应,击败汉朝驻军,取得65座城,征侧自立为王。《后汉书》说征侧是为了个人愤怒而起义,这种说法不对。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个阶级斗争问题。为什么4郡越人俚人群起响应,为什么刺史太守困守孤城得不到居民援助呢?可见这些刺史大守都是苏定一类的贪劣官。

    东汉光武斋刘秀派伏波将军马援率汉兵8千,合交趾兵共2万多人击败起义军“二征”在作战中壮烈牺牲。

    马援虽然脱离不开其阶级局限性,但他确是一代名将,有政治头脑。他一面修城治郭,设官驻守,强化统治,一面下令兴修水利,穿渠灌溉,为当地人民办了几件好事,稳定了那里的局势。

    讲到这里,毛泽东略作停顿,深深吸口烟,又缓缓吐出,叹一声道:“马援之后。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地方官大多贪婪苛虐,对越南人民的压迫和榨取十分暴烈,人民忿不能忍,不断举行起义。这些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是却给中国封建统治者以沉重打击,增强了越南人民为建立一个独立国家的斗争意志。唐朝灭亡后,吴权击败中国南汉的驻军,自立为主,越南从此独立。经李朝到陈朝,200多年,民族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在汉字基础上创成了本国文字‘字喃’。

    越南人民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元朝统治者3次进犯越南,都被击退了。明朝封建统治者侵占越南,也被击退了。越南独立后,中越两国仍保持了密切的联系,两国的使节和人民的往来更是从未断绝。越南的占城稻种传入中国,还有木棉,对中国农业做出很大贡献。中国的印刷术传人越南,13世纪中叶,越南开始用木板印户口帖子。15世纪后,开始刊刻四书五经。越南人常有举族移住中国广州、海南岛等地。明初参与设计修建北京城的阮安,被明代士兵奉为火器之神的黎澄善,都是越南人。中越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谊确是源远流长。”

    毛泽东将手一划,似要分清历史与现实:“现在世界革命形势很好。越南处于反美斗争第一线。他们的斗争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各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革命信心。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各国革命人民都要向他们学习。”

    子夜时分,段苏权将史书推向一边,取出笔记本。

    他工工整整地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中国是越南的可靠后方,美帝想把战争引向越南北部,我们要尽一切力量援越抗美。我要做好思想准备,随时准备重返抗美斗争最前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